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曲線分辨法在聚合物紅外成像研究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多元曲線分辨法在聚合物紅外成像研究中的應用
【摘要】:多元曲線分辨(MCR)是一種強有力的多維數(shù)據(jù)分析及建模工具,它能夠從混合體系中提取獨立組分的純光譜及其濃度分布,而不需要提前知道體系中的純組分數(shù)或組分的性質。紅外圖像包含大量多維信息,將多元曲線分辨應用于紅外成像可以提取圖像數(shù)據(jù)集中隱藏的化學信息。該工作將MCR與紅外成像結合應用于聚合物研究,取得很好的結果。這種方法在其他領域同樣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 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關鍵詞】: 多元曲線分辨 紅外成像 聚合物
【分類號】:O631
【正文快照】: 紅外成像(FTIR imaging)是近二十年才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是將紅外光譜從點分析向面分析、甚至體分析方向的重要延伸[1]。隨著紅外成像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采用單變量分析方法可能會導致一些重要信息的丟失,特別是對譜帶嚴重重疊或含量較低的組分而言。近年來,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玉欽;;基于正則粒子算法的紅外成像消噪處理研究[J];光譜實驗室;2009年05期
2 李靜;李美超;莫衛(wèi)民;朱婉霞;;印章字跡的顯微紅外成像分析[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1年04期
3 李明明;馬民;;用紅外成像探測煤礦井下隱蔽火源的展望[J];煤;2008年12期
4 張義廣,丁明躍,蔡超,周成平;高溫高速流場條件下藍寶石材料對紅外成像影響分析(英文)[J];人工晶體學報;2005年02期
5 王冬;馬智宏;趙柳;潘立剛;李曉婷;王紀華;;兩種相似塑料材料的顯微近、中紅外成像方法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年09期
6 李偉峰;付占威;;紅外成像測溫技術在500kV變電站設備巡視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5期
7 李棟;吳國忠;李永柱;楊宏;;基于紅外成像的埋地熱油管道定位方法[J];管道技術與設備;2008年03期
8 李珂;馮飛;熊斌;王躍林;;帶溫度補償結構的高靈敏度光讀出紅外成像陣列器件設計[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9年01期
9 曾光登;王瑩;鄭海平;崔萬繼;;C/C復合材料內(nèi)部缺陷反射式紅外成像檢測[J];無損檢測;2013年03期
10 宋華軍;戴永壽;楊濤;李立剛;孫偉峰;;天然氣管道積液紅外成像檢測方法[J];天然氣工業(yè);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清川;;微梁傳感紅外成像及合金剪切帶研究中的實驗力學[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張青川;陳大鵬;伍小平;;光學讀出微梁陣列非制冷紅外成像[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修大朋;衣同勝;賈峰;;高速紅外成像跟蹤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魏建強;;紅外成像器通用測試技術及標準設備概述[A];第三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第三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A];第三屆紅外成像系統(tǒng)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李佳徽;蔣亞東;羅鳳武;章睿;;一種便攜式非制冷紅外成像設備電路系統(tǒng)設計[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劉海洋;陳勇;章蘭英;;空間目標的紅外成像仿真研究[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范晉祥;楊建宇;;軍用紅外成像探測跟蹤技術發(fā)展趨勢與新技術研究進展[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9 張志剛;程騰;高杰;毛亮;張青川;;利用消雜散光的偏振光技術提高光學讀出紅外成像的檢測靈敏度[A];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武征;張永輝;楊建軍;;紅外成像測量系統(tǒng)穩(wěn)定跟蹤設計[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A 光電系統(tǒng)總體技術專題)[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洞察秋毫 化險為夷[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2 冉涌 高磊;省電力公司全面推廣紅外成像測溫檢修[N];山西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延斌;“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N];科技日報;2014年
4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李洪娟;紅外成像檢測技術可助中醫(yī)診斷[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家琨;氣體泄漏被動式紅外成像檢測理論及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唐艷秋;非制冷型紅外成像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王章野;地面目標的紅外成像仿真及多光譜成像真實感融合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4 江照意;典型目標場景的紅外成像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卓志敏;紅外成像目標檢測與跟蹤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6 寇小明;紅外成像觀測系統(tǒng)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羅來邦;末敏彈簡易紅外成像起爆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8 屈惠明;紅外成像電子學理論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9 吳健雄;無基底焦平面陣列的紅外成像優(yōu)化及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10 劉志剛;紅外成像點目標的檢測與識別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洪鑫;海天背景下大型艦船紅外成像仿真[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唐永嬌;衰減全反射/紅外成像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用于聚合物復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邁濤;中波制冷紅外成像組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年
4 胡國琦;基于C6657 DSP的非制冷長波紅外成像及處理系統(tǒng)硬件設計[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馬麗娜;紅外成像目標檢測與定位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蘇冠華;紅外成像目標識別跟蹤算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7 陳菲;地面場景的紅外成像仿真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何浩東;高速紅外成像跟蹤處理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9 彭弘銘;紅外成像與采集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陸培科;地面目標的紅外成像跟蹤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34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3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