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鋁基多孔材料變壓吸附電廠煙氣中二氧化碳的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12:32
【摘要】:人為產(chǎn)生的CO_2約40%來自于燃煤電廠煙氣,具有排放量大、CO_2濃度低等特點。急需尋求有效的方法來減少電廠煙氣中CO_2的排放,緩解溫室效應。變壓吸附法能耗低、對低濃度氣體分離效果好、對環(huán)境友善。本論文通過研究一種制備工藝簡單、吸附性能優(yōu)良、再生后吸附性能穩(wěn)定的吸附劑,應用于變壓吸附電廠煙氣中CO_2。以有序介孔氧化鋁(OMA)、有機鋁(MIL-53(Al))、NaY分子篩(NaY)三種材料為載體,乙醇胺(MEA)為改性劑對三種載體進行氨基改性,制備出OMA-MEA、MIL-53(Al)-MEA、NaY-MEA三種吸附劑。通過N_2等溫吸附脫附(BET、BJH)、X射線衍射(XRD)、透射電鏡(TEM)、紅外光譜(IR)等方法對改性前后吸附劑的形貌結(jié)構(gòu)等特性進行表征,通過模擬煙道氣吸附裝置考察了浸漬時間、吸附床層壓力、空速及改性劑浸漬濃度等條件對吸附劑吸附性能的影響。對吸附飽和后的吸附劑,從再生時間、再生次數(shù)兩個方面研究吸附劑的再生性能及其穩(wěn)定性。采用沉淀法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鋁,具備較高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均勻,改性后OMA各項結(jié)構(gòu)特征基本保持原狀。OMA-MEA適宜的吸附條件為:298K下MEA浸漬時間為2h,吸附壓力為0.4MPa,空速為300h~(-1),MEA負載濃度為60%,CO_2飽和吸附量達到165.5mg/g。對吸附飽和的OMA-MEA測定再生性能,經(jīng)過8次再生后吸附劑的吸附效果依然穩(wěn)定,飽和吸附量仍可達到157.7mg/g,再生效果良好。采用水熱合成法制備有機鋁,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主要為微孔且存在部分介孔,改性后的MIL-53(Al)各項結(jié)構(gòu)特征基本保持原狀。MIL-53(Al)-MEA適宜的吸附條件為:298K下MEA浸漬時間為3h吸附壓力為0.3MPa,空速為200h~(-1),MEA負載濃度為60%,CO_2飽和吸附量達到178.9mg/g。對吸附飽和的MIL-53(Al)-MEA測定再生性能,經(jīng)過8次再生后吸附劑的吸附效果依然穩(wěn)定,飽和吸附量仍可達到168.7mg/g,再生效果良好。采用水熱合成法制備NaY分子篩,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窄,孔道整齊,改性后的NaY各項結(jié)構(gòu)特征基本保持原狀。NaY-MEA適宜的吸附條件為:298K下MEA浸漬時間為3h,吸附壓力為0.3MPa,空速為300h~(-1),MEA負載濃度為40%,CO_2飽和吸附量達到168.6mg/g。對吸附飽和的NaY-MEA測定再生性能,經(jīng)過8次再生后吸附劑的吸附效果依然穩(wěn)定,飽和吸附量仍可達到159mg/g,再生效果良好。制備的吸附劑吸附性能強、穩(wěn)定性高、再生效果良好,具有工業(yè)化推廣價值。
【圖文】:
氣溶膠自 1850 年工業(yè)革命以來[10],全球各項工業(yè)飛速發(fā)展,CO2的排放量由 1850 年的20億噸/年增加至2013年的360億噸/年,預計到2030年CO2的排放量將增加30%CO2濃度也由 1958 年的 315ppm 猛增至 2013 年的 391ppm,2015 年則已經(jīng)超過400ppm,而到 2100 年將會高達 580ppm。IPCC[11]報告中預測全球氣溫將在 21 世紀末升高 2~6K,進而影響海平面上升 18~55cm。大氣溫度上升 1℃,大氣環(huán)實將發(fā)生改變;上升 2℃,將造成冰融成幾何模式增長;上升 3℃,植物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亞馬遜將消失、南極冰川將所剩無幾;一旦氣溫上升 5℃,,人類將面臨白堊紀晚期的境地[12]。
裝置及實驗步驟工藝實程圖,吸附實實操作步驟如下:模擬煙氣,打開 7 號閥門,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 100ml/min,通氣時長雜質(zhì)吹掃干凈后,使用紅外氣體分析儀 13 來檢測模擬煙道氣的 初始氣 CO2體積濃度;模擬煙氣及 7 號閥門,打開固定床反應器,將吸附劑填入反應開 5 號、8 號、12 號閥門,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及研壓閥 12 開度,對當壓力表 11 所示固定床壓力到達實實所需壓力后(0.1MPa-0.5 5 號閥門。模擬煙氣,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將空速控制在 100h-1~500h-1,煙道使用紅外氣體分析儀檢測尾氣 CO2體積濃度變化,當紅外氣體濃度與初始氣 CO2體積濃度相同且不發(fā)生變化時,認為吸附過碳酸氫鈉溶液方法收集尾氣總體積。口處混合氣 CO2體積濃度變化繪制出吸附穿透曲線并根據(jù)公式飽和吸附量,繪制飽和吸附量變化圖。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Q424;X773
【圖文】:
氣溶膠自 1850 年工業(yè)革命以來[10],全球各項工業(yè)飛速發(fā)展,CO2的排放量由 1850 年的20億噸/年增加至2013年的360億噸/年,預計到2030年CO2的排放量將增加30%CO2濃度也由 1958 年的 315ppm 猛增至 2013 年的 391ppm,2015 年則已經(jīng)超過400ppm,而到 2100 年將會高達 580ppm。IPCC[11]報告中預測全球氣溫將在 21 世紀末升高 2~6K,進而影響海平面上升 18~55cm。大氣溫度上升 1℃,大氣環(huán)實將發(fā)生改變;上升 2℃,將造成冰融成幾何模式增長;上升 3℃,植物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亞馬遜將消失、南極冰川將所剩無幾;一旦氣溫上升 5℃,,人類將面臨白堊紀晚期的境地[12]。
裝置及實驗步驟工藝實程圖,吸附實實操作步驟如下:模擬煙氣,打開 7 號閥門,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 100ml/min,通氣時長雜質(zhì)吹掃干凈后,使用紅外氣體分析儀 13 來檢測模擬煙道氣的 初始氣 CO2體積濃度;模擬煙氣及 7 號閥門,打開固定床反應器,將吸附劑填入反應開 5 號、8 號、12 號閥門,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及研壓閥 12 開度,對當壓力表 11 所示固定床壓力到達實實所需壓力后(0.1MPa-0.5 5 號閥門。模擬煙氣,調(diào)節(jié)進氣速度,將空速控制在 100h-1~500h-1,煙道使用紅外氣體分析儀檢測尾氣 CO2體積濃度變化,當紅外氣體濃度與初始氣 CO2體積濃度相同且不發(fā)生變化時,認為吸附過碳酸氫鈉溶液方法收集尾氣總體積。口處混合氣 CO2體積濃度變化繪制出吸附穿透曲線并根據(jù)公式飽和吸附量,繪制飽和吸附量變化圖。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Q424;X7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永亮;張德金;袁勇;劉增林;;金屬多孔材料的制備及應用[J];萊鋼科技;2011年03期
2 樊娟;韓文靜;偶輝;王彭敏;石先瑩;;基于咔唑基芘的有機多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3 部勇;張董秀;夏永清;王生杰;;冰凝誘導法制備多孔材料及其應用[J];化工進展;2017年05期
4 蘇昱;何芯;劉杰;董麗楠;;淺談金屬多孔材料在消防工程技術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7年17期
5 劉賀;盧都友;陳捷;李東旭;;物理發(fā)泡法制備結(jié)構(gòu)-保溫一體化堿激發(fā)多孔材料[J];新型建筑材料;2017年09期
6 李延偉;王昌安;;手性有機多孔材料在多相不對稱催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泰山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7 耿城;;金屬多孔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展望[J];中國金屬通報;2016年06期
8 任浩;朱廣山;;有機多孔材料:合成策略與性質(zhì)研究[J];化學學報;2015年06期
9 王為;;共價有機多孔聚合物——多孔材料領域的新星[J];化學學報;2015年06期
10 李傳福;李艷芳;;金屬多孔材料力學性能的研究進展[J];裝備制造技術;2015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木華;黑澤\
本文編號:26948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948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