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菌渣還田對稻麥輪作土壤重金屬形態(tài)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0-25 01:19
   菌渣量大且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施用菌渣能提高土壤質量,改善作物品質。但目前菌渣的循環(huán)利用率較低,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菌渣中殘留有一定量的重金屬,長期施用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并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研究表明,重金屬風險更多地取決于其形態(tài)和生物有效性。所以試驗依托成都平原常見的稻麥輪作制度,探究菌渣還田對土壤重金屬形態(tài)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為了使田間試驗與一般施肥管理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便于系統(tǒng)性分析,試驗以常規(guī)施氮量為平衡基準,以菌渣帶入氮量為施肥量的計算基礎,并用菌渣施用量計算重金屬Cu、Cd、Pb、Zn的帶入量。試驗共設8個處理,分別為不施肥對照(CK)、常規(guī)化肥對照(CF)、菌渣提供25%N(M1)、菌渣提供50%N(M2)、菌渣提供75%N(M3)、菌渣提供100%N(M4)、菌渣提供125%N(M5)和菌渣提供150%N(M6)。試驗采集水稻和小麥成熟期的土壤和作物樣品,采用BCR連續(xù)提取法提取土壤中重金屬的弱酸提取態(tài)、可還原態(tài)、可氧化態(tài)和殘渣態(tài),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土壤和作物籽粒中重金屬Cu、Cd、Pb、Zn的總量及土壤重金屬各形態(tài)含量,并對土壤重金屬各化學形態(tài)的生物有效性進行分析。同時進一步對土壤重金屬總量和形態(tài)進行生態(tài)污染評價,對作物進行健康風險評價,以期得到適宜的菌渣還田施肥方案,為成都平原菌渣還田的利用與推廣提供支撐與依據(jù)。得到以下研究結果:(1)水稻季和小麥季土壤重金屬Cu、Pb、Zn的總量隨菌渣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趨勢;土壤重金屬Cd的總量隨菌渣施用量增加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水稻季時土壤Cd含量在M1和M2處理下與常規(guī)化肥CF處理相比顯著降低了6.60%和4.51%;小麥季時土壤Cd含量在M1和M2處理下與常規(guī)化肥CF處理相比顯著降低了7.64%和6.15%。(2)除個別重金屬元素外,施用菌渣后土壤重金屬形態(tài)發(fā)生了惰性轉化,由生物有效性較高的形態(tài)轉化為生物有效性較低的形態(tài)。與常規(guī)化肥對照相比,M2處理能降低水稻季土壤重金屬的活性態(tài)分配系數(shù),菌渣與化肥配施(M1~M3)處理可以降低小麥季土壤重金屬的活性態(tài)分配系數(shù)。(3)小麥籽粒中的重金屬含量高于水稻籽粒。在M1~M6處理下,作物籽粒中的重金屬含量隨菌渣施入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趨勢。與常規(guī)化肥對照相比,M1處理顯著降低了水稻籽粒中重金屬Cu、Cd、Pb、Zn的含量和小麥籽粒中重金屬Cd、Pb和Zn的含量。(4)除土壤中重金屬Pb和Zn的活性態(tài)含量和水稻籽粒重金屬含量間無顯著相關性外,其余重金屬活性態(tài)含量與作物籽粒重金屬含量間均有顯著或極顯著相關性,說明可以用活性態(tài)含量來表征土壤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分析可知,在不同的土壤環(huán)境中重金屬各形態(tài)的生物有效性不同。總體來說,可還原態(tài)對水稻籽粒重金屬含量影響大,生物有效性高;弱酸提取態(tài)和可氧化態(tài)對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影響大,生物有效性高。(5)與常規(guī)化肥CF相比,水稻季時和小麥季時,土壤pH在M1處理下顯著提高了0.13和0.16個單位;土壤有機質在M1~M6處理下顯著提高了9.15%~21.19%和8.32%~16.67%;土壤CEC在M1~M6處理下顯著提高了15.58%~20.77%和13.14%~20.52%。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影響土壤重金屬活性態(tài)含量的主要因子是pH和OM,其中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與土壤pH均呈負相關關系,與OM均呈正相關關系,CEC對土壤重金屬各活性態(tài)生物有效性的影響相對較弱。(6)土壤重金屬內梅羅綜合指數(shù)分析法和潛在生態(tài)風險法表明,水稻季和小麥季土壤在各處理下均處于無污染狀態(tài),且在M1處理下土壤的污染風險最小。土壤重金屬次生相原生相比值法表明,M1和M2處理較常規(guī)化肥對照處理可以降低重金屬次生相所占比例,減少重金屬對環(huán)境的潛在危害。健康安全風險評價法分析表明,菌渣和化肥配施(M1~M3)較常規(guī)化肥對照處理而言可以降低當?shù)厝耸秤妹酌鎸θ梭w健康的威脅,且籽粒的健康風險在M1處理下最低。建議:綜合各評價方法,M1處理即菌渣提供25%N與化肥配施的處理方案帶來的重金屬污染風險最小。因此適宜成都平原稻麥輪作的具體施肥方案為:水稻季施用菌渣2408kg·hm~(-2),尿素245kg·hm~(-2),過磷酸鈣121kg·hm~(-2),鉀肥47kg·hm~(-2);小麥季施用菌渣2890kg·hm~(-2),尿素293kg·hm~(-2),過磷酸鈣146kg·hm~(-2),鉀肥56kg·hm~(-2)。
【學位單位】: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X53
【部分圖文】:

活性態(tài),土壤重金屬,籽粒重,金屬含量


圖 3.1 水稻季土壤重金屬活性態(tài)含量與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的相關關系Fig.3.1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s active form of soil and heavy metals in rice grain3.3.1.2小麥季土壤重金屬活性態(tài)與作物籽粒重金屬含量的相關分析如圖 3.2,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土壤重金屬 Cu、Cd、Pb 和 Zn 活性態(tài)含量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的關系分別為 yCu= 0.699x-6.530,P =0.015<0.05;yCd=1.0x+0.034,顯著性 P<0.01;yPb= 0.009x-0.056,顯著性 P<0.01;yZn=1.33x-27.25,顯性 P<0.01。表明小麥季時土壤重金屬 Cu 活性態(tài)含量與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性回歸關系具有顯著正相關性,土壤 Cd、Pb 和 Zn 活性態(tài)含量與小麥籽粒重金屬量之間線性回歸關系具有極顯著正相關性。

活性態(tài),土壤重金屬,籽粒重,金屬含量


圖 3.1 水稻季土壤重金屬活性態(tài)含量與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的相關關系Fig.3.1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s active form of soil and heavy metals in rice grain3.3.1.2小麥季土壤重金屬活性態(tài)與作物籽粒重金屬含量的相關分析如圖 3.2,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土壤重金屬 Cu、Cd、Pb 和 Zn 活性態(tài)含量與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的關系分別為 yCu= 0.699x-6.530,P =0.015<0.05;yCd=1.092x+0.034,顯著性 P<0.01;yPb= 0.009x-0.056,顯著性 P<0.01;yZn=1.33x-27.25,顯著性 P<0.01。表明小麥季時土壤重金屬 Cu 活性態(tài)含量與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線性回歸關系具有顯著正相關性,土壤 Cd、Pb 和 Zn 活性態(tài)含量與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之間線性回歸關系具有極顯著正相關性。

菌渣,土壤pH值變化,小麥,土壤


.4.1 菌渣還田對土壤理化因子的影響4.1.1 菌渣還田對土壤 pH 的影響由圖 3.3 可知,在 M1 ~ M6 處理下,隨著菌渣施入量的增加,水稻季和小麥土壤 pH 均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菌渣施入量的增加使有機肥分解轉化產(chǎn)有機酸增多,從而降低了土壤 pH[152],而且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對土壤 pH 下降一定作用[153]。水稻季和小麥季的土壤 pH 在常規(guī)化肥 CF 處理下較空白處理 CK 分別下降05 和 0.03 個單位,這可能是因為氮肥促進土壤有機質降解,加速硝化作用,降土壤的 pH 值[154]。與常規(guī)化肥 CF 相比,水稻季時土壤 pH 在 M1 處理下顯著了 0.13 個單位;小麥季時土壤 pH 在 M1 和 M2 處理下顯著提高了 0.16 和 0.1位。總體而言,除 M6 處理外,其余處理下的土壤 pH 均高于常規(guī)化肥 CF 處理土壤 pH。說明菌渣和化肥配施可以有效緩解由于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酸化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鐵斌;;微生物菌渣管理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年98期

2 常艷;張夏;李進;胡昌勤;;經(jīng)不同無害化及資源化技術處理后頭孢菌素C發(fā)酵菌渣中抗菌活性物質的變化情況[J];中國藥事;2018年08期

3 何可;韋慧明;陸文科;李濤;龍素梅;;食用菌渣作為基肥對大棚甜瓜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7年06期

4 聶勝委;李向東;張玉亭;張巧萍;康源春;王二耀;;小麥季施用不同菌渣肥對玉米季產(chǎn)量的影響[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7年08期

5 高琴;朱啟法;周佳燕;李云;;香菇廢棄菌渣利用研究現(xiàn)狀[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5年19期

6 苑麗梅;王夢夢;王璞;劉惠玲;;頭孢菌渣理化性質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7 韓洪軍;陳凌躍;馬文成;鄭詩怡;劉瀟;牟晉銘;;我國微生物制藥菌渣管理現(xiàn)狀分析[J];環(huán)境工程;2015年01期

8 聶勝委;李向東;張玉亭;張巧萍;張水清;黃紹敏;康源春;王二耀;;不同菌渣肥施用量對小麥產(chǎn)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06期

9 劉新華;武恩斯;趙淑芳;;菌渣及時處理的重要性及綜合利用[J];農(nóng)業(yè)知識;2017年14期

10 董荷玲;陳海平;;菌渣對青菜產(chǎn)量與品質的影響[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冰;青霉素菌渣肥的制備及其土壤施肥的環(huán)境安全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蔡辰;微波處理頭孢菌素菌渣肥料化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孫西寧;抗生素菌渣的改性及其對重金屬吸附性能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周保華;土霉素菌渣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5 張詩華;青霉素菌渣混合市政污泥好氧堆肥工藝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龍攀;有機物料還田對麥玉兩熟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和系統(tǒng)碳凈平衡影響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7 楊曉兵;圓紅冬孢酵母油脂生產(chǎn)加工副產(chǎn)物再利用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思博;菌渣化肥配施對稻田土壤有機碳組分及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8年

2 鮮楊;菌渣生物炭對鎘污染土壤性質及小白菜產(chǎn)量、品質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8年

3 諶首蓓;菌渣還田對稻麥輪作土壤重金屬形態(tài)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8年

4 熊雷;菌渣施用對農(nóng)田土壤磷組分及作物磷吸收的影響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8年

5 高嘉岐;泰樂菌素菌渣理化性質分析及其菌渣肥資源化無害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年

6 張娣;海鮮菇菌渣青貯飼料對牛代謝和糞便菌群的影響[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7 張倩倩;抗生素菌渣的堆肥處理研究[D];鄭州大學;2019年

8 趙軍超;紅霉素菌渣與豬糞好氧堆肥處理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9年

9 程濟慈;廢菌渣活性炭的制備及對水中Cr(Ⅵ)與苯胺的去除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年

10 方森海;污水和菌渣中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微生物降解[D];福建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552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552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a39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