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改性對氣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活性炭改性對氣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年
活性炭改性對氣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響的研究
張雙雙
【摘要】:隨著室內空氣污染的日益嚴重,高效便捷的活性炭吸附技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傳統(tǒng)的活性炭對甲醛及氨的去除主要通過單純的物理吸附實現(xiàn),去除能力有限。本課題通過對幾種活性炭吸附甲醛性能的比較,篩選出了甲醛吸附最優(yōu)的炭型,確定了活性炭的適宜粒徑,并在此基礎上對篩選出的活性炭進行HN03改性、負載金屬改性;采用等溫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動力學對改性前后樣品的甲醛及氨吸附行為進行描述,并給出了改性活性炭對甲醛及氨的去除機理。論文主要內容如下:考察了落葉松基、煤質基、椰殼基3種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能力。結果表明:三種炭樣的比表面積關系為:椰殼活性炭煤質活性炭落葉松基活性炭,比表面積、含氧官能團數量以及粒徑大小三者均對活性炭甲醛吸附行為產生影響;钚蕴勘缺砻娣e越高,微孔比例越大,其對甲醛吸附容量越高,椰殼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容量最大,為1.38mg·g-1;表面含氧官能團數量越多,吸附容量越強;粒徑越小,吸附能力越好,實驗中粒徑為20-40目的椰殼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對椰殼活性炭進行HN03氧化改性,分析改性前后樣品的孔結構及表面官能團含量變化,對樣品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情況的吸附行為進行了研究,結合等溫吸附模型和吸附動力學分析吸附反應過程,對吸附反應的機理進行闡述。結果表明:HNO3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積減小,介孔比例增加。且隨HNO3濃度的增加,樣品的比表面積逐漸降低,介孔比例逐漸變大,從23.0%增加到29.79%: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總酸性官能團含量增加,與原始活性炭相比,HNO3濃度為5 mol·L-1的樣品(AC-N5)表面含氧官能團增加了0.393 mmol·g-1;改性后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能力明顯變大,從1.38 mg·g-’增加到3.45 mg·g-1;樣品對甲醛的飽和吸附量順序為AC-N5AC-N7AC-N3AC-N1ACraw; 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描述甲醛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行為;動力學研究表明,甲醛的吸附動力學過程符合準二階動力學模型,其相關系數R2均高于0.99,表明甲醛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為物理-化學聯(lián)合吸附。采用CuCl2溶液對椰殼活性炭進行改性以制備高容量甲醛吸附活性炭。用低溫液氮吸附(N2/77K)來表征銅鹽濃度的改變對活性炭孔隙結構的影響;以掃描電鏡(SEM)觀測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活性炭表面元素組成及存在形式;用X射線衍射(XRD)研究載銅活性炭的晶形結構;以常溫動態(tài)吸附評價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改性活性炭中銅以Cu0、CuC1及CuCl23種形式存,改性活性炭微孔數量減少,介孔比例提高;隨銅鹽濃度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容減少,平均孔徑變大: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團數量增加。當CuCl2濃度為0.5 mol·L-1時,制備的改性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容量是原料活性炭的3倍,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行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動力學模型研究表明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準二階動力學模型,說明樣品對甲醛的吸附為物理-化學聯(lián)合吸附。采用不同濃度的ZnCl2對椰殼活性炭進行表面改性以制備高容量氨吸附活性炭,并采用低溫液氮吸附(BET)、掃描電鏡(SEM)、Boehm滴定、X射線衍射(XRD)及熱重(TG)對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物理結構及表面含氧官能團進行了測定,同時以常溫動態(tài)吸附對氨吸附容量及吸附動力學進行了研究,并對ZnCl2活性炭氨吸附去除機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微孔數量減少,介孔比例提高;隨ZnCl2濃度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孔容減小,平均孔徑變大,由23.00%增加到25.52%;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團含量增加。以質量比為11%的ZnCl2浸漬的活性炭樣品(AC3)總酸性含氧官能團增加最多,增加了0.259 mmol·g-1。浸漬ZnCl2溶液改性對活性炭吸附氨性能的改善十分明顯,樣品AC3對氨氣的吸附量(75.58 mg·g-1)為原始活性炭(12.5 mg·g-1)的6.05倍;吸附動力學模型研究得出氨在改性前后活性炭樣品上的吸附與準二階動力學模型較符合,說明吸附反應過程為物理-化學聯(lián)合吸附。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X51;TQ42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偉,翟德華,于洋,楊虹;裝修室內空氣污染現(xiàn)狀分析及控制途徑[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3年05期
2 李志紅;黃偉;左志軍;宋雅君;謝克昌;;用XPS研究不同方法制備的CuZnAl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催化劑[J];催化學報;2009年02期
3 王淑勤;樊學娟;;改性活性炭治理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6年08期
4 王文超;周仕學;姜瑤瑤;楊敏建;;室內甲醛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6年09期
5 劉楊灝;余倩;李聰;林鑫;張小慶;余林;武倫福;;室內甲醛凈化處理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1年06期
6 李鴻偉;李彥旭;朱飛;;負載金屬改性活性炭降解VOCs的研究[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2年08期
7 劉守新,陳孝云,陳曦,孫承林;表面酸堿2步改性對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2005年06期
8 劉守新;陳曦;張顯權;;活性炭孔結構和表面化學性質對吸附硝基苯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2008年05期
9 翟敏,岳喜同,劉慧;裝修居室甲醛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3年02期
10 黃偉;賈艷秋;孫盛凱;;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進展[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技術;2006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段浩波;東北師大校園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與控制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首山,鄧景屹,劉文川;活性碳纖維的化學改性[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2 劉守杰;李永光;佘玉奇;;活性炭性質對其吸附水中硝基苯性能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08期
3 余剛;張昌;鄭萬兵;;汽車內部空氣污染成因及控制[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0年04期
4 張麗丹;王曉寧;韓春英;郭坤敏;;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5 陳凱華;宋存義;邱露;李強;;流化活性碳纖維脫除煙氣中的SO_2[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6 遲振新;孫冬月;;汽車內的污染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7 郭婷;白志鵬;吳燦;朱坦;;環(huán)境溫度濕度對TiO_2/ACF光催化凈化甲苯的影響[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7年05期
8 閻懷國,張俊貞,趙惠敏,李傳運,安鼎年;活性碳纖維的應用[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1998年03期
9 張立偉;王軍華;吳佩;侯昭胤;費金華;鄭小明;;甲醇脫水合成二甲醚的Al_2O_3-HZSM-5組合固體酸催化劑(英文)[J];催化學報;2010年08期
10 秦紹東;張成華;許健;吳寶山;相宏偉;李永旺;;Mo和Cu助劑對FeK/SiO_2催化劑費托合成性能的影響[J];催化學報;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小平;李萬燈;蔣強;劉亞津;;抗菌除臭纖維用無機納米材料[A];第五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勇;江莉;趙鳳雯;譚晶;楊衛(wèi)民;;熔體電紡制備無光去除甲醛功能纖維的研究[A];“力恒杯”第11屆功能性紡織品、納米技術應用及低碳紡織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秦琛;;污水處理中惡臭對周邊環(huán)境的污染及治理[A];惡臭污染管理與防治技術進展[C];2009年
4 盧彩虹;高纓;李杰;周黎明;魯勝利;周建梅;劉波;;微波技術在廢氣治理中的應用[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李健;汪廣興;宋年合;;淺探反化學恐怖斗爭中的化學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6 趙潔;齊秀麗;;活性炭再生技術研究進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7 任一萍;王正;王志玲;常亮;高黎;郭文靜;;氨處理對光度法測試甲醛釋放量的影響[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論文集[C];2009年
8 錢益躍;周懷中;馬國強;;金華市區(qū)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現(xiàn)狀分析與控制建議[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文集第八卷(環(huán)保分卷)[C];2005年
9 范武波;尹華強;郭家秀;;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10 陶長元;于永波;劉作華;杜軍;劉仁龍;范興;;釩渣酸浸液中錸的分離富集研究進展[A];2012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專輯(下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輝;脂肪酸甲酯加氫制脂肪醇Cu/Zn催化劑的失活機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左志軍;漿態(tài)相催化劑的直接制備及其漿態(tài)相催化反應中的溶劑效應及TiO_2相變規(guī)律的理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振華;新型功能化吸附劑的制備及其在金屬離子分析中的應用[D];蘭州大學;2011年
4 錢曉榮;陽離子木屑纖維素吸附劑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與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5 楊秋生;催化直接羥基化法制備萘酚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劉青松;微波法制備竹基活性炭及強化濕式氧化處理含酚廢水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劉立恒;褐煤基顆;钚蕴康木G色制備及其變壓吸附分離CH_4/N_2的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8 周烈興;活性炭吸附處理苯和甲苯氣體的性能及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9 莊曉虹;室內空氣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釋放規(guī)律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10 陳慶軍;炭質多孔材料的結構控制及對H2S、CO2脫除行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曉棟;超臨界流體制備負載型催化劑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楊松波;生物過濾法凈化及回收含氨廢氣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汪星星;DBD等離子體降解活性炭吸附的五氯酚及再生活性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吳薇;室內空氣凈化復合刨花板的制造工藝及性能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5 王志濤;利用鋼廠赤泥和堿廠白泥研制燃氣(H_2S)脫硫劑[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程靜怡;三價鈷氨絡合物催化還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王浩伊;Fenton試劑高級氧化法處理丙二醇廢水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趙延軍;吸附—光催化降解低濃度甲醛氣體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梅巖;觀賞植物吸收代謝甲醛及其甲醛脅迫響應基因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10 于麗麗;活性炭基催化水解羰基硫催化劑的篩選及動力學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曉燕;淺議室內甲醛污染現(xiàn)狀與防治[J];安徽化工;2004年04期
2 劉世珍,曹明禮,侯祺棕;武漢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分析研究[J];北方環(huán)境;2005年01期
3 王佳佳;施冰;劉曉東;宋紅;;3種木本植物對室內空氣凈化能力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7年11期
4 楊麗珍;周震;郝燕萍;謝芬艷;;TiO_2納米顆粒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影響因素[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李中秋,王云;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對策[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2年03期
6 李亞新;室內空氣中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與防治[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3年01期
7 劉偉,翟德華,于洋,楊虹;裝修室內空氣污染現(xiàn)狀分析及控制途徑[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3年05期
8 徐征,千載虎,張強,毛利群,田部浩三,盛世善,熊國興;CuO-ZnO基CO_2/H_2合成甲醇催化劑的反應活性中心[J];催化學報;1994年02期
9 胡尚勤;微生物除臭牛糞的初步研究[J];重慶環(huán)境科學;1994年01期
10 吳志超,李國建,,馬肖衛(wèi);生物脫臭技術初探[J];重慶環(huán)境科學;1994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宮斐;新裝居室室內空氣污染與健康效應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4年
2 段浩波;東北師大校園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與控制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吳平;幾種植物對室內污染氣體甲醛的凈化能力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4 黃薇;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控制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5 程足芬;生物法處理低濃度甲醛污染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偉;賈艷秋;孫盛凱;;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進展[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技術;2006年05期
2 孫康;蔣劍春;;國內外活性炭的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林產化學與工業(yè);2009年06期
3 孫寶林;新型活性炭材料的特性及應用[J];勞動保護;1995年04期
4 孫艷;;活性炭制備現(xiàn)狀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4年01期
5 韓相理;蘆春梅;;凈美兼具——活性炭工藝品材料和功能初探[J];美術大觀;2014年01期
6 魏娜,趙乃勤,賈威;活性炭的制備及應用新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5期
7 李夢青,王新征,居蔭軒,鄭永麗;鈣催化活化制備活性炭的研究進展[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8 王鵬,張海祿;表面化學改性吸附用活性炭的研究進展[J];炭素技術;2003年03期
9 崔靜,趙乃勤,李家俊;活性炭制備及不同品種活性炭的研究進展[J];炭素技術;2005年01期
10 竇智峰;姚伯元;;高性能活性炭制備技術新進展[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春燕;王公應;馮良榮;;活性炭載體改性進展[A];第六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黃偉容;肖澤輝;;活性炭的成型、廢氣處理中的應用及發(fā)展前景[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范武波;尹華強;郭家秀;;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厲嘉云;馬磊;盧春山;李小年;;處理方法對活性炭載體及負載鈀催化劑性能的影響[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4年
5 苗婷;周朝華;嚴春曉;程振興;;活性炭在軍事領域的應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三卷)[C];2013年
6 陳翠蘭;張本山;高凌云;李芬芬;周雪;;吸附劑活性炭的制備與在處理廢水中的應用[A];2010第二屆中國食品安全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湯華民;李江存;舒一蘭;;活性炭材料在空氣凈化中的應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8 代曉東;劉欣梅;錢嶺;張建;閻子峰;;天然氣吸附用活性炭制備的放大試驗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蔡芬芬;朱義年;梁美娜;;活性炭改性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8年
10 侯敏;劉力;王璐;梁海潮;鄧正華;;氧化劑(NH_4)_2S_2O_8處理活性炭對儲能性能的影響[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本報記者 明 江;[N];中國商報;2004年
2 何應松;[N];中華建筑報;2004年
3 黃宇;[N];中國信息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張輝 林澤攀 王建蘭;[N];中國綠色時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玉新;毛竹活性炭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2 解立平;城市固體有機廢棄物制備活性炭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03年
3 代曉東;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備、修飾與應用基礎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4 孫康;果殼活性炭孔結構定向調控及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5 楊繼亮;活性炭在卷煙濾嘴及煙草加工廢水中的應用[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6 陳云;活性炭及其改性催化劑應用于碘化氫分解的性能及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王靜;濕生植物基活性炭的制備、表征及其對重金屬鎳離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8 鄒學權;水處理用活性炭的微波改性與再生[D];浙江大學;2008年
9 楊坤彬;物理活化法制備椰殼基活性炭及其孔結構演變[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10 張利波;煙桿基活性炭的制備及吸附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賴奕堅;成型活性炭的銀離子吸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苗東旭;玉米芯基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對二價鋅離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3 崔穎;以蘆葦為原料多種活性炭材料的制備及其吸—脫附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張雙雙;活性炭改性對氣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響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勇;無患子殘渣活性炭制備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閆新龍;活性炭成型及其對天然氣吸附性能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7 孫利娜;廢舊紡織品制備活性炭及其應用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8 劉佳穎;新型無粘結劑成型活性炭的吸附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陳理;泡沫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對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10 向守信;活性炭改性及其在油氣分離回收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活性炭改性對氣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9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8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