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多糖配伍對三七總皂苷中10種成分藥動學的影響
本文選題:三七總皂苷 + 白及多糖 ; 參考:《中草藥》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時測定三七總皂苷中10種皂苷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研究白及多糖對三七總皂苷各成分藥動學參數(shù)的影響。方法大鼠分為三七總皂苷組(P組)、三七總皂苷配伍白及多糖組(BP組),分別ig給藥,UPLC-MS/MS法測定10種皂苷單體成分的血藥濃度,DAS軟件計算各成分藥動學參數(shù)。結果分析方法符合生物樣品測定要求。與P組相比,BP組人參皂苷Rb1的AUC顯著降低(P0.01),三七皂苷R1及人參皂苷Rd、Rg1、Rf、CK、Rc、Rh1、Rg2、Rg3的AUC有所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10種成分總AUC為P組BP組,差異顯著(P0.01)。與P組相比,BP組人參皂苷Rg1的Cmax降低(P0.05)。且BP組各成分的tmax普遍延遲,其中人參皂苷Rg1、Rb1、Rf顯著延遲(P0.01),人參皂苷Rg2和三七皂苷R1延遲(P0.05)。結論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適于10種皂苷成分在生物樣品中的測定;配伍白及多糖可降低三七總皂苷的血藥濃度,減少AUC暴露,延長tmax,說明白及多糖可能增加了三七總皂苷在胃腸道的暴露水平,從而增加作用于胃腸道的藥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UPLC-MS/MS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0 saponins in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hite and polysaccharide o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Methods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PNS group,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group and polysaccharide group.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10 saponins were determined by UPLC-MS / MS software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DAS software.Results the analytical metho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biological sample determination.Compared with P group, the Cmax of ginsenoside Rg1 in BP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P group (P 0.05).The tmax of each component of BP group was generally delayed, including ginsenoside Rg1rb1rf, ginsenoside Rg2 and Panax notoginsenoside R1 delayed P0.05.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UPLC-MS/MS analys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10 saponins in biological samples, and the compatibility and polysaccharides can reduc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and AUC exposure.Prolonging tmax, it is understood and polysaccharides may increase the exposure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to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us increasing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s acting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作者單位】: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江蘇省中藥高效給藥系統(tǒng)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市中藥微丸產(chǎn)業(y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273655)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過程”資助項目(BRA2013201)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ysxk-2010) 江蘇省“青藍工程”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資助(QLP)
【分類號】:R285.5;O657.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羽;;超臨界CO_2反相微乳萃取三七總皂苷的研究[J];江西化工;2008年02期
2 李家旺;司民真;;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研究核輻照對三七總皂苷粉成分的影響[J];光譜實驗室;2011年06期
3 馬玉奎;戴曉莉;;三七總皂苷安全性的實驗研究[J];食品與藥品;2011年11期
4 盛華剛;;三七總皂苷促進骨形成和神經(jīng)修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化工時刊;2012年11期
5 王]侖;趙修華;祖元剛;李家磊;李汶罡;;三七總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質(zhì)比較研究[J];植物研究;2011年04期
6 奚煒;胡熙曦;陳進兵;金桂蘭;邢翔飛;黃久華;;三七總皂苷脈沖遲釋片體外釋放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4年15期
7 秦楓;劉靖;陳玉勇;張小華;;三七總皂苷含量測定方法及超聲提取工藝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08期
8 張洪;黃徐英;;三七總皂苷殼聚糖緩釋微球的制備及體外釋放特性研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袁薇;沈凱;謝夢瑤;許小紅;;三七總皂苷多組分釋藥同步性考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年09期
10 劉曉麗;周清;姜玢;孫國祥;;三七總皂苷HPLC數(shù)字化指紋圖譜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軍;王階;溫林軍;;三七總皂苷干預血栓形成研究概況[A];海峽兩岸中西醫(yī)結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郭潔文;楊敏;朱劍光;鄧志軍;;三七總皂苷對心血管作用的藥理研究新進展[A];2007年全國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欣;姜淼;沈亮亮;王德;趙敬軍;;三七總皂苷和人參莖葉皂苷抗念珠菌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4 吳震宇;張聲生;陳劍明;郭前坤;李琳;汪正芳;高月;馬增春;;三七總皂苷改善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氧化應激的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2年
5 王培偉;楊琴波;崔金剛;賈成林;熊敏琪;于心同;杜霄燁;王文健;陳瑜;張騰;;三七總皂苷抗腫瘤轉(zhuǎn)移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A];第三屆中國藥理學會補益藥藥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郭渝成;唐旭東;顧大勇;姜大春;姜建青;;三七總皂苷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第五屆中國微循環(huán)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黃欣;姜淼;沈亮亮;王德;趙敬軍;;三七總皂苷和人參莖葉皂苷抗念珠菌作用的實驗研究[A];2012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8 魏莉娜;朱永紅;李海標;;三七總皂苷對成年地鼠視網(wǎng)膜節(jié)細胞存活的影響[A];2007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屆全國組織學與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9 張永濤;宋啟春;任炳強;;三七總皂苷對激素性骨質(zhì)疏松的治療作用以及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張舒;周曉棉;曹穎林;;甘草酸二銨和三七總皂苷復方注射液的保肝作用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制藥工業(y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徐亞靜;三七總皂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機理被揭示[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2 朱慶;專家共研腦卒中防治用藥現(xiàn)狀[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3 陳劍鴻;王碧江;劉松青;三七總皂苷抗炎機理揭曉[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記者 楊建華;云植藥業(yè)產(chǎn)品科技含量快速提高[N];云南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永;三七總皂苷對內(nèi)毒素休克大鼠心肌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2 劉寬芝;黃芪和三七總皂苷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防治作用及其分子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張翼冠;炎癥免疫因素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關鍵基因篩選、鑒定及三七總皂苷調(diào)控作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4 唐志書;伴生物質(zhì)對三七總皂苷生物藥劑學特性影響的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賈乙;持續(xù)性炎癥誘發(fā)脂代謝紊亂與三七總皂苷及其活性代謝單體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6 馮亮;三七總皂苷吸收機理及其緩釋制劑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7 任周新;三七總皂苷合黃芪總皂苷對實驗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8 周燕;三七總皂苷對大鼠海馬CA1區(qū)突觸傳遞的作用及機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賴玲;三七總皂苷口服腸溶制劑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文悠;三七總皂苷脂質(zhì)體口服結腸定位膠囊的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方鵬飛;三七總皂苷對家兔皮瓣移植術后靜脈瘀血及組織修復影響的實驗研究[D];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原名:甘肅中醫(yī)學院);2015年
3 彭翠香;血竭軟損膠V⒌墓ひ占爸柿勘曜佳芯縖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劉志恒;三七總皂苷對大鼠急性重癥胰腺炎胰腺細胞鈣超載的影響[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翟瑋瑋;三七總皂苷對K562細胞抗腫瘤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6 胡蓉;三七總皂苷對體外循環(huán)大鼠致腦損傷的炎性介質(zhì)的影響[D];桂林醫(yī)學院;2015年
7 臧妍妍;三七總皂苷對擬缺血腦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保護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8 侯懿娜;三七總皂苷的大孔樹脂吸附特性[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9 孫紅丹;丹皮酚與三七總皂苷聯(lián)合應用對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心臟成纖維細胞增殖及TGF-β/Smads信號通路的影響[D];承德醫(yī)學院;2016年
10 聶丹;丹皮酚、三七總皂苷聯(lián)合用藥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承德醫(yī)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7351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73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