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過渡金屬配合物的阻變存儲材料
本文關鍵詞:基于過渡金屬配合物的阻變存儲材料
更多相關文章: 阻變存儲 信息存儲 過渡金屬配合物 光電器件 光電材料
【摘要】:阻變型電存儲依靠外加電場作用下存儲介質(zhì)的導電性高低差異,即電學雙穩(wěn)態(tài)或多穩(wěn)態(tài)來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存取,并具有高容量、高柔韌性、低成本、低能耗、可規(guī)模化等優(yōu)點,為下一代高密度存儲技術提供新前景.除了無機氧化物、碳納米材料、有機小分子和有機聚合物半導體材料之外,近年來,過渡金屬配合物在阻變型電存儲方面的應用也引起廣泛關注.本文對迄今為止報道的大部分基于過渡金屬配合物的阻變存儲材料進行了總結和討論,主要包括第VⅢ族金屬[包括Fe(Ⅱ)、Ru(Ⅱ)、Co(Ⅲ)、Rh(Ⅲ)、Ir(Ⅲ)、Pt(Ⅱ)等配合物]、第IB族和ⅡB族金屬[Cu(Ⅱ)、Au(Ⅲ)、Zn(Ⅱ)等配合物]和鑭系過渡金屬配合物[Eu(Ⅲ)及其它],并對各種配合物的存儲行為和存儲機理進行了探討.過渡金屬配合物具有清晰可逆的氧化還原過程,通過改變配體的結構和金屬的種類可以很方便地調(diào)節(jié)材料的前線軌道能級和能隙,利于形成電學雙穩(wěn)態(tài)或多穩(wěn)態(tài),達到二進制或多進制存儲的目的,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71176,21472196,21521062,21501183) 科技部重大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2012YQ120060) 中科院先導B(XDB 12010400)項目資助~~
【分類號】:O641.4
【正文快照】: 1引言基于電阻突變的電存儲概念最早由華裔科學家蔡少棠[1]在1971年提出.在隨后的幾十年,尤其是2000年以后,關于阻變式存儲的材料和器件研究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熱潮[2].阻變型電存儲的數(shù)據(jù)存取依靠外加電場作用下存儲介質(zhì)的導電性高低差異,即電學雙穩(wěn)態(tài)或多穩(wěn)態(tài)來實現(xiàn),具有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瑞娜,侯益民,胡曉院,金斗滿,席振峰;過渡金屬配合物催化的二氧化碳的固定[J];化學進展;2000年01期
2 李慶祥,周井炎;幾種過渡金屬配合物產(chǎn)生活性氧的能力[J];武漢化工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柳巍,陶建中,師同順;5,10,15,20-四(對-癸酰氧基苯基)卟啉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J];應用化學;2001年03期
4 傅桂香;陳耀煥;周澄明;吳元偉;徐笑云;曾明英;盛懷禹;;芳香族羥肟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質(zhì)譜研究[J];化學學報;1987年11期
5 李文華;;過渡金屬配合物透視色原理[J];化學教育;1992年03期
6 劉樹祥,劉本深;過渡金屬配合物的顏色[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2期
7 徐斌,劉富安,馮發(fā)美,李建章;異羥肟酸過渡金屬配合物仿加氧酶研究進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8 張成,張連惠,姜恒,宮紅,王銳;1,2,3,4-丁烷四羧酸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制備和表征[J];化學試劑;2005年02期
9 張啟衍;郝金庫;;過渡金屬配合物的18-16電子規(guī)則及其應用[J];化學通報;1984年01期
10 石進超,楊秉勤,馬懷讓,王長發(fā);2-[(2,4-二氯苯胺基)羰基]苯甲酸與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199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小兵;徐吉慶;;金屬氧簇與過渡金屬配合物構筑的雜化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五屆全國多酸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肖利娜;郭海洋;王臘梅;胡陽陽;趙德川;王嚴;崔小兵;徐吉慶;;一種新型的基于金屬氧簇和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無機-有機雜化材料的合成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五屆全國多酸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劉洋;熊振海;孫淮;;過渡金屬配合物分子力場的開發(fā)[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化學信息學與化學計量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張麗;李賀;史曼琪;賈殿贈;;吡唑啉酮衍生物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5 徐春放;師同順;;四-(對-十四酰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光譜研究[A];全國第13屆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6 胡斌;朱皓宇;黃偉;;甲基噻吩鄰菲Up啉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表征及構象變化[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王觀娥;郭國聰;;以過渡金屬配合物陽離子為模板構筑無機-有機雜化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8 方偉慧;楊國昱;;層狀稀土-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結構[A];第六屆全國物理無機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蘇連江;師同順;;四-(對-十六酰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紅外光聲光譜研究[A];全國第13屆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呂健;曹榮;;一個由過渡金屬配合物和雙核鈉氧簇構筑的反鐵磁性三維網(wǎng)絡[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文博;雙齒配體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磁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2 寇瑩瑩;具有生物活性的過渡金屬配合物的設計與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3 亓秀娟;過渡金屬配合物熱力學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4 程美令;質(zhì)子交換反應制備有機過渡金屬配合物[D];蘇州大學;2009年
5 江杰;過渡金屬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和金屬離子熒光探針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6 張美善;含N、O配體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質(zhì)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7 劉涌洲;硫代四氮雜卟啉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功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王成剛;新型二硫綸和二亞胺過渡金屬配合物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高云玲;三(2-吡啶甲基)胺衍生物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結構表征[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10 黃艷菊;由鄰菲羅啉衍生物構筑的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對染料的催化降解作用[D];江蘇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尤洪星;離子型膦配體及其離子型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高豐琴;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汽油抗爆性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蘇振萍;2-取代卟啉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4 董麗麗;3-吲哚羧酸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5 諸佩菊;過渡金屬配合物單體及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6 方亮;二苯基膦吡啶過渡金屬配合物結構與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昌軍;四甲基四(1,4-二噻英)四氮雜卟啉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7年
8 陳媛;過渡金屬配合物修飾的12-鎢酸鹽的合成、結構和性質(zhì)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敖文江;含氮(N),氧(O)多齒配體的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D];福州大學;2006年
10 李靜;系列過渡金屬配合物的設計、合成、結構及量子化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534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25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