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吡唑和吡嗪衍生物的多酸基化合物的組裝及其性能
發(fā)布時間:2018-03-26 07:45
本文選題:多金屬氧酸鹽 切入點:金屬 出處:《渤海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中,在水熱條件下利用吡唑和吡嗪衍生物作為有機配體(1H 吡唑(L1),2,3 二苯基 吡嗪(L~2),2,3 二苯基 苯并吡嗪(L~3)),通過調控反應體系的pH、POMs的種類和填充度等條件,合成了10個基于Keggin型和Lindqvist型多金屬氧酸鹽(POM)的化合物,并用Bruker Smart Apex II型X 射線單晶衍射儀表征了它們的結構。此外,我們還研究了這些新的多酸基化合物的電化學和光催化性質。1.在水熱條件下,利用簡單的剛性小配體1H 吡唑和不同的Keggin型POMs,合成了兩個不同維度的化合物:[Ag~IL_2~1]_4[SiMo_(12)O_(40)](1),[Ag~IL_2~1]_3[PMo_(12)O_(40)](2)(L1=1H 吡唑)化合物1包含兩種類型的一維鏈:一種是由兩個[AgL12]+簇連接而成,另一種是由一個[AgL12]+簇連接而成的,這兩種鏈可以通過共用一個[SiMo_(12)O_(40)]4 陰離子進一步連接成二維層。在化合物2中,4配位的[PMo_(12)O_(40)]3 陰離子連接[Ag(1)L12]+建筑單元形成1D鏈,并且通過Ag…O(3.091?)的弱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二維層狀結構。2.吡嗪衍生物配體的吡嗪基團在六元環(huán)上有兩個位于對位的N原子,易于與過渡金屬相連形成金屬有機鏈。但是吡嗪衍生物配體在多酸基化合物中很少被用到。我們利用兩種吡嗪衍生物(2,3 二苯基 吡嗪(L~2)和2,3 二苯基 苯并吡嗪(L~3))作為有機配體,合成了5個Keggin基的化合物:[AgI3L_2~2(H_2O)_2(PMo_(12)O_(40))](3),[AgI4L_5~2(SiMo_(12)O_(40))](4),[AgI6L_6~3(PMo_(12)O_(40))2](5),[AgI2L_2~3(C_(16)H_(36)N)_2(SiMo_(12)O_(40))](6),[CuI3L_3~3(PMo_(12)O_(40))](7)(L~2=2,3 二苯基 吡嗪,L~3=2,3 二苯基 苯并吡嗪,C_(16)H_(36)N=四丁基銨)化合物3中[Ag3L~22]3+建筑單元連接PMo_(12)陰離子形成兩種類型的一維鏈,并且這兩種類型的一維鏈通過共用一個相同的PMo_(12)陰離子形成二維層。化合物4的不對稱單元通過共用一個Ag離子形成二聚體,進而構成一維雙鏈。通過Ag3 O23鍵的作用,SiMo_(12)陰離子和一維雙鏈相連形成二維層;衔5中PMo_(12)陰離子作為連接點可以形成階梯狀一維鏈,不同的鏈之間通過Ag2 O24的連接作用,形成2D網(wǎng)狀結構;衔6中SiMo_(12)陰離子作為無機連接點形成Z字型鏈并且通過Ag1 O3鍵構筑成2D網(wǎng)格結構。化合物6中兩個CuI L~3鏈通過PMo_(12)陰離子連接形成1D階梯狀鏈。3.通過利用大環(huán)吡嗪衍生物配體(2,3 二苯基 苯并吡嗪),三個Lindqvist型多酸基化合物在水熱條件下合成并且對其結構進行了表征:[CuI2L_3~3(Mo_6O_(19))](8),[CuI2L_2~3(C_(16)H_(36)N)_2(Mo_6O_(19))2](9),[CuI4L_4~3Cl_2(Mo_6O_(19))](10)(L~3=2,3 二苯基 苯并吡嗪,C_(16)H_(36)N=四丁基銨)在化合物8中,CuI離子通過L~3配體連接形成[CuL~3]nn+金屬 有機鏈并且這些鏈通過Mo6陰離子構成1D結構。然后這些1D結構通過共用相同的Mo6陰離子形成2D網(wǎng)格結構;衔9中同樣含有[CuL~3]nn+鏈,Mo6陰離子提供一個端O原子與這個金屬 有機鏈通過共價鍵作用形成波浪狀1D鏈。化合物10中有兩種類型的L~3配體(a型和b型)。a型配體和Cl橋通過CuI離子連接在一起形成金屬 有機鏈,b型配體和Mo6陰離子通過共價鍵上下交替相連。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O6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田愛香;寧亞莉;應俊;侯雪;田妍;李天嬌;王秀麗;;調節(jié)懸臂式配體氮給體位置而誘導的單核及多核Keggin型化合物[J];中國科學:化學;2016年07期
2 李杰;劉云;馬鵬濤;;Combination of Lindqvist-type Tungstovanadates and Transition Metal Cluster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J];結構化學;2013年02期
3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H_3O)(C_3H_5N_2)[Mn(OH)_6Mo_6O_(18)]·3.5H_2O and (H_3O)_3[Co(OH)_6Mo_6O_(18)]·7H_2O[J];結構化學;2004年11期
,本文編號:1667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66703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