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價值研究再評估:基于Meta分析的啟示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 of biodiversity value assessment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which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apply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olic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biodiversity valu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analyzed by means of Meta analy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essment value type, assessment method, evaluation tim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arget, and the type of public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per capita value of biodiversity. However, the study scale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n us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urc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given by the Meta analysis. Sinc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field of independent value assessmen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環(huán)境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01576;41571519)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C01B01)
【分類號】:X17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暴;;試論“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唐元愷;;中國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J];對外大傳播;2001年Z1期
3 Shivcharn S.Dhillion;Hanne Svarstad;Cathrine Amundsen;Hans Chr.Bugge;周立志;;生物多樣性的開發(fā)利用:對環(huán)境和發(fā)展的影響[J];AMBIO-人類環(huán)境雜志;2002年06期
4 康實;生物多樣性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有效開發(fā)[J];生物學通報;2002年06期
5 陳偉烈;關(guān)于“生物多樣性”的一些問題[J];生物學通報;2002年06期
6 ;聯(lián)合國召開第六屆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論壇主題為“保護生物資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2年06期
7 尚占環(huán),姚愛興;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多樣性保護[J];草原與草坪;2002年04期
8 戴亞南;金佛山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淺析[J];熱帶地理;2002年03期
9 國合會生物多樣性工作組;生物多樣性[J];世界環(huán)境;2002年05期
10 王獻溥;生物多樣性知多少(二)[J];植物雜志;200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國映;張鵬;張明;張莉;;新疆生物多樣性及其研究和保護[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張霄;;沈陽市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的必要性[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彼得·瑞文;;生物多樣性、可持續(xù)性及其中國的未來(摘要)[A];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大會報告匯編[C];2003年
4 張家興;孫以文;王冬蘭;;生物多樣性在綜合治理中的應(yīng)用[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蔣有緒;;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與入世后的對策[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6 黃培yP;;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初探[A];面向21世紀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三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張新時;;對生物多樣性的幾點認識[A];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首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8 龍春林;裴盛基;;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方法[A];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首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9 馬克平;;國內(nèi)近年出版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書籍簡介[A];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首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10 陳堅;;生物多樣性與小城鎮(zhèn)建設(shè)[A];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四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湘靜;三部委征集保護生物多樣性活動方案[N];中國環(huán)境報;2007年
2 柏斌;我省將與中科院共建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N];云南科技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劉平;提高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整體水平[N];中國信息報;2007年
4 李想;保護生物多樣性蘊涵巨大商機[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5 特約記者 柏斌;云南將舉辦生物多樣性論壇[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6 特約記者柏斌;云南舉辦生物多樣性研討[N];中國花卉報;2008年
7 ;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N];山西日報;2010年
8 記者 寇亞琴 西木;北京保護生物多樣性有成效[N];中國花卉報;2010年
9 記者 李新雄;廣西生物多樣性網(wǎng)站開通[N];廣西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田曉玲;我們依然低估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N];文匯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賴毅;彝族生物多樣性智慧及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2 王四海;規(guī)劃環(huán)評中旅游對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9年
3 李昊民;生物多樣性評價動態(tài)指標體系與替代性評價方法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年
4 王翠紅;中國陸地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5 戚仁海;生境破碎化對城市化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陶晶;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麥麥提;我國生物多樣性立法現(xiàn)狀及其完善[D];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2 彭靜;生物多樣性信息共享與服務(wù)平臺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3 鄭茂;安徽省生物多樣性評價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勝男;基于支付意愿的生物多樣性非使用價值評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5 卜躍先;湖南省生物多樣性功能分區(qū)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李春寧;陜西省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7 侯書平;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生物多樣性適應(yīng)性保護的法律政策建構(gòu)[D];鄭州大學;2012年
8 張傳榮;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9 阮雪梅;大規(guī)模引種印楝對云南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10 唐杉;我國南海熱帶珊瑚礁島嶼生物多樣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37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3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