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層次分析的撫河撫州段河流健康綜合評價
本文關鍵詞:基于層次分析的撫河撫州段河流健康綜合評價
更多相關文章: 河流健康評價 層次分析法 權重 指標體系 撫河
【摘要】:河流健康評價對河流環(huán)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基于河流健康評價理念和撫河具體情況,構建了由自然形態(tài)狀況、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和社會服務狀況3個準則層和21個指標集組成的撫河河流健康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了河流健康體系中指標的權重,運用綜合評價法計算得出撫河河流健康綜合指數。評價結果表明:撫河撫州段河流健康狀況為健康,指出了撫河河流健康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河流健康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 河流健康評價 層次分析法 權重 指標體系 撫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15JJD790040)
【分類號】:X824
【正文快照】: 河流健康的概念是20世紀80年代,歐洲和美國人充分意識到河流不僅具有資源功能而且具有生態(tài)功能并對河流開始進行保護后[1],基于生態(tài)系統健康概念提出的一個新興的概念。上世紀90年代左右,河流健康多側重自然屬性的健康。Schofied等[2]認為河流健康是現狀河流在生態(tài)功能和生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阿娜,楊凱,車越,袁雯;河流健康狀況的表征及其評價[J];水科學進展;2005年04期
2 楊文慧,嚴忠民,吳建華;河流健康評價的研究進展[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3 陳霽巍;郝釗;;奧地利維系河流健康生態(tài)的經驗[J];中國水利;2006年16期
4 邵堅;;河流健康與水安全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03期
5 王國勝;徐文彬;林親鐵;賓麗英;鄒燕;;河流健康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6年04期
6 楊文慧;楊宇;;河流健康概念及診斷指標體系的構建[J];水資源保護;2006年06期
7 高永勝;王浩;王芳;;河流健康生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水科學進展;2007年02期
8 吳阿娜;車越;徐啟新;楊凱;;上海地區(qū)河流健康評價方法探討[J];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4期
9 孫雪嵐;胡春宏;;河流健康的內涵及表征[J];水電能源科學;2007年06期
10 夏自強;郭文獻;;河流健康研究進展與前瞻[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章平;韓昌海;;河流健康評價的發(fā)展及在中國的實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薛選世;;試論維持河流健康的九大關系[A];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吳龍華;楊建貴;;基于系統對象的河流健康及其評價體系[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鄭江麗;邵東國;王龍;吳玉婷;;健康長江指標體系與綜合評價研究[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5 符傳君;涂向陽;;海河流域典型河流健康狀況評價與管理方法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第三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陸海明;豐華麗;孫金華;鄒鷹;;河流健康評價與監(jiān)測指標體系構建的初步設想[A];水生態(tài)監(jiān)測與分析論文集[C];2008年
7 林虹;;閩江流域健康生命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框架[A];福建省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水利分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紅云;陳斌;徐少軍;談廣鳴;李義天;袁達一;江焱生;;關于維護河流健康生命促進人水和諧發(fā)展的建議[A];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專家建議報告書[C];2005年
9 薛選世;;水土保持與河流健康探討[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10 萬咸濤;張新寧;;長江流域天然水質特征與河流健康[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寇懷忠;介紹與思考:美國民眾的河流健康生命意識[N];黃河報;2005年
2 侯全亮 (作者為黃委社會科學研究員、巡視員);河流健康生命初探[N];黃河報;2007年
3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教授、博導 許士國;重視河流動能 確保河流健康[N];中國水利報;2007年
4 ;豎立河流健康標尺[N];中國水利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高立洪;為世界河流健康鼓與呼[N];中國水利報;2005年
6 本刊記者 高立洪 劉艷飛 整理;中外專家縱論河流健康生命[N];中國水利報;2005年
7 ;初識國外健康河流[N];人民長江報;2005年
8 郭永金 張小林 趙武強 左正銀 盧吉平;維護河流健康生命的基本訴求[N];人民長江報;2005年
9 唐克旺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河流健康評價應尊重自然規(guī)律[N];中國水利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鄧曉洪;診斷河流健康 這回用“百姓版標準”[N];成都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高永勝;河流健康生命評價與修復技術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6年
2 吳阿娜;河流健康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梅;不完備信息下的河流健康風險預估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4 楊文慧;河流健康的理論構架與診斷體系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志剛;北京北部山區(qū)河流健康評價及其診斷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2 王鵬;河流健康評價及修復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翟媛;河流健康指數公式及其對黃河下游健康診斷[D];清華大學;2007年
4 楊麗萍;河流健康評價關鍵指標的確定與驗證[D];云南大學;2012年
5 張朝;重慶市河流健康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6 吳阿娜;河流健康狀況評價及其在河流管理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賈蕊;贛江南昌段河流健康評價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8 馬爽爽;基于河流健康的水系格局與連通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9 肖敦宇;山地城市河流健康的景觀適宜度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10 金小娟;河流健康的分尺度評價研究[D];長江科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651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5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