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功能化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 金屬-有機骨架材料 胺基后合成修飾 開放金屬位點 氣體分離膜 H_2/CO_2分離 出處:《吉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工業(yè)化的推進,世界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攀升。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清潔程度上都與我們當下的現(xiàn)代化生產要求相距甚遠。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探索的觸角延伸到可再生的新能源的開發(fā)上來。氫氣,作為一種清潔環(huán)保、高熱值的新型能源,顯示出了很高的應用價值。然而,就目前的技術來看,想要大規(guī)模地利用氫氣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其一、不能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氫氣,必須研發(fā)一種高效、綠色、環(huán)保的制備氫氣的方法。其二、就現(xiàn)有的制備工藝來看,無論是蒸汽重整反應還是水汽轉換的方法都不可避免的造成氫氣中混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捕獲二氧化碳進而純化氫氣,可以有效地增加燃料的熱值。相較于傳統(tǒng)的分離方法,譬如變壓吸附(PSA)和低溫蒸餾,膜分離技術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等優(yōu)點。目前市場上,應用較為廣泛的膜材料當屬制備成本低的聚合物膜材料,但是聚合物膜材料一直面臨著穩(wěn)定性不高,以及通量和選擇性很難同時達到分離要求等問題。作為有序的多孔材料,沸石分子篩膜材料憑借其良好的孔道結構和極優(yōu)的穩(wěn)定性,已經成為得到了廣泛的實際應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種新型無機-有機晶體材料,它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規(guī)則的孔道結構以及孔道易調節(jié)和功能化等優(yōu)勢,在氣體存儲和分離、催化等領域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近幾年成為了國內外的又一大研究熱點材料。MOFs材料是由金屬中心或者金屬簇與有機配體自組裝而成的多孔晶體材料。有些MOFs材料經過活化處理,可以去除與金屬中心配位的端基分子,從而形成高密度的開放金屬位點(open metal sites,OMSs),也稱之為不飽和金屬中心。其中,HKUST-1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這類材料之一。我們通過向HKUST-1材料中的開放金屬銅位點引入烷基胺官能團,從而實現(xiàn)了對HKUST-1材料的孔道功能化修飾。此外,基于胺基對二氧化碳的作用力,提高了HKUST-1材料對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進一步,我們將這一研究引入到了MOFs分離膜材料的后合成修飾,利用不同種類的烷基胺對HKUST-1膜材料進行后合成修飾,并且對修飾前后膜材料的H2/CO2的分離性能進行了對比研究。本論文,以功能為導向,利用晶體工程學理論,從結構的孔道功能化到膜材料的后合成修飾,從氣體吸附到混合組分的氣體分離,對具有開放金屬位點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s)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
[Abstract]:As glob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dustrialization advance, The world's demand for energy is rising. The amount and cleanliness of non-renewable fossil fuels are far from our current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beginning to explore. The angle exten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new energy. Hydrogen, As a cle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igh-calorific energy source, it has shown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However, in terms of current technology, there are several main problems to be faced with using hydrogen on a large scale: first, If you can't get hydrogen directly from nature, you have to develop a highly efficient, gree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xisting preparation process, Both steam reforming and steam conversion inevitably result in a certain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mixed in hydrogen.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and purifying hydroge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alorific value of fuel. For example,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 and low temperature distill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cost and easy to operate. However, the polymer membrane materials have been faced with low stability, and the flux and selectivity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separation requirements. As an ordered porous material, zeolite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materials have excellent por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stability. The metal-organic skeleton materi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 is a new kind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rystal material, which ha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regular pore structure, easy adjustment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pores, etc.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gas storage and separation, catalysis and other fields. In recent years, MOFs have become another hot research material at home and abroad. MOFs are porous crystal materials composed of metal centers or metal clusters self-assembled with organic ligands. Some MOFs materials have been activated. The end molecules that coordinate with the metal center can be removed. Thus forming a high density open metal site, also known as the unsaturated metal center. Among these materials, metal UST-1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e introduce alkylamine functional groups into the open metal copper sites in HKUST-1 material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force of amine group on carbon dioxide,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HKUST-1 material to carbon dioxide is improved. We introduced this research into the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MOFs membrane materials, and used different kinds of alkylamine to modify HKUST-1 membrane materials, and compared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H _ 2 / CO _ 2 between the modified and modified membran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rystal engineering, functionally oriented, from structural pore functionalization to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membrane materials, from gas adsorption to gas separation of mixed components, The metal-organic skeleton materials with open metal sites (MOF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O64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玉鵬;趙麗華;胡容峰;;緩釋骨架材料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07年25期
2 高稱意;纖維骨架材料技術講座 第2講 纖維骨架材料的分類和性能(續(xù)完)[J];橡膠工業(yè);2000年12期
3 文華;橡膠骨架材料專業(yè)委員會召開籌備會議[J];中國橡膠;2002年09期
4 文軍;中橡協(xié)骨架材料專業(yè)委員會成立[J];中國橡膠;2002年14期
5 陳振寶;尚偉;;我國橡膠用骨架材料市場需求預測與建議[J];橡膠科技市場;2003年11期
6 高稱意;新一輪纖維骨架材料建設熱潮剖析[J];產業(yè)用紡織品;2004年08期
7 高稱意;我國骨架材料行業(yè)的現(xiàn)狀(一)[J];橡膠科技市場;2005年04期
8 高稱意;我國骨架材料行業(yè)的現(xiàn)狀(二)[J];橡膠科技市場;2005年05期
9 劉錦蘭;劉全平;曹越;;視角六: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 打造中國骨架材料名牌[J];中國橡膠;2006年18期
10 柳永杰;馬建偉;;橡膠骨架材料行業(yè)淺析[J];橡膠科技市場;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裘式綸;;多孔有機骨架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7分會: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2 宋雪旦;王新平;郝策;邱介山;;發(fā)光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用于檢測炸藥分子硝基苯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15分會:理論化學方法和應用[C];2014年
3 朱廣山;;目標合成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及其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13分會:晶體工程[C];2014年
4 賁騰;裘式綸;;共價多孔有機骨架材料的靶向合成與功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常翠蘭;祁曉月;李先江;王欣;白玉;劉虎威;;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及其在手性分析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2分會:分離分析及微、納流控新方法[C];2014年
6 鐘地長;賈新建;鄧記華;羅序中;;一個超級穩(wěn)定并具有高選擇性氣體和溶劑分離功能的微孔氫鍵有機骨架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7分會: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7 李先江;常翠蘭;白玉;劉虎威;;手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在色譜分離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2分會:分離分析及微、納流控新方法[C];2014年
8 宋莉芳;高亞娜;;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在催化中的研究進展[A];第十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韓娟娟;趙小莉;;一種三維多孔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與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10 賁騰;裘式綸;;多孔有機骨架材料的碳化及其在環(huán)境、能源領域的應用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橡膠工業(yè)研究設計院 高稱意;纖維骨架材料出路在哪里[N];中國紡織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孟晶;輪胎“強筋健骨”,,骨架材料須升級[N];中國化工報;2014年
3 中國橡膠工業(yè)協(xié)會骨架材料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陳振寶;骨架材料:結構調整仍需加速[N];中國化工報;2006年
4 梁金蘭;輪胎管帶骨架材料企業(yè)溝通供需[N];中國化工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孟晶;橡膠骨架材料行業(yè)深陷虧損泥潭[N];中國化工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孟晶;輪胎骨架材料市場出現(xiàn)“倒V”拐點[N];中國化工報;2010年
7 孟晶;專家建議采用新型骨架材料應對[N];中國化工報;2009年
8 朱芝培;汽車:塑料零部件知多少[N];中國化工報;2004年
9 王斐 焦昱;江蘇太極一期項目投產[N];揚州日報;2011年
10 記者 翟敏;三力士擬定增募資4.1億拓展產業(yè)鏈[N];上海證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榮榮;新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功能化[D];吉林大學;2016年
2 王銘揚;柔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對氯代氣體吸附的性質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3 常剛剛;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在輕烴吸附分離與存儲中的應用基礎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4 趙旭東;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對液相中離子的熒光識別和吸附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5 李正杰;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氣相分離性能的分子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6 肖遠龍;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吸附與膜分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7 葛金龍;功能化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快速制備及吸附性能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8 陳大樹;蒽基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9 湯甲;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催化應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7年
10 元野;定向設計與制備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及其功能化[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亞娟;基于氮唑和二羧酸配體構筑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結構和性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歡;功能化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及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舒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天然氣脫硫性能及表面活性劑中油水分離機理的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涂斌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內的空缺及其功能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5 康小珍;Zn(Im)_2骨架材料的合成及相變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6 趙沖沖;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及其衍生物的電化學儲鋰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7 張士陽;剛性、三向配體構筑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8 張建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9 趙方彪;磁性沸石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及其對金屬離子的吸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10 曹亞群;三維多孔雜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質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07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50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