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致變色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的新型光調(diào)控磁性的分子基磁體的合成及性能
本文關鍵詞:基于光致變色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的新型光調(diào)控磁性的分子基磁體的合成及性能
更多相關文章: 聯(lián)茚滿烯二酮 -硝基丙烷自由基 光控磁性 光致變色 分子基磁體
【摘要】:分子基磁性材料,可用于信息存儲、磁成像、光磁開關等.因此,分子基磁體設計與合成一直是當今科學研究的熱門課題.受分子基磁體的啟發(fā),本研究合成了新型光調(diào)控磁性的分子基磁體含有2-硝基丙烷自由基和2,2,6,6-四甲基-1-氧基哌啶(TEMPO)自由基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4.化合物4的合成方法為,以光致變色的7,7'-二甲基-3,3'-二乙基-3,3'-二羥基-2,2'-二茚叉基-1,1'-二酮(1)為起始原料,經(jīng)過溴代反應,得到7,7'-二(溴代甲基)-3,3'-二乙基-3,3'-二羥基-2,2'-二茚叉基-1,1'-二酮(2).化合物2和2-硝基丙烷在乙醇鈉的乙醇溶液中反應得到含有2-硝基丙烷自由基和醛基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3.根據(jù)1H NMR,MS和元素分析對化合物3的結構分析表明,2-硝基丙烷基團和化合物3苯環(huán)上的亞甲基相連.對化合物3的1H NMR和ESR波譜進一步的分析表明2-硝基丙烷基團上存在單電子自旋.在化合物3的基礎上,穩(wěn)定的氮氧自由基TEMPO被成功地引入光致變色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的苯環(huán)上得化合物4.對化合物2,3和4光照前后的性質(zhì)變化進行了研究.固態(tài)化合物2,3和4光照下皆可發(fā)生光致變色;固態(tài)化合物2光照后可測得ESR波譜;固態(tài)化合物3和4光照前后皆可測得ESR波譜,且光照前后ESR波譜發(fā)生變化.磁化率測試表明,固態(tài)化合物4光照前后皆具有反鐵磁性,且光照后反鐵磁相互作用增強.測試結果表明固態(tài)化合物3和4光照后有兩個或三個自旋中心,分別是2-硝基丙烷或TEMPO自由基以及光照產(chǎn)生的來自于聯(lián)茚滿烯二酮的羰基上的自由基.固態(tài)化合物4的顏色和磁性可用光調(diào)控.
【作者單位】: 安陽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南開大學化學學院;
【分類號】:O621.2
【正文快照】: 磁性材料和光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學研究的兩個主要領域.在磁性材料中,由分子基磁體構成的磁性材料,尤其是和分子的其它性質(zhì)結合的分子基磁性材料,可用于信息存儲、磁成像、光磁開關等,因此分子基磁體設計與合成一直是當今科學研究的熱門課題[1].在合成分子基磁性材料的方法中,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百祥;李玉玲;王香善;;離子液體中7-氨基-6-氰基-5-芳基吡啶并[2,3-d]嘧啶-2,4(1H,3H)-二酮衍生物的一步合成[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2 譚銳;趙瀛蘭;邢秀梅;敬玲玲;劉婷;羅有福;李子成;;5-(3-吲哚基)亞甲基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體外抗腫瘤活性探索[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3年02期
3 羅再剛;徐雪梅;何快;;含1,2,3-三唑環(huán)的α,γ-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3年03期
4 徐國華;殷國棟;曹淑芬;崔艷芳;;兩個1,4-二酮衍生物的順反異構體的確定及其1H,~(13)C核磁共振信號歸屬[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5 夏靜靜;張克華;;水相回流條件下N-取代吖啶二酮衍生物的合成[J];應用化學;2013年02期
6 羅再剛;馬超;徐雪梅;史永健;張曉梅;;新型對叔丁基杯[4]芳烴1,3-二酮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學;2013年04期
7 董春萍;繆春寶;楊海濤;孫小強;;無溶劑條件下新型N-羥乙基-9-取代十氫吖啶-1,8-二酮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學;2014年01期
8 孫勇,丁明武;2-硫代-3-烷基-5-苯基亞甲基-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新方法[J];合成化學;2003年04期
9 孫勇,丁明武;2-硫代-3-芳基-5-苯基亞甲基-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新方法[J];化學試劑;2004年01期
10 孫勇,丁明武;新型2-硫代-5-苯基亞甲基-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學;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郭輝;李艷霞;韓杰;龐美麗;孟繼本;;用液晶基元修飾的聯(lián)茚滿烯二酮衍生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5年
2 胡華友;劉蘊;葉淼;徐建華;;苯并[b]咔唑-6,11-二酮衍生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楊俊娟;史大昕;張奇;李加榮;;吡啶并二嘧啶二酮衍生物的多組分一鍋法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7分會:有機化學[C];2014年
4 吳小偉;楊曉琴;余正坤;;硒催化下喹唑啉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周建峰;朱惠琴;朱鳳霞;王磊;朱玉蘭;屠樹江;;微波輻射相轉(zhuǎn)移催化下水相合成5-亞芐基-2-硫代-2,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明智;異吲哚-1,,3-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構效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肖創(chuàng)平;新型2,3-吡啶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虎;兩種新型嗎啉二酮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曉飛;嗎啉-2,5-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與丙交酯的共聚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61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6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