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及鄰近水域中的溶解有機氮——其時空分布、來源和生物利用率
本文關鍵詞:深圳灣及鄰近水域中的溶解有機氮——其時空分布、來源和生物利用率 出處:《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DON 時空分布 來源 生物利用率 沿岸水 深圳灣 珠江口
【摘要】:依據2000~2014年每月的監(jiān)測資料,分析了深圳灣及鄰近沿岸水域中溶解有機氮(DON)質量濃度的時空分布,并結合鹽度、5d生物需氧量和顆粒有機物實測數據探討DON的來源和生物利用率.結果表明,深圳灣中DON質量濃度為(0.45?0.45)mg/L,夏、冬季較高,春、秋季較低,在2000~2004年呈上升趨勢,而在2005~2014年呈下降趨勢;珠江口東南沿岸中DON質量濃度為(0.16?0.08)mg/L,季節(jié)變化小,研究期間總體上略呈上升趨勢.深圳灣和珠江口東南沿岸中DON均呈現出保守并具有同源性.依二元混合質量平衡模式估算的深圳灣中DON陸源質量分數約為80%,而珠江口東南沿岸中約為38%,顯示深圳灣DON主要來自陸源,而珠江口東南沿岸主要來自海源.依實測數據和回歸分析結果估算的深圳灣中平均DON生物利用率為14.8%,而珠江口東南沿岸中為15.5%,與珠江口下段高鹽區(qū)中實測溶解有機碳生物利用率相近.
【作者單位】: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
【基金】:國家“973”項目(2013CB956101)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學技術局長基金(1523;1524)
【分類號】:X145
【正文快照】: 雖然海洋中溶解無機氮(DIN)是最易被生物利用的氮形態(tài),但溶解有機氮(DON)作為初級生產者的潛在氮源早已被認知,而且寡營養(yǎng)體系中DON的生物利用超過無機形態(tài)[1].在沿岸海域中,即使有大量人為的、河流的和大氣的DIN輸入,但DON仍占總溶解氮(TDN)的大部分[2-3].DON包括大范圍的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明輝;李緒錄;;2000~2011年深圳灣及鄰近水域顆粒有機物的來源和時空分布[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4年11期
2 李緒錄;張軍曉;史華明;周毅頻;肖志建;梁佩喜;;深圳灣及鄰近沿岸水域總溶解氮的分布、組成和來源及氮形態(tài)的轉化[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4年08期
3 李緒錄;張軍曉;周毅頻;夏華永;梁佩喜;;2000~2010年大鵬灣溶解有機氮的時空分布[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3年10期
4 張軍曉;李緒錄;周毅頻;梁佩喜;;2000—2010年深圳灣及其鄰近海域溶解無機氮的時空分布[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3期
5 李緒錄;周毅頻;夏華永;;2000~2010年大鵬灣顆粒有機物的年變化和年際變化[J];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3期
6 周毅頻;李緒錄;張軍曉;夏華永;;大鵬灣中溶解態(tài)總氮和總磷的多年調查結果分析[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4期
7 王越興;;深圳灣水環(huán)境質量及變化趨勢分析[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11年03期
8 戴紀翠;高曉薇;倪晉仁;尹魁浩;;深圳近海海域營養(yǎng)現狀分析與富營養(yǎng)化水平評價[J];環(huán)境科學;2009年10期
9 林以安,蘇紀蘭,扈傳昱,張美,李炎,管衛(wèi)兵,陳介中;珠江口夏季水體中的氮和磷[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4年05期
10 王琳,陳上群;深圳灣自然條件特征及治理應注意的問題[J];人民珠江;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緒錄;許春玲;林梵;史華明;張軍曉;;深圳灣及鄰近水域中的溶解有機氮——其時空分布、來源和生物利用率[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6年09期
2 徐環(huán);張桂成;李悅悅;梁生康;;近海溶解有機氮對浮游植物生物可利用性研究進展[J];海洋湖沼通報;2016年04期
3 沈玉蓮;肖迪;費騰;;深圳市海岸帶土地利用遙感監(jiān)測方法探索[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6年05期
4 張雷;曹偉;馬迎群;韓超南;秦延文;趙艷民;劉志超;楊晨晨;;大遼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氮、磷的分布及潛在性富營養(yǎng)化[J];環(huán)境科學;2016年05期
5 徐智廣;吳海一;孫福新;呂芳;詹冬梅;;不同氮源加富對海帶生長、光合固碳和氮吸收特性的影響[J];水產學報;2016年04期
6 李俊龍;鄭丙輝;張鈴松;金小偉;胡序朋;劉方;邵君波;;中國主要河口海灣富營養(yǎng)化特征及差異分析[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6年02期
7 楊靜;張仁鐸;趙莊明;翁士創(chuàng);李鳳華;;近25年廣西北部灣海域營養(yǎng)鹽時空分布特征[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9期
8 姜昭陽;梁振林;劉揚;;灘涂淤泥在人工藻礁制備中的應用[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14期
9 張偉;孫健;聶紅濤;姜國強;陶建華;;珠江口及毗鄰海域營養(yǎng)鹽對浮游植物生長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5年12期
10 LI JunLong;ZHENG BingHui;LIU Yong;WU Zhen;LIU Fang;SHAO JunBo;HU XuPeng;;Classification of estuaries in China based on eutrophication susceptibility to nutrient load[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緒錄;張軍曉;史華明;周毅頻;肖志建;梁佩喜;;深圳灣及鄰近沿岸水域總溶解氮的分布、組成和來源及氮形態(tài)的轉化[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4年08期
2 李緒錄;張軍曉;周毅頻;夏華永;梁佩喜;;2000~2010年大鵬灣溶解有機氮的時空分布[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3年10期
3 張軍曉;李緒錄;周毅頻;梁佩喜;;2000—2010年深圳灣及其鄰近海域溶解無機氮的時空分布[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3期
4 李緒錄;周毅頻;夏華永;;2000~2010年大鵬灣顆粒有機物的年變化和年際變化[J];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3期
5 李緒錄;周毅頻;夏華永;;大鵬灣表層沉積物中碳、氮、磷的多年調查結果和有機質來源分析[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05期
6 周毅頻;李緒錄;張軍曉;夏華永;;大鵬灣中溶解態(tài)總氮和總磷的多年調查結果分析[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4期
7 徐寧;王萌;孫凱峰;胡章喜;段舜山;;有機氮對大亞灣亞歷山大藻種群生長的促進作用[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2年03期
8 夏華永;李緒錄;韓康;;大鵬灣環(huán)境容量研究Ⅰ:自凈能力模擬分析[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1年12期
9 周毅頻;李緒錄;夏華永;周凱;;大鵬灣中葉綠素-a的多年調查結果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灰關聯分析[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1年12期
10 葉翔;李炎;黃邦欽;陳堅;;臺灣海峽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顆粒有機碳含量的逐日變化特征[J];臺灣海峽;201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曉君;;“離普”藝穗 全民藝術——2012年第三屆深圳灣藝穗節(jié)[J];花樣盛年;2013年01期
2 黃小平,李向東,岳維忠,黃良民,李毓湘;深圳灣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累積過程[J];環(huán)境科學;2003年04期
3 張靜;張瑜斌;周凱;張際標;孫省利;;深圳灣海域營養(yǎng)鹽的時空分布及潛在性富營養(yǎng)化程度評價[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2期
4 任華堂;陶亞;夏建新;劉昭偉;;旱季深圳灣水污染輸移擴散特性研究[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0年04期
5 張軍曉;李緒錄;周毅頻;梁佩喜;;2000—2010年深圳灣及其鄰近海域溶解無機氮的時空分布[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3期
6 ;深圳灣分會舉辦海豚互助日活動[J];經理人;2013年07期
7 萬由鵬;毛獻忠;朱佳;;深圳灣污染物平均輸運時間數值研究[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4年04期
8 左平;汪亞平;程s,
本文編號:1334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3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