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混凝土碳封存技術(shù)及生態(tài)功能研究
【圖文】:
圖 2-1. 試驗材料(依次是生物炭、砂、5~20mm 碎石、水泥、5~10mm 碎石)Figure 2-1 Test materials(biochar,、sand,、5~20mm gravel、cement,、5~10mm gravel)表 2-1 生物炭實驗材料的基本性質(zhì)基本化學組成成分:Table 2-1 Basic properties and basic chemical components of biochar test materials密度 (g/cm3) pH MgO(%) CaO(%) ZnO(%) CuO(%) Al2O3(%)1.56 7.56 1.55 10.01 0.0063 0.0105 0.76表 2-2 水泥實驗材料的基本技術(shù)性能參數(shù):Table 2-2 Basic techn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cement test materials密度(g/cm3) 石粉含量(%) 比表面積 初凝時間(min) 終凝時間(min)3.101 15.6 357 245 316表 2-3 粗細集料實驗材料的基本技術(shù)性能參數(shù):Table 2-3 Basic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coarse and fine aggregate materials
圖 2-2 部分儀器(超低溫冰箱、500 強型攪拌機、壓力試驗機 CXYAW-2000S)Figure 2-2 Some instruments (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er, top 500 - type mixers, pressure testing machineCXYAW-2000S ).2 實驗設(shè)計.2.1 實驗配合比設(shè)計生物炭混凝土:根據(j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規(guī)程》JGJ55- 2011(本書編委, 2004)相關(guān)規(guī)定,,混凝土設(shè)計強度等級 fcu,k=20.0 Mpa 和標準差 σ=4.0 Mpa(混土強度等級不大于 C25 時不小于 2.5 MPa,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于 C30 時不于 3. 0 MPa;無統(tǒng)計資料時按國標《混凝土結(jié)構(gòu)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部門:華人民共和國原城鄉(xiāng)建設(shè)環(huán)境保護部, 1992)的規(guī)定取用),相關(guān)系數(shù) t=-1.645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528;X70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珍;黨燕妮;郭怡菲;馬峰;;生物炭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綜述[J];公路;2015年12期
2 施冠銀;邱欣;陳江瑛;;凍融循環(huán)周次對陶;炷羷討B(tài)力學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5年03期
3 李開;李厚祥;;淺論混凝土的歷史及其發(fā)展[J];四川水泥;2015年05期
4 孔絲紡;姚興成;張江勇;姚曉東;曾輝;;生物質(zhì)炭的特性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4期
5 李敏;趙立欣;孟海波;姚宗路;侯書林;;慢速熱解條件下生物炭理化特性分析[J];農(nóng)機化研究;2015年03期
6 張杰;黃金生;劉佳;劉榮樂;;秸稈、木質(zhì)素及其生物炭對潮土CO_2釋放及有機碳含量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年02期
7 黃代寬;李心清;董澤琴;劉永霞;周思;周強;余浪;;生物炭的土壤環(huán)境效應及其重金屬修復應用的研究進展[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11期
8 張連英;劉瑞雪;李雁;殷惠光;宋雷;李兵;;凍融循環(huán)下不同強度混凝土損傷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J];水利學報;2014年S1期
9 段玉強;;碳纖維材料在建筑加固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4年S1期
10 齊瑞鵬;張磊;顏永毫;文曼;鄭紀勇;;定容重條件下生物炭對半干旱區(qū)土壤水分入滲特征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4年08期
本文編號:2591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9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