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爆炸火光光譜分析的大當量爆炸場破片速度測試方法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爆炸火光光譜分析的大當量爆炸場破片速度測試方法研究 出處:《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爆炸 戰(zhàn)斗部 破片速度 激光光幕
【摘要】:為了解決戰(zhàn)斗部爆炸過程中,因爆炸物當量較大造成爆燃火球持續(xù)時間長,覆蓋面積大,近場位置破片速度參數(shù)難于獲取的問題,提出一種以激光光幕為有效傳感區(qū)域的光電收發(fā)一體的測試方法。通過分析三種不同類型戰(zhàn)斗部爆炸火光特征光譜分布可知,在0.3~1.0μm波段內(nèi)火光相對光強度較低。以此為依據(jù),采用定距測時原理和原向反射技術(shù),由固體激光器、菲涅爾透鏡、窄帶濾光器、高速光電傳感器等關(guān)鍵光學元件構(gòu)建破片速度參數(shù)獲取的光學系統(tǒng)。系統(tǒng)光路收發(fā)一體,結(jié)構(gòu)緊湊,窄帶濾光片與激光光源配合使用避開火光光譜,有效抑制背景光的干擾。采用該系統(tǒng)進行了不同型號、當量的戰(zhàn)斗部靜爆破片速度參數(shù)測試現(xiàn)場實驗,通過美國NI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記錄數(shù)據(jù)并對信號進行去噪和識別,成功獲取了較高信噪比的波形信號。實驗結(jié)果表明:本方案可完成爆心10~15 m附近破片速度的準確測試,最小可測破片尺寸為4mm,獲取破片速度可達1 200m·s-1,與靶板測試結(jié)果對比可知捕獲率優(yōu)于95%。由于采用菲涅爾透鏡形成矩形光幕,光幕上下的光強分布一致,水平方向光強均勻度達到80%以上,因此系統(tǒng)還可初步區(qū)分預制破片速度與尺寸的對應關(guān)系。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cess of warhead explosion, causing explosion fireball lasted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explosion equivalent is large, large coverage area, the speed and position of fragment parameter near field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a kind of laser screen for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effective sensing area of the test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warhead explosion fire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the 0.3~1.0 in the M band the relative light intensity is low.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retroreflector technology by solid-state laser, Finel lens, narrowband filter, the op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btained fragment velocity components of the key optical high speed photoelectric sensor optical system. Transceiver, compact structure, narrow band filter and laser light with the use of fire to avoid spectrum,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terference of background ligh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ystem equivalent The static field test of blasting parameters of the warhead, through the NI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o record the data and signal denoising and recognition, the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waveform signals with high SN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achieve accurate test of blasting 10~15 near m fragment velocity, minimum detectable fragments the size of 4mm, obtain the fragment velocity of up to 1 200m - s-1, and the test results comparing the target capture rat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95%. due to the use of a Finel lens formed rectangular screen, light intensit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ntensity uniformity of more than 80%, so the correspondence system can als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initial velocity and the size of prefabricated fragments.
【作者單位】: 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中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04289) 電子測試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9140C12040515X)資助
【分類號】:O657.3;TQ560.72
【正文快照】: 引言破片的速度是衡量戰(zhàn)斗部殺傷效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文獻報道的測試手段如網(wǎng)靶、梳狀靶等方法存在測試過程繁瑣、測試精度不高、重復性差等諸多不足[1-3]。采用激光光幕為核心傳感區(qū)的破片速度測試系統(tǒng)具有精度高、重復性好、全天候等優(yōu)點,成為戰(zhàn)斗部爆炸場破片速度測試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建國,閔恩澤,張樹才;大口徑榴彈鋼破片的分析[J];金屬材料與熱加工工藝;1983年01期
2 趙文博,石磊,李全,陳太;壓縮脫落型爆破片[J];勞動保護;1984年01期
3 新;清江儀表廠生產(chǎn)爆破片[J];勞動保護;1984年02期
4 張寧夏;爆破片的安裝設計[J];化工設計;2004年06期
5 吳力行;鋼瓶用爆破片[J];勞動保護;1983年05期
6 葛曉陵,邱清宇,吳澤煒;拱形有色金屬爆破片疲勞壽命的探討[J];壓力容器;1991年05期
7 孫金華;酈江水;;覆銅殼雷管底部破片速度測試[J];爆破器材;1993年01期
8 ;爆破片裝置應用簡介[J];化工機械;1995年04期
9 李志義,,劉宗海;關(guān)于爆破片裝置的正確使用[J];石油化工設備;1996年02期
10 李志義;用熱衡算確定爆破片排放直徑[J];化工設計通訊;1997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馬法;李翔宇;林玉亮;盧芳云;;四種不同管狀單枚破片發(fā)生器的仿真研究[A];第七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shù)學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徐豫新;王樹山;李梅;;破片對薄鋁殼裝藥沖擊起爆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錢立新;屈明;朱永清;溫宇;;密集破片發(fā)生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1)[C];2001年
4 王齊魯;洪建華;;高速破片穿靶過程的數(shù)值仿真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李順平;馮順山;黃廣炎;王超;;反應破片沖擊燃爆臨界條件及溫度與活性材料配比的關(guān)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林;宮小澤;李曉輝;劉永付;;基于破片特性的破片初速計算方法[A];2012航空試驗測試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梁為民;張曉忠;梁仕發(fā);周豐峻;;結(jié)構(gòu)內(nèi)爆炸破片與沖擊波運動規(guī)律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韓冰;;破片引爆帶復合蓋板炸藥的數(shù)值模擬[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9 譚多望;溫殿英;張忠斌;于川;謝盤滿;;球形破片長距離飛行速度衰減規(guī)律[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1)[C];2001年
10 楊志煥;王正國;周繼紅;;破片與沖擊波復合傷的傷情特點、效應規(guī)律和防護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何櫸;挪威Mk285榴彈會自動炸敵[N];中國國防報;2007年
2 冷國剛 本報記者 楊榮堅;突破“爆破片”[N];中國質(zhì)量報;2010年
3 ;如何選購安全泄壓裝置上的爆破膜片?[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4 謝方;“戰(zhàn)斗”在這里打響[N];解放軍報;2005年
5 寒冰 許峰;“戰(zhàn)斗”在實驗室打響[N];解放軍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源;含能破片作用機制及其毀傷效應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2 楊勇;基于毫米波陣列雷達的破片速度參數(shù)測量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3 張志彪;內(nèi)部爆炸加載下變壁厚殼體動態(tài)破碎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吉平;爆炸驅(qū)動球形破片飛散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2 童宗保;2-3km/s初速下破片對金屬薄靶和屏蔽炸藥的毀傷效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華麗;典型破片速度衰減規(guī)律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盧海濤;不同熱處理對彈體材料性能與破片形成的影響[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劉桂峰;激光加工殼體破片形成及殺傷威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陳醇;三代炸藥爆炸加載下戰(zhàn)斗部殼體形變規(guī)律及破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7 吳昊;兩種合金鋼動態(tài)性能與圓筒爆轟加載條件下破片特征關(guān)系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8 謝春雨;含能破片爆炸驅(qū)動安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洪成;PELE對低空目標毀傷性能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10 楊曙光;常規(guī)武器爆炸破片與沖擊波復合破壞效應數(shù)值模擬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75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37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