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MBR組合工藝在處理垃圾滲濾液中的應(yīng)用
發(fā)布時間:2025-05-15 05:19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成分復(fù)雜,有毒物質(zhì)含量高,處理難度大。膜生物反應(yīng)器(MBR)結(jié)合了膜分離技術(shù)和生物處理技術(shù),在高濃度廢水處理中應(yīng)用廣泛。但是膜污染會導(dǎo)致系統(tǒng)的處理量下降,管理難度增加,膜使用周期縮短等問題。本文在MBR處理垃圾滲濾液的試驗基礎(chǔ)上,主要從出水水質(zhì)、污泥混合液、膜污染方面考察了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對MBR工藝的影響。 試驗采用梯度進水方式馴化活性污泥,馴化結(jié)束時進水垃圾滲濾液的CODCr為3700mg/L,BOD51700mg/L,氨氮450mg/L,TN600mg/L,TP40mg/L,色度2500,馴化結(jié)束后進入穩(wěn)定運行階段。經(jīng)過前期的馴化,微生物已很好地適應(yīng)環(huán)境,污染物去除率較高,但是污染物濃度仍然非常高,不能達到排放標準,仍需后續(xù)工藝的處理。MBR系統(tǒng)膜出水各指標均值:CODCr為550mg/L,BOD5120mg/L,氨氮50mg/L,TN170mg/L,TP7.5mg/L,色度1200。PAC-MBR膜出水指標均值:CODCr為500mg/L左右,BOD5100mg/L左右,氨氮45mg/L,TN160mg/L,TP7mg/L,色度1000...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我國城市垃圾的主要現(xiàn)狀
1.2 垃圾滲濾液特點與危害
1.2.1 垃圾滲濾液的特點
1.2.2 垃圾滲濾液的危害
1.3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shù)
1.3.1 滲濾液的減量控制和非徹底處理
1.3.2 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案
1.3.3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1.4 MBR 工藝
1.4.1 MBR 工藝的特點
1.4.2 PAC-MBR 組合工藝
1.4.3 MBR 膜污染
1.5 課題研究目的、主要內(nèi)容及意義
1.5.1 研究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
1.5.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裝置與材料
2.1.1 試驗裝置
2.1.2 試驗材料
2.2 技術(shù)路線
2.3 分析項目與方法
2.3.1 常規(guī)測試項目與方法
2.3.2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
2.3.3 多糖含量的測定
2.3.4 EPS 和 SMP 的提取方法
2.3.5 跨膜壓差(TMP)
2.4 試驗儀器
第三章 PAC 對 MBR 出水水質(zhì)的影響
3.1 COD 的去除效果
3.2 BOD5的除去效果
3.3 氨氮的去除效果
3.4 總氮的去除效果
3.5 總磷的去除效果
3.6 色度的去除效果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投加 PAC 對污泥混合液的影響
4.1 污泥濃度的變化
4.2 污泥沉降性能的比較
4.3 胞外聚合物的變化
4.4 溶解性微生物產(chǎn)物的變化
4.5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膜污染與膜清洗
5.1 PAC 對跨膜壓差的影響
5.2 膜電鏡掃描
5.3 膜各部分阻力的測定
5.4 膜的清洗
5.5 PAC-MBR 工藝技術(shù)與經(jīng)濟分析
5.5.1 PAC-MBR 工藝技術(shù)可行性
5.5.2 PAC-MBR 工藝經(jīng)濟可行性
5.6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結(jié)論與建議
6.1 結(jié)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本文編號:4046307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我國城市垃圾的主要現(xiàn)狀
1.2 垃圾滲濾液特點與危害
1.2.1 垃圾滲濾液的特點
1.2.2 垃圾滲濾液的危害
1.3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shù)
1.3.1 滲濾液的減量控制和非徹底處理
1.3.2 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案
1.3.3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1.4 MBR 工藝
1.4.1 MBR 工藝的特點
1.4.2 PAC-MBR 組合工藝
1.4.3 MBR 膜污染
1.5 課題研究目的、主要內(nèi)容及意義
1.5.1 研究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
1.5.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裝置與材料
2.1.1 試驗裝置
2.1.2 試驗材料
2.2 技術(shù)路線
2.3 分析項目與方法
2.3.1 常規(guī)測試項目與方法
2.3.2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
2.3.3 多糖含量的測定
2.3.4 EPS 和 SMP 的提取方法
2.3.5 跨膜壓差(TMP)
2.4 試驗儀器
第三章 PAC 對 MBR 出水水質(zhì)的影響
3.1 COD 的去除效果
3.2 BOD5的除去效果
3.3 氨氮的去除效果
3.4 總氮的去除效果
3.5 總磷的去除效果
3.6 色度的去除效果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投加 PAC 對污泥混合液的影響
4.1 污泥濃度的變化
4.2 污泥沉降性能的比較
4.3 胞外聚合物的變化
4.4 溶解性微生物產(chǎn)物的變化
4.5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膜污染與膜清洗
5.1 PAC 對跨膜壓差的影響
5.2 膜電鏡掃描
5.3 膜各部分阻力的測定
5.4 膜的清洗
5.5 PAC-MBR 工藝技術(shù)與經(jīng)濟分析
5.5.1 PAC-MBR 工藝技術(shù)可行性
5.5.2 PAC-MBR 工藝經(jīng)濟可行性
5.6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結(jié)論與建議
6.1 結(jié)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本文編號:4046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463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