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譜學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電化學研究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非線性頻率響應分析 切入點:總諧波失真譜 出處:《化學進展》2017年Z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暫態(tài)電化學分析技術由于可以提供與時間相關的電極過程動力學信息,在電化學研究中應用廣泛。本文著重介紹了在正弦電流/電壓激勵下電化學系統(tǒng)的時頻響應特性,其非線性頻響行為的譜學表達、數(shù)值模擬方法以及實驗表征方法,綜述了非線性譜學分析技術在電化學研究中的應用。文中指出基于反應機理的譜學模擬與實驗表征結果的對比是當前開展電化學非線性譜學研究的主要模式,總結出其在實驗測量中交流振幅的選取原則,并在最后提出電化學系統(tǒng)的非線性主要源于反應動力學,非線性譜學分析因此在電化學反應的機理研究以及電化學系統(tǒng)診斷的許多方面獨具優(yōu)勢。
[Abstract]:Transient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electrochemical research because it can provide time-dependent information on electrode process dynam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ime-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under sinusoidal current / voltage excitation. The spectral expres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nonlinear frequency response behavior,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nonlinea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 electrochemical research is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parison of spectral simulation based on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is the main mode of electrochemical nonlinear spectroscopic research.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AC amplitude in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is summarized, and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ystem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kinetics. Therefore, nonlinea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and in the diagnosis of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21403029) 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No.L2014022) 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201602162)資助~~
【分類號】:O6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郁向榮;;X-光電子能譜學及其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J];分析化學;1973年03期
2 朱大模,盧佩章;有機結構分析中譜學信息的智能解釋[J];色譜;1985年03期
3 周開億;;譜學[J];光譜實驗室;1993年02期
4 ;譜學[J];光譜實驗室;1996年06期
5 ;譜學[J];光譜實驗室;1997年01期
6 范康年,屠波,陸靖;譜學導論的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J];大學化學;1999年06期
7 彭明生,李迪恩;礦物譜學研究及其意義[J];礦產與地質;1986年04期
8 N.H.特納;季明榮;溫慶生;周開億;;表面分析:X射線光電子能譜學和俄歇電子能譜學[J];光譜實驗室;1989年04期
9 ;譜學[J];光譜實驗室;1997年02期
10 曹榮龍,曹姝;山東藍寶石藍黑色調的譜學研究[J];珠寶科技;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艾可龍;孫紅梅;劉艷嵐;逯樂慧;;基于譜學技術的多功能納米探針[A];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年會暨第十屆全國原子光譜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范康年;陸靖;屠波;吳性良;傅正文;;《譜學導論》課程建設[A];第八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于賢勇;蔡淑惠;于臘佳;葉劍良;黃培強;陳忠;;草酸雙過氧釩配合物與吡啶相互作用的譜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4 李浩然;;譜學在溶液化學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化學熱力學和熱分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5 齊海燕;李菲;;Nramp1第四穿膜肽段取向和定位的譜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6 高宇林;曹磊鋒;周維民;魏來;臧華平;趙宗清;谷渝秋;張保漢;;譜學光子篩的標定及應用實驗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會議摘要集[C];2011年
7 謝斌;林肖;李玉龍;鄒立科;張秀蘭;;[BDMP]_2[Zn(dmit)_2]和[HEDMP]_2[Cd(dmit)_2]的晶體結構與譜學性質[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5分會:無機化學[C];2014年
8 王燕飛;;淺議新舊譜牒學的價值觀[A];新世紀的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何裕建;戚生初;戴志鋒;曾力希;楊巨華;;分子和粒子的手性與周期性的譜學分析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有機分析及生物分析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逯樂慧;劉艷嵐;艾可龍;;譜學探針的設計及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3分會:分析可視化及交叉學科新方法[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李傳印;南北朝時期的譜學與政治[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酈盟;基于掃描探針電子能譜儀的表面譜學成像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2 羅亮鋒;多相催化反應原位動態(tài)譜學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3 江申龍;超快時間分辨和局域場空間分辨譜學與動力學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4 薛理輝;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礦物的譜學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尤珠釵;鉬多酸/有機膦(氮雜環(huán))化合物結構化學及性能研究[D];福州大學;2014年
2 江孟姣;精質場影響下的荷電黑洞的熱力學與譜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陽;色帶電氣石的成分特征及譜學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4 梅遠飛;新疆地產煤的譜學及其生烴潛能的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施立新;含氮芳香雜環(huán)系列光磁材料的制備及其構效研究[D];華僑大學;2005年
6 林靜;魏晉南北朝譜牒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07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60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