中子探測用鉀冰晶石型閃爍晶體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鉀冰晶石型晶體 + 中子探測 ; 參考:《硅酸鹽學報》2016年03期
【摘要】:能夠同時對中子和Gamma射線進行分辨和探測是當今輻射探測技術(shù)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在眾多閃爍晶體材料中,具有鉀冰晶石結(jié)構(gòu)的堿金屬稀土鹵化物是少數(shù)具備這種功能的材料之一。介紹了鉀冰晶石型閃爍晶體Cs_2LiYCl_6:Ce、Cs_2LiLaCl_6:Ce、Cs_2LiYBr_6:Ce、Cs2LiLaBr6:Ce的研究進展,闡述了Cs_2LiYCl_6:Ce晶體在熱中子和Gamma射線激發(fā)下的閃爍性能、n/g分辨能力和可能存在的4種閃爍機制。Radiation Monitoring Devices生長的Cs_2LiYCl_6:Ce的1in晶體在662keV處能量分辨率達到3.6%,該晶體可望成為在混合場中同時對中子和Gamma射線進行分辨和探測的實用晶體。
[Abstract]:The resolution and detection of neutron and Gamma rays at the same tim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mong many scintillating crystal materials, alkali metal rare earth halide with potassium cryoli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few materials with this fun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s2LiYClS Cs2LiYClC _ 6: CsS _ 2LiLaCl _ 6: ce _ s _ 2LiLaCl _ 6: C _ s _ 2LiYBr6: ce _ e _ s _ 2LiYBr6: ce _ e scintillating crystals of potassium cryolite type. The 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Cs_2LiYCl_6:Ce crystal excited by thermal neutron and Gamma rays and the possible four scintillation mechanisms. The 1in crystal of Cs_2LiYCl_6:Ce grown by radiation Monitoring Devices has an energy resolution of 3.6 at 662keV. The crystal is expected to be mixed with each other. A practical crystal in which neutrons and Gamma rays are resolved and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in a combined field.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475242)面上項目資助
【分類號】:O73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家緯;閃爍晶體動態(tài)與展望[J];人工晶體;1985年Z1期
2 李培俊;;無機閃爍晶體及其應(yīng)用[J];無機材料學報;1993年04期
3 陳剛,任紹霞,鄭燕寧;無機閃爍晶體的研究進展[J];人工晶體學報;1997年Z1期
4 鄧景康,徐四大,寧傳剛,尚仁成,齊卉荃,陳迎棠,陳澤民,皮海峰;新型閃爍晶體的性能與應(yīng)用研究[J];原子核物理評論;1999年01期
5 殷之文,李培俊;閃爍晶體——輻射探測用單晶[J];人工晶體學報;2000年S1期
6 馮錫淇;高能物理研究用鎢酸鉛閃爍晶體的輻照損傷機理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00年S1期
7 秦來順,任國浩;硅酸镥閃爍晶體的研究進展與發(fā)展方向[J];人工晶體學報;2003年04期
8 介明印,趙廣軍,何曉明,曾雄輝,龐輝勇,張連瀚,徐軍;摻鈰硅酸釓閃爍晶體的研究進展與發(fā)展方向[J];人工晶體學報;2005年01期
9 李瑞紅;韓躍平;周漢昌;韓焱;;閃爍晶體光譜特性多參數(shù)綜合測試技術(shù)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08期
10 張桂燕,華素坤;閃爍晶體的激光綜合檢測法[J];人工晶體;198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明榮;;高密度、快衰減閃爍晶體及其研究開發(fā)現(xiàn)狀[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張明榮;葛云程;;無機閃爍晶體在核輻射探測中的應(yīng)用開發(fā)現(xiàn)狀[A];第14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張明榮;;快衰減閃爍晶體的研究開發(fā)現(xiàn)狀[A];第十六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04壓電、鐵電、閃爍和其它功能晶體[C];2012年
4 任國浩;秦來順;吳云濤;丁棟舟;潘尚可;;镥基氧化物閃爍晶體的研究進展[A];第十六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04壓電、鐵電、閃爍和其它功能晶體[C];2012年
5 張明榮;葛云程;;非氟鹵化物閃爍晶體的研究與開發(fā)[A];第15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施朝淑;陳永亮;張國斌;湯洪高;;閃爍晶體的發(fā)光[A];第九屆全國發(fā)光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01年
7 岑偉;胡少勤;馮大建;王德龍;;3″摻鈰硅酸镥閃爍晶體的生長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8 任國浩;陸晟;丁棟舟;秦來順;裴鈺;;稀土閃爍晶體的生長與性能研究[A];第14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任國浩;;鹵化物閃爍晶體的研究歷史、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15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郭蕾;李瑞龍;張永春;李琦們;;直徑200mm以上閃爍晶體的生長與加工[A];中國晶體學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會議學術(shù)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刁成鵬;高純無水EuI_2的制備與表征[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5年
2 張彤;閃爍晶體用無水稀土溴化物的制備及表征[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2年
3 楊書穎;超快閃爍晶體碘化亞銅的生長和性能研究[D];寧波大學;2010年
4 王軍搏;新型PET探測閃爍晶體光子輸運特性模擬及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5 李正國;閃爍晶體LaBr_3:Ce的輻照損傷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4年
6 劉昊;波導型X射線閃爍屏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代志力;線陣列探測器性能模擬與設(shè)計[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8 曲慶明;Nal(TI)閃爍晶體探測器穩(wěn)峰裝置的研制與應(yīng)用[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56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85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