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區(qū)城市湖泊冰封期細菌群落結構特征變化研究
【學位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524;X172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12)(4 區(qū))。進水口區(qū)各污染物含量不高,但由于受黃河補水影響,水質變化顯著;旅游開發(fā)區(qū)人為影響較大,污染源多,水質較差;湖心區(qū)受外部影響最小,各污染物含量最低,水質也最為穩(wěn)定;水草區(qū)水生植物生長吸收氮磷等污染物,在春夏水質情況較為理想,但秋冬季節(jié)植物殘體腐敗,可造成水體一定程度二次污染。在每個區(qū)域布設 3 個采樣點,分別于 2017 年 11 月,2018 年 1 月及 2018 年 4 月對水體及沉積物樣品進行采集,采樣點分布如圖 2.1 所示。
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圖3.2 沉積物理化因子時空變化pH 是湖泊沉積物重要的環(huán)境因子,不僅是限制沉積物微生物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同時對其他營養(yǎng)元素的吸附與釋放具有重要作用。從圖 3.2 可以看出,南海湖沉積物 pH 在 6.37-6.82 之間,呈弱酸性。因為冰封期在結冰過程中,H+由冰體遷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恒慶;劉華健;劉靜怡;張連宇;紀德鈺;;英那河細菌群落結構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相關性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年01期
2 路明;;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J];當代工人;2017年11期
3 趙艷;胡桂萍;宋鳳琴;陳李林;尤民生;;茶園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及多樣性[J];生物安全學報;2013年03期
4 高崇洋;趙陽國;王愛杰;任南琪;白潔;田偉君;張健;李海艷;;耕作和施肥對不同深度黑土中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微生物學報;2010年01期
5 馮敬賓;胡超群;;海水魚類共附生細菌群落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10年10期
6 陸洋;郁二蒙;謝駿;王廣軍;張凱;李志斐;;添加芽孢桿菌對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分析[J];水產學報;2020年01期
7 張尚毅;劉國濤;謝夢佩;;有機垃圾熱解炭對紫色土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7年02期
8 錢鵬;王思鵬;梁春玲;張化俊;王凱;劉蓮;費岳軍;張德民;;寧波象山海域表層沉積物細菌群落季節(jié)性分布特征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7年06期
9 李金金;倪加加;李學梅;顏慶云;余育和;;南方大口鲇消化道細菌群落結構與其胃腸分化的關系[J];水生生物學報;2013年04期
10 陳浩;趙海濤;姚振飛;孫紅軍;胡健;;餌料對蚯蚓糞細菌群落結構多樣性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佘容;養(yǎng)殖環(huán)境細菌群落和Ⅱ型皰疹病毒感染對異育銀鯽腸道細菌生態(tài)影響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7年
2 楊浩;窖水中細菌群落結構和功能的季節(jié)性變化及其與水質因子的交互響應[D];蘭州交通大學;2018年
3 梁賀彬;皮革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細菌多樣性及生物強化脫氮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
4 于政升;黃河蘭州段土壤細菌群落對重金屬鉻污染的響應及還原機制的探究[D];蘭州大學;2019年
5 劉建麗;廣西典型有色金屬尾礦原位礦化修復中細菌群落響應機制[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6 章高森;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qū)微生物多樣性及其潛在應用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7 馬大衛(wèi);南極苔原土壤細菌群落和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8 王曉慧;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氨氧化菌及細菌群落結構與功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9 張一;基于組學的蚯蚓(Amynthas heterochaetus)自身免疫系統(tǒng)及腸道微生物群落協(xié)同防御機理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10 荀衛(wèi)兵;長期不同施肥下旱地紅壤細菌群落結構特征及驅動因子的探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菊;曲霉型豆豉發(fā)酵過程中細菌群落及代謝機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
2 齊璐;寒旱區(qū)城市湖泊冰封期細菌群落結構特征變化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9年
3 郝志鵬;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實驗室污水及其細菌群落變化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9年
4 趙漫;鄱陽湖微囊藻毒素的產生與細菌群落的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9年
5 曹磊;甘南牧區(qū)牦牛曲拉中細菌群落結構及乳酸菌性能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9年
6 胡宇蔚;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區(qū)優(yōu)勢植物根際土壤營養(yǎng)元素特征與細菌群落結構研究[D];云南大學;2017年
7 梁攀;近2千萬年以來的南海沉積物樣品中細菌群落結構演替的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8 黃明榮;廈門近岸細菌群落的物種多樣性研究及其功能預測[D];廈門大學;2018年
9 邵菲;小開河引黃灌區(qū)入田泥沙對土壤細菌群落的影響及細菌的多相分類學鑒定[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10 張杏;中國東北黑土區(qū)設施土壤細菌群落的時空變化及其驅動因素[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89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