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膦酸鋯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質
本文選題:膦酸鋯 切入點:孔材料 出處:《無機材料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骨架含強配位基的有機無機雜化多級孔材料合成是目前吸附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以bis(hexamethylene)triamino-N,N-bisacetyl-phosphonic acid和ZrOCl_2·8H_2O為原料、應用水熱合成技術合成了一種新型膦酸鋯多級孔材料Zr PTA,并通過FT-IR、TGA、XRD、XPS、SEM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對制備產(chǎn)物進行了表征。研究結果表明,ZrPTA具有棒狀微形貌,其內部存在大量直徑為1.38 nm和1.93 nm的微孔以及直徑為2.99 nm的介孔,其表面積為112.2 m~2/g。ZrPTA對水溶液中Pb~(2+)、Cu~(2+)和Cd~(2+)三種金屬離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最大吸附量分別為742.7、689.8和627.0 mg/g,遠遠高于文獻報道值。這一性質使Zr PTA具有潛在的廢水處理功效,顯示出誘人的應用前景。
[Abstract]:The synthesis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ultiporous materials with strong coordination group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adsorption. The materials of bishexamethylenetriamino-NCN-bisacetyl-phosphonic acid and ZrOCl_2 8H_2O a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A new type of zirconium phosphonate multilevel porous material Zr PTAA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echnique. The prepar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TGATGAXRDX PSG SEM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micropores at 1.38 nm and 1.93 nm in diameter and mesoporous at 2.99 nm in diameter. Its surface area is 112.2 m~2/g.ZrPTA, and it has a good adsorption effect on three kinds of metal ions, Pb~(2 and Cd~(2)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is 742.7689.8 and 627.0 mg / g respectively,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reported values. This property makes Zr PTA have potent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show attract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作者單位】: 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362113)~~
【分類號】:O64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琦;石鑫;;介孔有機膦酸鹽材料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進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8年05期
2 侯雪麗;李瓊;武曉劍;崔儉杰;;羥乙膦酸及其鹽類的分析方法進展[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3 劉亞錄;朱運培;李敏;袁忠勇;;介孔金屬膦酸鹽雜化材料研究進展[J];化學學報;2014年05期
4 畢可賢;絡合劑在精練和漂白中的應用[J];絲綢;1982年10期
5 孫秀菊;崔爽;李萍;商麗艷;;有機膦酸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當代化工;2013年09期
6 尹漢東,馬春林;三苯基鍺烯或炔基膦酸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學;1999年03期
7 吳宗斌;田鵬;劉中民;毛宗強;;多孔膦酸鹽的研究進展[J];化學進展;2006年09期
8 程隆新;;殺蟲劑5-三氟甲基吡啶 2-硫酮膦酸鹽[J];農(nóng)藥譯叢;1989年06期
9 王曉季;呂常山;;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艾仕云,趙升,朱傳征;1-羥基丙叉-1,1-二膦酸二鈉的合成及表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曉敏;楊宗萍;劉忠厚;于世鳳;;阿侖膦酸鹽抑制骨吸收機制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骨質疏松年會暨第五屆全國鈣劑年會會議文集[C];2002年
2 孫瑞卿;胡進;張漢輝;曹彥寧;葉志斌;王葉沁;陳義平;;新型有機修飾的金屬膦酸鹽的合成與光譜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3 孫玉輝;張世勇;廖昱博;杜恣毅;;含有六核鉛簇單元的層狀膦酸鹽配合物的合成與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胡進;曹彥寧;張漢輝;陳朝煌;楊齊愉;陳義平;;新型金屬膦酸鹽的合成與光譜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5 萬偉國;鄭舒聰;張錦明;鄒和建;;阿倫膦酸鹽預防激素相關性骨質疏松的前瞻性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朱其華;俞建德;高華生;;含膦酸鹽循環(huán)冷卻水的石灰軟化法旁流處理試驗[A];2002熱烈慶祝全國化工給排水設計技術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7 雷然;張漢輝;柴小川;梅洪鑫;陳義平;孫燕瓊;羅榮根;;一種新穎金屬有機羧基膦酸配合物的結構以及二維紅外相關光譜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陳佳;劉繼延;劉學清;;甲基丙酸基次膦酸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2012年中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楊冰蘋;毛江高;;兩個新的金屬膦酸鹽的合成和實驗中的變價反應[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對阿片類藥物耐受的骨痛:伊拜膦酸鹽強化治療有益[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4年
2 香港麥迪信醫(yī)學出版有限公司;看誰最有“骨”氣[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3 范曉艷;利塞膦酸鹽 可降低椎骨骨折發(fā)生率[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一夫;芐基膦酸功能配合物的設計及性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2 吳宗斌;多孔膦酸鹽的制備、表征和結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黃坤林;手性層狀膦酸—磷酸鋯的合成、表征及基本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張雪軍;分級介孔/大孔金屬有機膦酸鹽雜合材料:合成、表征和性能[D];南開大學;2009年
5 蔣曄;抗骨質疏松藥物的開發(fā)與質量控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貴鳳;新型有機膦酸鋯的合成及其作為藥物載體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謝廣新;有機膦酸鋁負載多功能有機手性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不對稱aldol反應中的應用[D];西南大學;2016年
3 高陽;鈾酰有機膦酸化合物用于防治放射性污染的基礎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4 趙曉萌;金屬(亞)磷酸鹽、有機膦酸鹽的水熱合成及性能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5 楊宇;形貌可控金屬膦酸鹽納米雜化材料的制備及阻燃性能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
6 劉蒙;二元有機膦酸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7 蔡太梅;6-氨基-9-取代嘌呤雙膦酸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朱汝霞;阿侖膦酸鹽治療男性低骨量或骨質疏松癥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史少平;過渡金屬膦酸鹽功能材料的設計合成、結構表征及性能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10 任玉寶;介孔膦酸鋯材料作為載體對生物藥物的結腸定位傳輸[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72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67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