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M內插算法的北斗GBAS參考站布局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LSM內插算法的北斗GBAS參考站布局設計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LSM內插法 DIM內插法 地基增強系統(tǒng)(GBAS) “三輪”式地面參考站布局設計
【摘要】:為提高機場空域利用率,進近等級和進近效率,提出基于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三輪"式地面參考站布局設計方案;贕PS的GBAS參考站的適用于20 km范圍,其通過平均法計算差分校正量不能滿足對差分校正值準確描述。通過實驗和仿真對比,分析了低次曲面內插法(LSM)、基于距離的內插法(DIM)與平均法三者之間的差異。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LSM、DIM內插法與均值法在計算差分校正時,存在較大差異。在此基礎上提出將低次曲面法(LSM)用于"三輪"式地面參考站布局,并給出了相應的進近方案。
【作者單位】: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民用航空學院;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關鍵詞】: LSM內插法 DIM內插法 地基增強系統(tǒng)(GBAS) “三輪”式地面參考站布局設計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433115) 中航工業(yè)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專項(CXY2012SH16)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衛(wèi)星應用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14_CXJJ-TX_12)資助
【分類號】:V351.37;P228.4
【正文快照】: 中航工業(yè)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專項(CXY2012SH16)、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衛(wèi)星應用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14_CXJJ-TX_12)資助近年來,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長,空中交通效率受到霧霾天氣和各類復雜氣象條件影響。在民用航空領域,為提高機場空域利用率,進近等級和進近效率,提出將GBAS用于飛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樂韜;黃丁發(fā);徐銳;高淑照;;一種網絡RTK新技術——增強參考站[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年01期
2 黃丁發(fā);周樂韜;李成鋼;熊永良;;增強參考站網絡RTK算法模型及其實驗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9年11期
3 甄鑫強;李兆華;;淺析城市參考站網絡建設通訊方案[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年01期
4 瞿穩(wěn)科;鄒本杰;陳天立;;基于數(shù)據(jù)融合的增強系統(tǒng)參考站外頻標的設計[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11年03期
5 張月華,葛林林;河北省永久性GPS參考(網)站建立的研究與探討[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5年05期
6 周興華;趙吉先;黃長軍;;GPS臺站網在新世紀中的應用前景[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05年06期
7 侯至群;丁仁軍;;KMCORS系統(tǒng)一些應用問題的探討[J];城市勘測;2007年06期
8 嚴航;姚山峰;;基于參考站的低軌雙星定位誤差校正分析[J];電訊技術;2011年12期
9 柯福陽;王慶;潘樹國;;基于Voronoi圖D-TIN CORS參考站網絡的自動構建與空間關系組織[J];測繪工程;2011年01期
10 黃丁發(fā);;基于WEB和移動計算的增強VRS理論及其完備性研究[J];學術動態(tài);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彥田;程鵬飛;蔡艷輝;徐宗秋;;中長距離參考站間網絡RTK虛擬參考站算法研究[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5衛(wèi)星導航增強與完好性監(jiān)測[C];2012年
2 周寧江;張金曦;;法國Scorpio 6502 GPS常見故障及處理辦法[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3 付先國;;利用TEQC軟件對參考站點位環(huán)境進行測試分析[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4 王帥;;GPS參考站系統(tǒng)在丁集礦井的建立與應用[A];2010年度淮南礦業(yè)集團煤炭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一)·地質專業(yè)[C];2010年
5 吳星華;呂振業(yè);JoelVanCranenbroeck;王貴武;吳俐民;;徠卡最新主輔站技術在昆明市GPS參考站網中的應用[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6 吳星華;呂振業(yè);Joel VanCranenbroeck;王貴武;吳俐民;;徠卡最新主輔站技術在昆明市GPS參考站網中的應用[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7 錢闖;劉暉;楊寬軍;王千明;;JXCORS參考站坐標時間序列分析[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3精密定軌與精密定位[C];2013年
8 李炬;張子曰;李艷;張本志;;北京中央商務區(qū)熱環(huán)境流動觀測試驗[A];城市氣象論壇(2012年)·城市與氣候變化論文集[C];2012年
9 車作光;趙剛;;RTK GPS定位中最佳參考站點位的分析與研究[A];吉林省測繪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8年
10 許春艷;曹亞杰;姜蔚明;施洲洲;;利用OMR和參考站方法對南通地區(qū)城市化影響的分析[A];S3 聚焦氣候變化,,探索低碳未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甘勃;連續(xù)參考站網 輕松搞定高精度測量[N];大眾科技報;2008年
2 馬林邋付川;山區(qū)測量GPS當主角[N];中國石化報;2007年
3 記者 韓紅新 實習生 張瀚元;我市建成衛(wèi)星定位參考站系統(tǒng)[N];蘭州日報;2009年
4 記者 黃瀅;“數(shù)字南寧”又添新平臺[N];南寧日報;2007年
5 張陽成;石家莊市GPS固定參考站系統(tǒng)建設項目通過鑒定[N];中國測繪報;2008年
6 通訊員 張陽成邋武蘭忠 記者 李鐵兵;石家莊GPS固定參考站系統(tǒng)通過鑒定[N];河北經濟日報;2008年
7 張福林;長春建成獨立固定GPS參考站系統(tǒng)[N];中國測繪報;2004年
8 吳俐民;昆明建成連續(xù)運行GPS參考站系統(tǒng)[N];中國測繪報;2005年
9 北京市信息資源管理中心 譚志彬 戴連君 毛東軍 彭凱;信息技術支撐北京GPS服務網[N];計算機世界;2003年
10 董笑舟;西安連續(xù)運行衛(wèi)星定位參考站系統(tǒng)建設啟動[N];中國測繪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徐彥田;基于長距離參考站網絡的B/S模式動態(tài)定位服務理論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2 李成鋼;網絡GPS/VRS系統(tǒng)高精度差分改正信息生成與發(fā)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3 李黎;基于參考站網的實時快速PPP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殷海濤;基于參考站網絡的區(qū)域對流層4D建模理論、方法及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喻國榮;基于移動參考站的GPS動態(tài)相對定位算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田;基于不同時空區(qū)域的VRS連續(xù)參考站網絡對流層改正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黨相振;網絡RTK通訊關鍵模塊研發(fā)及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韓菲;參考站網絡穩(wěn)定性自動監(jiān)測及其時間序列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4 陳澍;利用參考站網絡數(shù)據(jù)建立精確大氣層析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李鳳霞;網絡RTK的質量控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6 徐彥田;網絡RTK參考站間大氣改正數(shù)實時生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7 李永川;基于VRS法GPS測量技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8 鄧文彬;基于網絡GPS和GIS的聯(lián)合技術在土地利用變更調查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9 林瑜瀅;主輔站技術定位原理及算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10 毛海峰;VRS算法研究及定位精度分析[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652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86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