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與植物組合對人工濕地凈化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影響
【學位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X799.3
【部分圖文】:
出?水?單位:cm??圖2-1實驗柱設計圖??Fig.?2-1?Media?experimental?design?plans??■?'?1??l?i??鍾:??■Ff:??圖2-2實驗柱實物圖??Fig.?2-2?Practical?Photo?of?media?experimental??2.2.2篩選基質材料??參考張翔凌等(2007)、方媛瑗等(2016)、陳明利等(2009)和Thrbjom?(2004)??等研究,選取沸石、蛭石作為基質材料。并考慮到在己經建成的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污水廠主要采用容易取得的礫石和粗砂這兩種材料作為基質,綜合實用性、經濟性、??便捷性、適用性等方面原因,選取砂礫、蛭石、沸石、鵝卵石進行實驗。蛭石采購于??河南、沸石采購于新疆、砂礫和鵝卵石采購于廣西。??12??
?i??鍾:??■Ff:??圖2-2實驗柱實物圖??Fig.?2-2?Practical?Photo?of?media?experimental??2.2.2篩選基質材料??參考張翔凌等(2007)、方媛瑗等(2016)、陳明利等(2009)和Thrbjom?(2004)??等研究,選取沸石、蛭石作為基質材料。并考慮到在己經建成的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污水廠主要采用容易取得的礫石和粗砂這兩種材料作為基質,綜合實用性、經濟性、??便捷性、適用性等方面原因,選取砂礫、蛭石、沸石、鵝卵石進行實驗。蛭石采購于??河南、沸石采購于新疆、砂礫和鵝卵石采購于廣西。??12??
模擬人工濕地實驗在廣西大學農學院教學研基地溫室內進行,采用塑料大桶模擬??濕地結構,大桶上下口直徑分別為71cm、45cm,桶高61cm,分別距離桶底部10、25、??45cm處安裝水龍頭作為出水口。在桶內裝約50cm高的砂礫作為基質。設計圖如圖2-4,??實物圖見圖2-5。??植物??讀??t\?f?1??Is?wmImt?議??^^單位:Cm?^ ̄^ ̄??圖2-4人工濕地實驗裝置示意圖??Fig.?2-4?Schematic?diagram?of?artificial?wetland?experimental?device??2.3.2人工濕地材料??參考蔣旭瑤(2017)的實驗選取美人蕉和風車草作為濕地植物,植物取自廣西大??學農學院實驗田邊的野生美人蕉和風車草,扦插育苗,長至有3?4片葉子選取長勢大??體一致的5株扦插苗栽種在桶中,每組植物做3組重復。選用稻草和玉米秸稈作為添??加碳源,根據2.5的實驗結果選。焙停玻耄Γ睿裕驳谋壤尤,編號1、2,每組比例重??復三次,另再分別種植一組不加碳源的美人蕉和風車草作為空白對照。??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瑩;汪航;曾日中;黃茂芳;桂紅星;;包埋厭氧氨氧化同步脫硫除氮菌B16對天然橡膠加工廢水的處理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5年09期
2 呂薇;李軍;岳志芳;陳寧寧;王淑蘭;;輪耕對渭北旱塬麥田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5年16期
3 郭軍康;董明芳;丁永禎;馮人偉;王瑞剛;徐應明;;根際促生菌影響植物吸收和轉運重金屬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7期
4 曹笑笑;呂憲國;張仲勝;鄒元春;孫廣智;;人工濕地設計研究進展[J];濕地科學;2013年01期
5 庾曉紅;喬廈;王冰;趙妍晰;;延安市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研究[J];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3年01期
6 黃劍鋒;張依章;張遠;吳攀;王志強;;太湖西苕溪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特征及來源[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12年11期
7 牛振國;張海英;王顯威;姚文博;周德民;趙魁義;趙惠;李娜娜;黃華兵;李叢叢;楊軍;柳彩霞;劉爽;王琳;李展;楊鎮(zhèn)鐘;喬飛;鄭姚閩;陳炎磊;盛永偉;高小紅;朱衛(wèi)紅;王文卿;王紅;翁永玲;莊大方;劉紀遠;羅志才;程曉;郭子琪;宮鵬;;1978~2008年中國濕地類型變化[J];科學通報;2012年16期
8 夏倩;劉凌;王流通;錢寶;;連續(xù)流動分析儀在水質分析中的應用[J];分析儀器;2012年02期
9 張文藝;劉明元;羅鑫;范培成;李秋艷;;蘇南水網地區(qū)表面流人工濕地示范工程[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年02期
10 張盛斌;楊揚;喬永民;劉振乾;;多孔生態(tài)混凝土凈化生活污水的對比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袁潔;漢江流域上游氮污染的時空變化格局及其來源解析[D];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17年
2 吳文衛(wèi);模擬濕地系統中水生美人蕉(Canna generalis)凈化農田退水硝態(tài)氮的機理及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3 周成金;生物倍增工藝處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脫氮效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曹文平;研究稻草填料碳源釋放、脫氮效果及動力學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黃宏;湯浦水庫流域氮污染定量源解析與分區(qū)分類控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6 康敏捷;環(huán)渤海氮污染的陸海統籌管理分區(qū)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7 張冬梅;豬場廢水氮磷MAP回收工藝及其對傳統厭氧—好氧處理系統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曹艷曉;剩余污泥作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補充碳源的脫氮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張翔凌;不同基質對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效果及堵塞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方超;以木屑為補充碳源的人工濕地處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效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7年
2 李帥;薏米人工濕地對含鉻(Ⅵ)污水的凈化機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3 晉凱迪;植物碳源調控下水平潛流濕地強化脫氮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4 苑天曉;外加碳源人工濕地處理污水廠尾水的脫氮工藝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5 譚蕾蕾;人工濕地系統固體碳源強化脫氮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6 姚川穎;外加碳源強化人工濕地脫氮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7 張桐雨;幾種海藻對養(yǎng)殖廢水中氮磷去除率的研究[D];海南大學;2014年
8 李瓊;人工濕地植物—薏米對生活污水中Cr~(6+)的凈化機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9 武海濤;人工濕地反硝化脫氮外加碳源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10 謝湉;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與垂直流人工濕地對受污染河水的處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38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