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流域多環(huán)芳烴和有機氯農藥生物富集初步研究
本文關鍵詞:巢湖流域多環(huán)芳烴和有機氯農藥生物富集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巢湖 多環(huán)芳烴 有機氯農藥 健康風險評估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都市化進程的加劇,水生環(huán)境不斷惡化,嚴重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同時污染物在水生生物體中的累積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最終威脅到人體健康。多環(huán)芳烴(PAHs)和有機氯農藥(OCPs)屬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環(huán)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生物毒性和長距離傳輸性等特點,由于這類污染物均具有較強的親脂性,容易在生物體中富集,并通過食物鏈放大,而魚類處在較高的營養(yǎng)級,因而體內含有較高濃度的污染物。因此研究水生食物鏈中PAHs和OCPs及其人體攝食暴露導致的健康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國東部重要的漁業(yè)基地,但對于巢湖魚體中PAHs和OCPs的暴露水平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分別在巢湖東半湖與西半湖兩片區(qū)域,采集了8種魚類,共64個樣品,利用固相萃取和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分析了樣品中PAHs及OCPs的濃度和分布特征,運用比例法分析了它們的來源,并利用暴露評估和風險特征分析的方法,評估了食用這些魚類所帶來的健康風險。結果表明,所有魚樣中均檢測到了PAHs和OCPs,總的平均濃度范圍分別為339.4~7084.7 ng/g干重和32.3~290.9 ng/g干重。PAHs的最高濃度和最低濃度分別在毛魚和白鰱中發(fā)現。OCPs的最高濃度和最低濃度分別在白魚和白鰱中發(fā)現。巢湖東西半湖魚體中,PAHs的濃度沒有明顯差異,而OCPs的濃度普遍呈現出西半湖魚體高,東半湖魚體低的趨勢。PAHs和OCPs同系物的分布特征如下,在PAHs的同系物中,茚并[1,2,3-cd]芘是主要的同系物,占PAHs總量的53.7%。在OCPs中,DDTs和HCHs分別占分別占OCPs總量的40.3%和13.1%,p,p-DDE為DDTs主要的污染物,占總DDTs的80.7%,a-HCH是HCHs最主要的同系物,占總HCHs的68.8%。比例法結果顯示,巢湖魚體中PAHs的來源主要是由于木柴、煤炭等的燃燒,而巢湖魚體中OCPs的來源則主要是由于環(huán)境中的歷史殘留。健康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通過食用巢湖魚類時,PAHs、 DDTs和HCHs的日均攝入量范圍分別為13.5 ng/Kg-d~749.3 ng/Kgd、1.28 ng/Kg-d~5.99 ng/Kg·d和0.31 ng/Kg·d~3.67 ng/Kg·d。DDTs和OCPs致癌風險系數的范圍分別為4.4×10-7~2.0×10-6和4.0×10-7~4.8×10-6,食用鳙魚致癌風險最高。所有魚種的DDTs和HCHs的危害商數均小于1,說明食用這8種魚樣而攝入的DDTs和HCHs誘發(fā)非癌癥疾病的風險很小。
【關鍵詞】:巢湖 多環(huán)芳烴 有機氯農藥 健康風險評估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52;X592
【目錄】:
- 致謝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緒論15-24
- 1.1 多環(huán)芳烴(PAHs)16-17
- 1.2 有機氯農藥(OCPs)17-18
- 1.3 研究背景18-21
- 1.3.1 國外研究現狀18-19
- 1.3.2 中國研究現狀19-20
- 1.3.3 巢湖研究現狀20-21
- 1.4 健康風險評估21-22
- 1.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22-24
- 1.5.1 研究目的22
- 1.5.2 研究內容22
- 1.5.3 研究意義22-24
- 第二章 實驗部分24-33
- 2.1 樣品采集與處理24-27
- 2.2 實驗流程27-32
- 2.2.1 實驗材料27-29
- 2.2.2 樣品前處理29-30
- 2.2.3 儀器分析30-32
- 2.3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32-33
- 2.3.1 實驗室空白32
- 2.3.2 空白加標空白和平行樣32
- 2.3.3 回收率指示物32-33
- 第三章 巢湖魚體中PAHs和OCPs的暴露水平與特征33-51
- 3.1 魚類特征33-34
- 3.2 魚體中PAHs的暴露水平與分布特征34-41
- 3.2.1 魚體中PAHs的暴露水平34-37
- 3.2.2 魚體中PAHs的組成特征37-39
- 3.2.3 魚體中PAHs的濃度與脂肪含量之間的關系39
- 3.2.4 PAHs的污染來源39-41
- 3.3 魚體中OCPs的暴露水平與分布特征41-51
- 3.3.1 魚體中OCPs的暴露水平41-45
- 3.3.2 魚體中OCPs的組成特征45-48
- 3.3.3 魚體中OCPs的濃度與脂肪含量之間的關系48-49
- 3.3.4 DDTs和HCHs的來源49-51
- 第四章 健康風險評估51-60
- 4.1 風險評估方法51-52
- 4.2 PAHs的健康風險評估52-55
- 4.2.1 PAHs的日均攝入量53
- 4.2.2 PAHs的致癌風險53-54
- 4.2.3 PAHs具有致癌風險的最大允許攝入量54
- 4.2.4 每月最大允許食魚餐數54-55
- 4.3 OCPs的健康風險評估55-59
- 4.3.1 DDTs和HCHs的日均攝入量55-56
- 4.3.2 OCPs的致癌風險56-57
- 4.3.3 OCPs的危害商數57
- 4.3.4 OCPs具有致癌風險和非致癌風險的最大允許攝入量57-58
- 4.3.5 每月最大允許食魚餐數58-59
- 4.4 不確定性分析59-60
- 第五章 結論60-62
- 5.1 巢湖魚體中PAHs和OCPs的暴露水平和分布特征60
- 5.2 健康風險評估結果60
- 5.3 不足與展望60-62
- 參考文獻62-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江年;一本反對使用有機氯的書出版[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1年02期
2 曹云;王琳;董錚;曹旭靜;梅雯;;全自動濃縮儀濃縮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研究[J];化工之友;2007年15期
3 姚慧麗;王英輝;祁士華;游遠航;;土壤-水環(huán)境系統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特征[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8年06期
4 賀珊珊;曹菱;王焰新;董創(chuàng)舉;林聰輝;;江漢平原中部表層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分布及來源[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3年02期
5 李澄平;施用有機氯農藥20年的土壤中的殘留量及提取法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衛(wèi)生學分冊);1975年02期
6 沈治平 ,王緒卿 ,林媛真;微量血中有機氯農藥含量的測定方法[J];衛(wèi)生研究;1980年03期
7 李俊和;;鐵路貨洗污水中有機氯農藥含量的測定方法[J];鐵道勞動衛(wèi)生通訊;1980年01期
8 ;鍵合擔體用于水中有機氯農藥的測定[J];環(huán)境科學;1981年04期
9 鄧明,張國安,謝f ;湖、塘水及魚體有機氯農藥殘留水平[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1987年02期
10 陳紹娟;;大氣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冉聃;童延斌;劉子龍;李微微;魯建江;;新疆石河子地區(qū)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種類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0暨第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英輝;祁士華;游遠航;;經濟作物基地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研究[A];全國環(huán)境生態(tài)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徐殿斗;馬玲玲;陳揚;鄭海亮;許國飛;;北京某城區(qū)雨水中有機氯農藥的特征及源解析[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袁合金;張安平;;土壤中手性有機氯農藥對映體分數的分析與測定[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周溶冰;謝正苗;朱利中;;錢塘江沿岸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殘留水平探索[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蘇曉燕;;無錫某地區(qū)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污染狀況調查[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劉慶陽;何濱;胡敬田;邱長春;江桂斌;;安徽沿淮河流域居民血液中有機氯農藥含量水平調查[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8 金玉善;何苗;趙香愛;王鑫舜;李東浩;;人參及種植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0暨第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南淑清;周培疆;王玲玲;王蕭磊;;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現狀及殘留分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6年
10 穆倩;祁士華;劉華峰;;重慶沿江經濟帶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分布特征[A];全國環(huán)境生態(tài)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論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段佳;楊樹葉成空氣污染風向標[N];大眾科技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靜靜;吉林省主要城市城郊土壤—蔬菜系統中有機氯農藥殘留及風險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6年
2 笪春年;黃河入?诃h(huán)境介質中有機氯農藥環(huán)境地球化學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3 郭志勇;自然水體中多種固相物質對有機氯農藥的吸附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張原;有機氯農藥中氯同位素分析技術研究及其環(huán)境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5 M D M D W Mangala M Kumari Yatawara;福建省和海南省海灣有機氯農藥和重金屬生物與環(huán)境交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6 周靜;上海地區(qū)合成麝香和有機氯農藥的母嬰暴露及人體傳遞特征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7 徐鵬;不同類型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形態(tài)分布規(guī)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8 屈偉月;廣東省特殊人群血液和母乳中多溴聯苯醚、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年
9 葛冬梅;微山湖Qg源有機氯農藥分布、釋放及生態(tài)風險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孫玉川;有機氯農藥和多環(huán)芳烴在表層巖溶系統中的遷移、轉化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敏;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調水前有機氯農藥的分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袁自遵;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IL-101吸附分離性能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3 姜珊;巢湖主要湖口水體、沉積物和銅銹環(huán)棱螺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特征與風險評價[D];安徽大學;2016年
4 韋緒好;焦崗湖流域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和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生態(tài)風險評價[D];安徽大學;2016年
5 徐彪;巢湖魚體內有機氯農藥富集及其分布特征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6 暴志蕾;長三角地區(qū)飲用水源地有機污染物特征分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7 王偉濤;越南大氣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污染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8 丁佳棟;巢湖流域多環(huán)芳烴和有機氯農藥生物富集初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張利;有機氯農藥在稻田中殘留及毒死蜱的降解菌篩選[D];湖南大學;2008年
10 袁合金;浙江省農田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及其對映體分數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34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3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