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釕系氧化物涂層電極的制備、表征及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8-06 01:23

  本文關鍵詞:釕系氧化物涂層電極的制備、表征及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電催化氧化 釕系氧化物電極 莧菜紅 表征 動力學


【摘要】:難生化有機廢水是一類抗氧化能力強、毒性大、具有“三致”作用的廢水。其主要包括石化廢水、制藥廢水、垃圾滲濾液、印染廢水等。傳統(tǒng)生化、物化等方法很難對該類廢水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電催化氧化水處理技術因具有設備簡單、對環(huán)境和化學藥品依賴程度低、占地面積小、污泥產(chǎn)量小和操作彈性好等優(yōu)點而備受關注。陽極材料是該技術的核心,它對電化學反應速率、反應活性及能耗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甚至能夠直接決定電化學反應的成敗。釕系電極是電極工業(yè)中一類重要的電極,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將其應用于氯堿工業(yè)中,而將釕系電極應用于水處理方面卻鮮有報道。本文制備了SnO_2-Sb_2O_3-RuO_2/Ti和SnO_2-RuO_2-Bi_2O_3-La_2O_3/Ti電極,對其進行了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鏡(SEM)、循環(huán)伏安(CV)和強化電極壽命等表征,選取難生化降解的偶氮染料莧菜紅為目標污染物,進行電催化氧化處理?疾炝穗娏髅芏取⒊跏紳舛、初始pH值、電解質的種類及濃度等實驗條件對莧菜紅溶液降解效率的影響,并提出了電催化氧化降解莧菜紅的動力學方程。具體研究結論如下:首先,采用熱分解法制備了SnO_2-Sb_2O_3-RuO_2/Ti電極,考察了SnO_2-Sb_2O_3-RuO_2/Ti電極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最佳制備條件為:煅燒溫度500℃,涂覆層數(shù)6層,n(Sn):n(Sb):n(Ru)=10:1:1。表征結果表明,SnO_2-Sb_2O_3-RuO_2/Ti電極主要由RuO_2、Sb_2O_3晶體及固溶體組成;電極表面分布著深度較淺、范圍較窄的裂縫,但并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高密度的碎片結構;電極具有較高的氯氧選擇性;強化電極壽命可達27 h?疾炝穗娏髅芏、溶液初始pH值、溶液初始濃度等實驗條件對電極電催化氧化莧菜紅降解效率的影響。發(fā)現(xiàn)莧菜紅脫色率隨電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隨溶液初始pH值的增加而下降;莧菜紅初始濃度對莧菜紅降解的影響不明顯,但脫色量卻隨著初始濃度的升高而不斷升高。在電流密度為20 m A/cm~2,溶液初始pH值為3.02的條件下,當Na_2SO_4濃度為1.02 g/L時,處理120 min,莧菜紅脫色率可達90.51%;當Na Cl濃度為0.12 g/L時,處理莧菜紅24 min的脫色率可達78.92%。其次,采用熱分解法制備了SnO_2-RuO_2-Bi_2O_3-La_2O_3/Ti電極,進行了XRD、SEM、CV和強化電極壽命等表征。結果表明,電極表面主要是由RuO_2、SnO_2、SnRuOx和LaBiOz等晶體及固溶體組成;電極表面整體較為均勻平整,但局部卻存在較大凸起、缺陷;該電極比SnO_2-Sb_2O_3-RuO_2/Ti電極具有更高的氯氧選擇性;但穩(wěn)定性較差,強化電極壽命僅7 h。考察了電流密度、溶液初始pH值、莧菜紅初始濃度等對電極電催化氧化莧菜紅降解效率的影響。發(fā)現(xiàn)莧菜紅脫色率隨電流密度升高而升高;隨著NaCl濃度的增大而升高,最佳初始pH值為5.09;Na_2SO_4的最佳濃度為2.03g/L。在電流密度為20mA/cm~2,溶液初始pH值為5.09的條件下,當Na_2SO_4濃度為2.03 g/L時,處理120min,莧菜紅脫色率可達96.69%;當NaCl濃度為0.12 g/L時,處理莧菜紅18 min的脫色率可達100%。由UV-Vis、歸一化吸光度和COD去除率分析表明,莧菜紅分子經(jīng)過脫色、開環(huán)、斷鏈等反應被降解為有機小分子,而后再進一步被氧化為CO_2和H_2O。最后,通過莧菜紅降解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及分析,對其降解動力學進行了考察。結果表明,電催化氧化過程中,直接氧化遵循(假)一級動力學方程,間接氧化遵循二項式動力學方程。
【關鍵詞】:電催化氧化 釕系氧化物電極 莧菜紅 表征 動力學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70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1
  • 1.1 電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11-12
  • 1.2 電極研究進展12-15
  • 1.2.1 電極分類12-13
  • 1.2.2 電極的選擇13-14
  • 1.2.3 電極制備方法14-15
  • 1.2.4 制備條件對電極性能的影響15
  • 1.3 電催化氧化廢水處理技術15-19
  • 1.3.1 電催化氧化15-16
  • 1.3.2 電催化氧化反應機理16-18
  • 1.3.3 電催化氧化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8-19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創(chuàng)新點及技術路線19-21
  • 1.4.1 研究內容19
  • 1.4.2 創(chuàng)新點19-20
  • 1.4.3 技術路線20-21
  • 2 實驗儀器及實驗方法21-29
  • 2.1 實驗儀器、試劑及材料21-22
  • 2.2 釕系氧化物電極的制備22
  • 2.3 電極性能表征22-24
  • 2.3.1 XRD分析22-23
  • 2.3.2 SEM分析23
  • 2.3.3 循環(huán)伏安曲線23
  • 2.3.4 強化電極壽命測試23-24
  • 2.4 目標污染物及其工作曲線24-25
  • 2.4.1 目標污染物24
  • 2.4.2 A-C工作曲線24-25
  • 2.5 電催化氧化效率評價25-29
  • 2.5.1 電化學反應器25-26
  • 2.5.2 脫色率的計算26
  • 2.5.3 脫色量的計算26
  • 2.5.4 能量消耗26
  • 2.5.5 UV-Vis分析26-27
  • 2.5.6 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27-29
  • 3 SnO_2-Sb_2O_3-RuO_2/Ti電極制備、表征及廢水處理29-47
  • 3.1 引言29
  • 3.2 鈦基體表面的刻蝕效果29-30
  • 3.3 電極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30-34
  • 3.3.1 煅燒溫度30-31
  • 3.3.2 涂覆層數(shù)31-33
  • 3.3.3 元素比例33-34
  • 3.4 電極性能表征34-38
  • 3.4.1 XRD分析34-35
  • 3.4.2 SEM分析35
  • 3.4.3 循環(huán)伏安曲線35-37
  • 3.4.4 強化電極壽命37-38
  • 3.5 莧菜紅染料廢水處理38-45
  • 3.5.1 電流密度的影響38-39
  • 3.5.2 莧菜紅初始濃度的影響39-41
  • 3.5.3 溶液初始pH值的影響41-42
  • 3.5.4 支持電解質42-44
  • 3.5.5 UV-Vis分析44-45
  • 3.6 本章小結45-47
  • 4 SnO_2-RuO_2-Bi_2O_3-La_2O_3/Ti電極制備、表征及廢水處理47-61
  • 4.1 引言47
  • 4.2 電極制備條件優(yōu)化47-50
  • 4.2.1 煅燒溫度47-48
  • 4.2.2 涂覆層數(shù)48-49
  • 4.2.3 Bi、La元素含量及比例49-50
  • 4.3 XRD分析50-51
  • 4.4 SEM分析51
  • 4.5 循環(huán)伏安曲線51-53
  • 4.6 強化電極壽命53-54
  • 4.7 SnO_2-RuO_2-Bi_2O_3-La_2O_3/Ti電極處理染料廢水54-58
  • 4.7.1 電流密度的影響54-55
  • 4.7.2 初始pH值的影響55-56
  • 4.7.3 支持電解質的影響56-57
  • 4.7.4 UV-Vis分析57-58
  • 4.7.5 COD去除率58
  • 4.8 本章小結58-61
  • 5 動力學方程61-67
  • 5.1 引言61
  • 5.2 直接電催化氧化動力學方程61-63
  • 5.3 間接電催化氧化動力學方程63-65
  • 5.4 本章小結65-67
  • 6 結論與展望67-69
  • 6.1 研究結論67-68
  • 6.2 存在問題及展望68-69
  • 致謝69-71
  • 參考文獻71-75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建中;龐惠丹;巫素琴;溫亞波;曾秀文;;高聚物萃取雙波長法測定胭脂紅及莧菜紅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8年03期

2 田光;;莧菜紅(食品紅2號)在水介質中對光和熱的化學穩(wěn)定性[J];染料工業(yè);1987年01期

3 王麗增,張曉麗,朱晨;二次導數(shù)伏安法同時測定食品中莧菜紅、胭脂紅色素含量[J];山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1期

4 閆正;李盈辰;張玉;;改良聚酰胺吸附-高效毛細管電泳內標法測定飲料中的亮藍和莧菜紅[J];色譜;2010年12期

5 李紫薇;袁陽;賈風勤;;分光光度法同時測定飲料中的莧菜紅和檸檬黃[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6 閻明;莧菜紅和胭脂紅混合色素含量導數(shù)極譜法測定[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7 張國文;蔣婷;王安萍;;甲基紫與莧菜紅相互作用的雙波長共振光散射比率光譜研究及其分析應用[J];分析試驗室;2009年02期

8 馮驥;劉慧;赫春香;;雙波長分光光度法聯(lián)合測定亮藍和莧菜紅[J];安徽化工;2013年03期

9 張朝旭,丁智文;天然莧菜紅的提取及性質探討[J];湖北化工;1992年03期

10 胡云;嚴志剛;;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葡萄味碳酸飲料中莧菜紅和亮藍的不確定度評定[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宇;吳康兵;周宜開;;莧菜紅碳納米管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2010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大會報告論文[C];2010年

2 鄭立新;鄒志飛;吳赤蓬;;莧菜紅和日落黃對蠶豆根尖細胞微核率的影響[A];第四屆第二次中國毒理學會食品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與營養(yǎng)食品所毒理室聯(lián)合召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曾冬;郭力;周靜波;王穎;陳佳江;鄒一可;;蟲草染色化學物質的初步研究[A];2008年成渝藥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宋豈;莧菜紅使用時的注意事項[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9年

2 張圓;李子果丹皮[N];河南科技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胡芝悅;釕系氧化物涂層電極的制備、表征及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D];重慶理工大學;2016年

2 史愛敏;常用食品合成色素胭脂紅和莧菜紅的熒光光譜特性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3 李翱楠;食品中的三種控制成分檢測方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6278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278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30b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