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元羧酸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型多元羧酸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
【摘要】:近年來,設計和合成功能型配合物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主要是由于它們具有新穎的拓撲結構,除此之外,它們在光、電、磁、吸附和催化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尤其是設計構成多元羧酸配合物,由于多元羧酸不僅提供多個配位點,還表現出復雜多樣的配位方式,所以它與金屬所構成的配合物由于具有靈活多變的構型和多種功能而備受關注。本篇論文把設計合成優(yōu)良熒光性能的多元羧酸配合物作為研究目的,選用d10過渡金屬離子(Ag+、Cd2+和Zn2+)、稀土離子(Pr3+、Tb3+)與三種不同類型新型多元羧酸反應,采用水熱法設計構筑三個系列共14個金屬有機配合物,并應用X-射線單晶衍射、紅外光譜、熒光等現代分析技術探究它們的結構和性質。全文共有四章,具體內容如下:第一章前言,介紹了配位化學、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多元羧酸配合物的研究進程等。第二章選用二羧基苯氧基間苯二甲酸與Zn2+和Cd2+離子成功構筑了6個結構新穎的配合物1-6:[Cd(H2dppa)(bpy)]n(1),[Cd2(dppa)(dye)]n·n H2O(2),[Zn2(dppa)(phen)2·H2O]n(3),[Cd4(dppa)2(H2O)9]n·n H2O(4),[Zn2(dppa)(bpy)2(H2O)]n·n H2O(5),[Cd2(dppa)(dpe)2(H2O)]n?n H2O(6)。在配合物1、3中每個羧酸配體以五齒螯合橋聯方式與三個金屬離子配位;配合物2是一個由四核鎘簇通過配體橋聯形成二維網狀結構,(dppa)4-配體以十齒螯合橋聯方式配位;配合物4是二維網狀結構,(dppa)4-配體以八齒螯合橋聯方式配位;在配合物5中,(dppa)4-離子以七齒螯合橋聯方式配位;配合物6是一個由雙核鎘簇通過配體和輔配橋聯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dppa)4-配體采取了九齒螯合橋聯配位模式。除此之外,我們利用紅外光譜、熒光光譜等技術對它們性質進行研究。第三章選用5-(3',4′-二(四唑-5′-基)苯氧基)間苯二甲酸與Pr3+、Tb3+金屬離子反應成功構筑4個結構新穎的配合物7-10:[Pr(btpa)(H2O)(OH)]n?n bpy(7),[Tb(btpa)(H2O)(OH)]n?nbpy(8),[Pr(btpa)(phen)2(OH)]n?n H2O(9),[Tb(btpa)(phen)2(OH)]n?n H2O(10)。配合物7-10的(btpa)2-表現出復雜多變的配位方式:在配合物7、8中(btpa)2-離子以六齒螯合橋聯的方式配位,配合物9、10中(btpa)2-配體以螯合雙齒/螯合雙齒與兩個金屬離子配位形成了一維鏈狀結構。此外,我們還研究了配合物7-10的結構、紅外和熒光光譜。第四章選用苯甲酮-2,4'-二甲酸與Zn2+、Cd2+和Ag+金屬離子反應成功構筑4個結構新穎的配合物11-14:[Cd(bdam)(phen)2]n(11),[Cd(bdam)(bpy)]n·n H2O(12),[Zn(bdam)(bpy)]n·n H2O(13),[Ag4(bdam)2(dpe)]n(14)。配合物11的(bdam)2-配體以單齒橋聯-雙齒螯合的方式將兩個相鄰Cd II橋聯構成一維方波狀鏈;配合物12為包含28原子環(huán)的一維環(huán)狀鏈結構;配合物13為Zn II離子與配體離子橋聯構成的一維右手螺旋鏈;在配合物14是基于八核銀單元構筑的二維網狀結構。其中(bdam)2-離子以七齒橋聯的方式配位。我們還研究了其晶體結構、紅外光譜、熱重和熒光光譜。
【關鍵詞】:配合物 多元羧酸 水熱合成 熒光性質
【學位授予單位】:延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1.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8
- 1.1 配位化學10
- 1.2 配位聚合物與合成方法10-11
- 1.3 分析技術在配合物中的應用11-12
- 1.4 多元羧酸配合物的研究進展12-16
- 1.5 選題依據及目的16
- 1.6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6-18
- 第二章 二羧基苯氧基間苯二甲酸配合物的設計合成、表征及性質探究18-45
- 2.1 實驗部分19-23
- 2.1.1 主要試劑與儀器19
- 2.1.2 配合物 1-6 的合成19-21
- 2.1.3 配合物 1-6 晶體結構測定21-23
- 2.2 結果與討論23-45
- 2.2.1 配合物 1-6 的晶體結構23-40
- 2.2.2 配合物 1-6 的熒光性質40-42
- 2.2.3 配合物 1-6 的紅外光譜分析42-44
- 2.2.4 小結44-45
- 第三章 5-(3 ',4 ′-二(四唑-5′-基)苯氧基)間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45-63
- 3.1 實驗部分45-47
- 3.1.1 試劑與儀器45
- 3.1.2 配合物 7-10 的合成45-46
- 3.1.3 配合物 7-10 的晶體結構測定46-47
- 3.2 結果與討論47-63
- 3.2.1 配合物 7-10 的晶體結構47-58
- 3.2.2 配合物 7-10 的紅外光譜58-59
- 3.2.3 配合物 7-10 的熒光性質59-60
- 3.2.4 配合物 7-8 的熱穩(wěn)定性和X-射線粉末衍射60-61
- 3.2.5 小結61-63
- 第四章 苯甲酮-2,4'-二甲酸配合物的設計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63-82
- 4.1 實驗部分63-65
- 4.1.1 試劑與儀器63
- 4.1.2 配合物 11-14 的合成63-64
- 4.1.3 配合物 11-14 的晶體結構測定64-65
- 4.2 結果與討論65-82
- 4.2.1 配合物 11-14 的晶體結構65-76
- 4.2.2 配合物 11-13 的熒光性質76-77
- 4.2.3 配合物 11-14 的紅外光譜77-78
- 4.2.4 配合物 11-14 的熱穩(wěn)定性和X-射線粉末衍射78-80
- 4.2.5 小結80-82
- 參考文獻82-90
- 結論90-92
- 致謝92-93
- 主要取得的科研成果9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海燕;孫紅梅;喬秀麗;遲云超;王廣慧;;一維鏈狀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熒光性質[J];分子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2 婁新華;王志強;張皓;張志杰;;鈷配合物[Co(C_4H_3N_2CoO_2)_2(H_2O)_4]的制備、晶體結構與性質表征[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付鋒;陳三平;任宜霞;高勝利;;鑭系間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晶體結構及銪配合物的熒光特性[J];化學學報;2008年14期
4 劉波;王碩;魯嘵明;宋福根;薩如拉;;含疊氮橋聯配位聚合物分子磁體研究綜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5 張穗娟,李瓊芳,李如芳;關于超分子化學[J];廣東化工;2004年06期
6 孟建新,鄧朝霞,陳大志,馮德雄;稀土-鉻藍黑R配合物體系的近紅外發(fā)光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年05期
7 鄧洪,李紅,徐宏,計亮年;配體的空間構型及疏水性對釕(Ⅱ)多吡啶配合物與DNA作用的影響[J];化學學報;2002年12期
8 石鑫,方千榮,辛明紅,吳剛,田歌,朱廣山,李亞豐,王立鋒,王春雷,商鐵存,裘式綸;新型無機-有機雜化微孔晶體Cd_3(BDC)_(0.5)(BTC)_2(DMF)(H_2O)·3DMF·H_3O·H_2O的合成與結構[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2年11期
9 尹顯洪,譚民裕;4-羥基吡啶-2,6-二甲酸鋱配合物的制備及其晶體結構[J];中國稀土學報;2002年03期
10 薛冬峰,周誓紅,張思遠;無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進展[J];化學研究;199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陳碩;雙吡啶希夫堿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發(fā)光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檀鑫;由氮、氧配體構筑的含鑭系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3 柴小川;氮基柔性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能研究[D];福州大學;2010年
4 王宇婷;柔性含芳環(huán)羧酸構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5 周秋香;含氮、氧配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應用[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艷秋;新型稀土二元羧酸配合物及稀土苯甲酸衍生物配合物[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81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08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