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亞胺薄膜與太陽翼基板粘貼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20:41
衛(wèi)星在軌運行過程中,太陽翼會受到惡劣的低真空、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為了提高太陽翼在軌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對聚酰亞胺薄膜與太陽翼基板的粘貼技術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對聚酰亞胺薄膜表面進行電暈處理,能夠顯著地提高其表面粗糙度。聚酰亞胺薄膜與硅橡膠結合力得到大大提高,聚酰亞胺薄膜與基板剝離強度達到8.59N/cm,經(jīng)過熱真空及溫度循環(huán)實驗驗證,電暈后的聚酰亞胺薄膜薄膜與基板粘貼牢固可靠,能夠適應空間惡劣的環(huán)境。電暈技術為聚酰亞胺薄膜與基板的粘貼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表面處理方法,可以推廣至航天器其他艙外部件上使用。
【文章來源】:化工新型材料. 2020,4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電暈原理圖
利用ANSYS軟件對基板、膠層(厚度:0.1mm)和PI薄膜(厚度0.05mm)進行了仿真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網(wǎng)格采用實體正六面體網(wǎng)格,膠層和PI薄膜加密的方式劃分網(wǎng)格,膠層和基板、膠層和PI薄膜之間采用綁定接觸,劃分后的網(wǎng)格見圖3。圖3 有限元模型圖
有限元模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共縮聚型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的研究[J]. 周海軍,張曉蕾,陳孝起,楊淑蘭,劉德居,李彥濤.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4)
[2]酸堿處理條件對聚酰亞胺薄膜表面改性的影響[J]. 慕慧峰,劉凱,李中華,滿彥汝,舒明,高原. 電鍍與涂飾. 2016(24)
[3]航天用RTV GD414硫化性能研究[J]. 成鋼,李堯. 真空與低溫. 2013(01)
[4]碳纖維/鋁蜂窩太陽翼基板熱變形分析[J]. 丁延衛(wèi),王曉耕,張立華,潘增富. 航天器工程. 2009(04)
[5]新型航天器剛性太陽電池翼基板的平面度品質控制[J]. 沃西源,涂彬,殷永霞,譚放. 高科技纖維與應用. 2009(01)
[6]電暈方法在聚合物表面處理中的應用進展[J]. 朱文苑,曾金芳,王斌. 化工新型材料. 2008(07)
[7]室溫硫化硅橡膠及其在航天器上的應用[J]. 邸明偉,張麗新,何世禹,楊德莊. 宇航材料工藝. 2005(04)
[8]大功率塑料薄膜表面電暈處理機電源的研制[J]. 李彥鋒,陶海敏,張仲超,何湘寧. 電力電子技術. 2003(02)
碩士論文
[1]電暈處理對聚丙烯薄膜表面特征及印刷適應性影響的研究[D]. 黃亞男.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80624
【文章來源】:化工新型材料. 2020,4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電暈原理圖
利用ANSYS軟件對基板、膠層(厚度:0.1mm)和PI薄膜(厚度0.05mm)進行了仿真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網(wǎng)格采用實體正六面體網(wǎng)格,膠層和PI薄膜加密的方式劃分網(wǎng)格,膠層和基板、膠層和PI薄膜之間采用綁定接觸,劃分后的網(wǎng)格見圖3。圖3 有限元模型圖
有限元模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共縮聚型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的研究[J]. 周海軍,張曉蕾,陳孝起,楊淑蘭,劉德居,李彥濤.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4)
[2]酸堿處理條件對聚酰亞胺薄膜表面改性的影響[J]. 慕慧峰,劉凱,李中華,滿彥汝,舒明,高原. 電鍍與涂飾. 2016(24)
[3]航天用RTV GD414硫化性能研究[J]. 成鋼,李堯. 真空與低溫. 2013(01)
[4]碳纖維/鋁蜂窩太陽翼基板熱變形分析[J]. 丁延衛(wèi),王曉耕,張立華,潘增富. 航天器工程. 2009(04)
[5]新型航天器剛性太陽電池翼基板的平面度品質控制[J]. 沃西源,涂彬,殷永霞,譚放. 高科技纖維與應用. 2009(01)
[6]電暈方法在聚合物表面處理中的應用進展[J]. 朱文苑,曾金芳,王斌. 化工新型材料. 2008(07)
[7]室溫硫化硅橡膠及其在航天器上的應用[J]. 邸明偉,張麗新,何世禹,楊德莊. 宇航材料工藝. 2005(04)
[8]大功率塑料薄膜表面電暈處理機電源的研制[J]. 李彥鋒,陶海敏,張仲超,何湘寧. 電力電子技術. 2003(02)
碩士論文
[1]電暈處理對聚丙烯薄膜表面特征及印刷適應性影響的研究[D]. 黃亞男.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806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328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