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流紫外輻射監(jiān)視單元光學系統設計
本文關鍵詞:羽流紫外輻射監(jiān)視單元光學系統設計
【摘要】:為了在衛(wèi)星姿態(tài)調整時監(jiān)測羽流紫外(UV)輻射,需要研制紫外寬波段、大視場、小尺寸的光學系統。根據紫外成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采用融石英和氟化鈣(CaF2)兩種光學材料實現大視場、大光圈的初始結構,給出了一種焦距為25mm,視場為40°,光圈F值為2的全球面光學系統的方案。利用光學設計軟件Zemax和Code V對光學系統進行優(yōu)化,得到滿足要求的紫外成像物鏡。系統各個視場的彌散斑直徑小于11μm,探測器特征頻率在40lp/mm處,各個視場的傳遞函數大于0.6,滿足加工和狀態(tài)的要求。與其他紫外成像物鏡相比,系統實現了大視場、大光圈,且各鏡面全部為球面,有效降低了成本,縮短了加工周期。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關鍵詞】: 光學設計 紫外成像物鏡 羽流 球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05013)
【分類號】:V448.22
【正文快照】: 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發(fā)動機在太空環(huán)境工作時,發(fā)動機噴流向外部空間環(huán)境自由膨脹形成空間羽流。航天器受到真空羽流的影響會產生羽流效應,比如羽流在航天器表面的沉積污染,對航天器的氣動力、氣動熱以及電磁、視場等影響[1]。羽流效應會造成航天器表面敏感元件工作性能下降或者受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澤娟;程惠爾;周偉敏;周世宏;周紅玲;;空間發(fā)動機羽流場的試驗研究[J];空氣動力學學報;2008年04期
2 錢中;王平陽;杜朝輝;;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三維粒子模擬[J];宇航學報;2009年02期
3 尹樂;周進;楊樂;李自然;吳建軍;李潔;;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的一體化粒子模擬[J];固體火箭技術;2010年01期
4 尹樂;周進;楊樂;吳建軍;李自然;李潔;;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的混合粒子仿真研究[J];系統仿真學報;2011年03期
5 蔡國飆,祖國君,王慧玉,張振鵬;羽流問題研究概況[J];推進技術;1995年04期
6 于錢;;羽流污染試驗驗證能力取得重大突破[J];航天器環(huán)境工程;2009年01期
7 尹樂;周進;楊樂;吳建軍;李自然;李潔;;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預測計算研究[J];宇航學報;2010年01期
8 錢中;杜朝輝;王平陽;袁益超;;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特性數值研究[J];航空動力學報;2010年05期
9 謝澤華;周進;張銳;李自然;;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場數值分析[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10 趙永學,張育林;羽流光譜的原子輻射仿真[J];推進技術;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程曉麗;毛銘芳;閻喜勤;;發(fā)動機羽流污染研究[A];計算流體力學研究進展——第十一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賀碧蛟;張建華;侯鳳龍;蔡國飆;;真空羽流效應并行數值模擬初步研究[A];中國宇航學會2005年固體火箭推進第22屆年會論文集(發(fā)動機分冊)[C];2005年
3 李中華;梁杰;;高空羽流流場數值仿真[A];第十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張建華;侯鳳龍;李永亮;賀碧蛟;蔡國飆;;真空羽流氣相沉積污染研究[A];中國宇航學會2005年固體火箭推進第22屆年會論文集(發(fā)動機分冊)[C];2005年
5 程曉麗;黃飛;苗文博;呂俊明;;大推力發(fā)動機羽流效應的DSMC方法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賀衛(wèi)東;發(fā)動機真空羽流導流力熱效應的CFD/DSMC耦合仿真及試驗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張銳;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工作過程及羽流特性理論與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3 肖澤娟;空間發(fā)動機羽流及其污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尹樂;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工作過程及羽流的數值仿真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丁佳鵬;等離子發(fā)動機羽流區(qū)的光譜診斷及模式識別[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李艷臣;空間羽流對探月飛行器撞擊效應數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謝澤華;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4 張帆;脈沖等離子體推力器羽流特性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計京津;稀薄等離子體羽流的濺射效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林榕;Langmuir探針測量技術在MPT羽流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潘衛(wèi)東;噴管羽流溫度場測量系統的研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15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71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