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染黃曲霉毒素花生分選的熒光信號研究
本文關鍵詞:用于污染黃曲霉毒素花生分選的熒光信號研究
【摘要】:為在加工前將黃曲霉毒素超限的帶衣花生米從原料中剔除,參照已有的色選系統(tǒng),提出一種依據(jù)黃曲霉毒素含量超限帶衣花生米的專屬熒光信號進行逐粒分選的技術構想。采用Cary Eclipse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100粒外觀具有代表性的帶衣花生米表面的紫外-熒光規(guī)律,通過與免疫親和層析凈化熒光光度法(GB/T18979-2003)檢測結果對比,判定了黃曲霉毒素超限帶衣花生米的熒光光譜特征;通過繪制450/490、460/490熒光強度比值的箱線圖,評估了表面熒光法判斷黃曲霉毒素超限帶衣花生米的準確率;在搭建的熒光成像系統(tǒng)上,對黃曲霉毒素超限帶衣花生米進行了熒光成像。檢測發(fā)現(xiàn),在365 nm波長激發(fā)下,黃曲霉毒素超限帶衣花生米在420~460 nm處有熒光峰;以450/490熒光強度比值為依據(jù)剔除超限值帶衣花生米的判斷準確率為81%;a.u.40的帶衣花生米可在圖像中呈現(xiàn)亮藍熒光光斑。表明表面熒光信號可作為帶衣花生米在線、無損、逐粒分選的專屬光學信號,用于黃曲霉毒素超限帶衣花生米的剔除。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大學工學院;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項目(2012BAD31B09)
【分類號】:TS222.1;O657.3
【正文快照】: 王葉群,楊增玲,張紹英,劉婷.用于污染黃曲霉毒素花生分選的熒光信號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32(01):187-192.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1.026 http://www.tcsae.orgWang Yequn,Yang Zengling,Zhang Shaoying,Liu Ting.Fluorescent signal characteristics for s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藍健;大米色選機的應用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燕德,曾一凡;無損檢測技術在農產品品質檢驗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2年03期
2 陳紅,丁幼春,熊利榮;無損檢測技術在花生品質檢測中的應用[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2005年02期
3 李少暉;任丹丹;謝云峰;劉佳;楊永壇;;食品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謝鋒云;葡萄干顏色分選機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毅;華福平;童燕;李曉亮;;花生黃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預防[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年01期
2 王景存;徐國海;胡文江;;線陣CCD圖象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J];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3年03期
3 馬健;林清;;黃曲霉毒素及其致病機理簡述[J];中國牛業(yè)科學;2012年01期
4 劉寶華;影響電磁閥動作時間的因素分析[J];電氣時代;2001年03期
5 張鵬,趙衛(wèi)東,張藝兵;高效薄層色譜法測定黃曲霉毒素B_1、B_2、G_1、G_2[J];分析化學;2000年03期
6 吳兆蕃;;黃曲霉毒素的研究進展[J];甘肅科技;2010年18期
7 孫通;徐惠榮;應義斌;;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農產品/食品品質在線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9年01期
8 汪曉波;高崢;;澆封型防爆電磁閥常見故障分析及其保護裝置的設置[J];電氣防爆;2008年04期
9 白璐;;黃曲霉毒素的危害[J];吉林農業(yè);2012年01期
10 鄒積勇,許鎮(zhèn)琳,孫凱;現(xiàn)場總線技術在SSM120優(yōu)質大米篩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5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魏禮俊;基于DSP的大米色選機的研制(信號與處理部分)[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劉麗娜;顆粒物料顏色分選系統(tǒng)的設計[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6年
3 陳智歆;基于串口通信的色選機系統(tǒng)[D];華僑大學;2007年
4 劉德瑞;基于CCD的高速色選機光機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李建輝;花生中黃曲霉毒素的影響因子及脫毒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6 杜忠;核工牌色選機市場營銷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藍健;大米色選機的應用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欒麗杰;;黃曲霉毒素與食品安全[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江湖,熊勇華,許楊;黃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衛(wèi)生研究;2005年02期
3 李榮啟;范自營;張紅云;秦學磊;;糧食中黃曲霉毒素污染[J];糧食與油脂;2006年08期
4 孟穎;;黃曲霉毒素污染與預防對策[J];河北化工;2009年04期
5 ;青菜可減少黃曲霉毒素侵害[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0年02期
6 朱聰英;應永飛;韋敏玨;陳慧華;陸春波;周文海;林仙軍;羅成江;;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研究[J];質譜學報;2010年04期
7 鄭燕;王遠興;李瑾瑾;;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檢測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J];食品科學;2010年24期
8 董藺萌;;科學認識“黃曲霉毒素”[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1年06期
9 王桂才;;黃曲霉毒素B1檢測方法的研究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年04期
10 云無心;;“八卦”黃曲霉毒素[J];生命與災害;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慶利;;黃曲霉毒素的檢測及控制[A];《2010中國豬業(yè)進展》論文集[C];2010年
2 張];曾慶孝;朱志偉;韓光赫;;黃曲霉毒素的快速檢測方法[A];“科技創(chuàng)新與食品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2008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馬靜;朱惠蓮;唐志紅;凌文華;;尿糞黃曲霉毒素排泄及生物干預[A];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抗誘變劑和抗癌劑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次全國學術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貴州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朱聰英;應永飛;韋敏玨;陳慧華;陸春波;周文海;林仙軍;羅成江;;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獸醫(yī)毒理學與飼料毒理學學術討論會暨獸醫(yī)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于建興;沈潔;陸筑鳳;李加友;;黃曲霉毒素研究進展[A];中國毒理學會獸醫(yī)毒理學與飼料毒理學學術討論會暨獸醫(yī)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6 朱聰英;應永飛;韋敏玨;陳慧華;陸春波;周文海;林仙軍;羅成江;;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研究[A];2013年飼料毒理學術報告會暨飼料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材料集[C];2013年
7 計成;趙麗紅;馬秋剛;關舒;雷元培;;黃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陳建民;張雪輝;楊美華;金鉞;;中藥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概況[A];第八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與第五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尹淑濤;薛文通;張惠;;黃曲霉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A];2007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分會學術年會暨中國中部地區(qū)農產品加工產學研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徐日榮;唐兆秀;藍新隆;;黃曲霉毒素研究進展[A];2008年福建省科協(xié)第八屆學術年會農業(yè)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瞿凌云 通訊員 張夏訊;武漢專家攻克黃曲霉毒素速測技術[N];長江日報;2005年
2 上海交通大學 徐建雄 教授;切莫小視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危害[N];中國畜牧報;2003年
3 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張夏訊;16分鐘查出健康大敵黃曲霉毒素[N];科技日報;2005年
4 記者 祝文明;農產品黃曲霉毒素速測儀問世[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年
5 國家質檢總局標準法規(guī)中心 蘇志明;警惕黃曲霉毒素的危害[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6 王寧 馬秋剛 張建云 胡新旭 計成;黃曲霉毒素的傳統(tǒng)去毒方法和生物降解研究進展[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9年
7 林祥 梁斌 白艷青 崔順花;黃曲霉毒素的污染與預防[N];中國畜牧水產報;2001年
8 農業(yè)部油料與制品質檢中心項目主持人 李培武 研究員;農產品黃曲霉毒素親和微球速測技術及速測儀誕生[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5年
9 記者 高原;多吃青菜可減少黃曲霉毒素危害[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10 ;牛奶里的黃曲霉毒素哪來的?[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浩;黃曲霉毒素B1呼吸道暴露與肝癌發(fā)病關系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雷佳文;農產品中黃曲霉毒素新型免疫分析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鮑蕾;黃曲霉毒素的生物積累及其檢測技術質量控制標準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張雪輝;中藥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方法研究及模式識別在中藥領域中的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王妍入;黃曲霉毒素替代物綠色免疫分析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6 丁小霞;中國產后花生黃曲霉毒素污染與風險評估方法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7 張道宏;黃曲霉毒素雜交瘤細胞株的選育及免疫層析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8 楊煉;抗黃曲霉毒素B_1的單鏈抗體的篩選、表達和改造[D];江南大學;2010年
9 樊彥紅;黃曲霉毒素B_1和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對錦鯉及原代培養(yǎng)肝細胞的毒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王鋒;黃曲霉毒素B_1的輻射降解機理及產物結構特性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艷麗;產黃曲霉毒素菌株的檢測方法及產毒條件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 張亮;T-2毒素與黃曲霉毒素特異性抗體的制備及應用[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都曉慧;花生黃曲霉毒素風險評估抽樣方法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4 張盼;生物法降解黃曲霉毒素B1的初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5 劉旭;糧食和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B_1高效低耗液相色譜檢測方法的建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6 韓愈杰;黃曲霉拮抗菌株的分離篩選及對黃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王文威;抑制黃曲霉毒素的深海細菌發(fā)酵及活性物質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才琳;抗黃曲霉毒素B1單克隆抗體和單鏈抗體的制備及活性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0年
9 蔣廣明;黃曲霉毒素B_1單抗的制備及初步應用[D];揚州大學;2007年
10 李冰;黑曲霉對黃曲霉毒素B_1的降解及應用[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75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7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