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萃取劑浸漬樹脂分離硫酸體系中鎳鈷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雙萃取劑浸漬樹脂分離硫酸體系中鎳鈷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溶劑浸漬樹脂 P507-Cyanex272 鎳鈷分離 鈷凈化
【摘要】:鈷、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鄰元素,一直以來二者的分離都是一個難題。目前的分離方法主要有:化學(xué)沉淀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以及溶劑萃取法。本文采用雙萃取劑浸漬樹脂法,將溶劑萃取法的高選擇性和離子交換法的多級性結(jié)合起來,開展硫酸鹽體系鎳鈷分離及鈷深度凈化提純研究。在前期研究和驗證試驗的基礎(chǔ)上,選取對鎳鈷分離具有較好協(xié)萃效應(yīng)的P507-Cyanex272體系作為浸漬樹脂的萃取劑。選取四種大孔樹脂,考察其萃取劑吸附能力,選擇HZ818作為制備樹脂的支持體,并選用乙醇作為萃取劑的稀釋劑。研究表明:在[Co2+]=0.21 g·L-1,T=30℃,平衡p H=4.8的條件下,自制浸漬樹脂對Co2+的飽和吸附量為34.28 mg·g-1。靜態(tài)萃取實驗中,隨著溫度的升高,鈷萃取率增大,鎳萃取率下降,鈷鎳分離系數(shù)增大,綜合考慮選取萃取溫度為30℃;隨著反應(yīng)平衡pH的增大,鈷鎳萃取率均升高,平衡pH達4.8后,鈷萃取率變化緩慢,而鎳萃取率在平衡pH大于5.5后,迅速增大,且pH過高會產(chǎn)生鈷沉淀,不利于上柱實驗的進行,所以選取萃取平衡pH值為4.8。雙萃取劑浸漬樹脂法分離高鎳低鈷溶液的研究表明:進行負載料液前,要對分離柱用Hac-NaAc緩沖溶液進行預(yù)處理才能取得較好的負載效果。緩沖溶液過柱的最佳條件為:將濃度為0.5 mol·L-1的Hac-NaAc溶液,以3 m L·min-1的流速過柱100 m L。動態(tài)實驗研究結(jié)果為:在T=30℃條件下,將p H=4.8的鎳鈷溶液以5 m L·min-1的速度負載400 m L,最后在T=28℃條件下先用p H=4.0的HAc-Na Ac淋洗鎳,淋洗體積為200 m L后改用p H=1的H2SO4快速淋洗鈷,淋洗體積為50 m L,結(jié)果得到純度為99.27%的硫酸鈷溶液。對不同高徑比分離柱的分離效果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針對實驗高鎳低鈷溶液,以及為了得到較高純度的鈷溶液,分離柱裝柱高度的增加,會增大淋洗液體積,大大降低淋洗效率,最終選取裝柱高徑比為3.7。模擬實際生物浸出液深度除雜后溶液中鎂、鎳、鈷的濃度配制溶液進行分離效果的考察,結(jié)果表明鎂離子的加入對分離效果沒有影響。對Co2+的富集能力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浸漬樹脂對低濃度的Co2+有比較好的富集效果。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一定范圍內(nèi),對于Ni2+/Co2+比值越大的溶液分離效果越好。
【關(guān)鍵詞】:溶劑浸漬樹脂 P507-Cyanex272 鎳鈷分離 鈷凈化
【學(xué)位授予單位】: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58.2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文獻綜述11-22
- 1.1 鎳鈷資源概述11
- 1.2 鎳鈷分離研究概況11-18
- 1.2.1 化學(xué)沉淀法11
- 1.2.2 離子交換法11-12
- 1.2.3 膜分離法12-13
- 1.2.4 溶劑萃取法13-18
- 1.3 萃淋樹脂在鎳鈷分離中的應(yīng)用18-19
- 1.4 鎳鈷分離方法的比較19-20
- 1.5 研究意義和研究內(nèi)容20-22
- 1.5.1 研究意義20
- 1.5.2 研究內(nèi)容20-22
- 2 實驗材料與研究方法22-26
- 2.1 實驗材料22-23
- 2.1.1 原料22
- 2.1.2 分離柱22
- 2.1.3 實驗試劑及儀器22-23
- 2.2 實驗方法23-26
- 2.2.1 樹脂的制備方法23-24
- 2.2.2 靜態(tài)實驗研究方法24
- 2.2.3 動態(tài)實驗研究方法24-25
- 2.2.4 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測定25-26
- 3 樹脂的制備26-32
- 3.1 協(xié)萃體系的選擇26
- 3.2 稀釋劑及支持體的選擇26-28
- 3.2.1 支持體對有機溶劑吸附能力的影響26-27
- 3.2.2 不同浸漬樹脂對Co~(2+)吸附量的比較27-28
- 3.3 浸漬樹脂的凈化28-29
- 3.4 樹脂制備中萃取劑加入量的確定29-30
- 3.5 本章小結(jié)30-32
- 4 靜態(tài)法樹脂分離條件實驗32-40
- 4.1 溫度對萃取的影響32-35
- 4.2 初始pH值對鈷鎳分離的影響35-36
- 4.3 平衡pH值對鎳鈷分離的影響36-37
- 4.4 溫度對反萃的影響37-38
- 4.5 樹脂靜態(tài)飽和負載量的測定38-39
- 4.6 本章小結(jié)39-40
- 5 動態(tài)法樹脂分離條件實驗40-52
- 5.1 緩沖溶液的選擇40-42
- 5.1.1 緩沖體系的選擇40
- 5.1.2 緩沖液濃度對負載量的影響40-41
- 5.1.3 緩沖液過柱速度對負載量的影響41-42
- 5.1.4 緩沖液過柱量對負載量的影響42
- 5.2 負載流速的確定42-43
- 5.3 上柱料液體積的確定43-44
- 5.4 淋洗液酸度及組成的確定44-47
- 5.5 淋洗流速的確定47-49
- 5.6 樹脂裝柱高度對分離的影響49-50
- 5.7 本章小結(jié)50-52
- 6 分離柱對不同溶液中離子的分離效果52-56
- 6.1 浸漬樹脂對含鎂鎳鈷溶液的分離效果研究52-53
- 6.2 浸漬樹脂對Co~(2+)富集能力的研究53-54
- 6.3 Co~(2+)/Ni~(2+)比對吸附效果的影響54-55
- 6.4 本章小結(jié)55-56
- 結(jié)論56-58
- 參考文獻58-63
-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取得的學(xué)術(shù)成果63-64
- 致謝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亮;楊卉們;馮安生;曹飛;;全球鎳礦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供需分析[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16年01期
2 李亮;;鈷鎳的溶劑萃取分離工藝研究綜述[J];湖南有色金屬;2015年06期
3 李冰潔;廖亞龍;胡亮;周娟;黃斐榮;;溶液中鈷與鎳的深度分離研究進展[J];化學(xué)工程;2015年08期
4 王俊蓮;孫春寶;徐盛明;;基于稀土分離的萃淋樹脂制備與應(yīng)用研究[J];中國稀土學(xué)報;2015年02期
5 張學(xué)敏;王三反;;膜電解法回收電解廢渣中金屬鎳的實驗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2015年01期
6 徐昱;王建平;吳景榮;;我國鈷礦資源現(xiàn)狀及進出口分析[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4年05期
7 韓春雨;李雅靜;吳俊鵬;;離子交換樹脂最新發(fā)展趨勢及應(yīng)用[J];山東化工;2014年07期
8 張福良;崔笛;胡永達;彭杰;雷曉力;馬騁;杜軼倫;;鈷礦資源形勢分析及管理對策建議[J];中國礦業(yè);2014年07期
9 邱胤軒;楊麗梅;黃松濤;李巖;張歌;胡yN罕娜;;協(xié)同萃取法分離和回收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J];稀有金屬;2015年08期
10 常華;苗強;周祥友;陳琳;李玲;;t-BAMBP萃淋樹脂的合成及其對銫的吸附性能研究[J];濕法冶金;201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佳東;中國鎳資源安全評價[D];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北京);2013年
2 姜承志;乳狀液膜技術(shù)提取紅土礦浸出液中鎳的研究[D];東北大學(xué);2013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時美玲;紅土礦常壓鹽酸浸出液中鎳鈷萃取分離研究[D];燕山大學(xué);2014年
2 辛云濤;含鈷溶液臭氧氧化沉淀及其在冶金中的應(yīng)用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4年
3 宋龍;混合乳化液膜技術(shù)處理焦化廢水中氨氮的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xué);2013年
4 劉紀紅;微生物浸出液中鎳鈷的協(xié)萃分離及動力學(xué)機理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3年
5 楊威;從某廢棄氧化銅渣中回收銅的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2年
6 向延鴻;高位阻β-二酮從氨性體系中萃取銅的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1036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03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