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昆蟲仿生飛行驅(qū)動機構(gòu)設(shè)計與實現(xiàn)
【學(xué)位單位】:重慶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V276
【部分圖文】:
美國加州大學(xué)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制一種微機械昆蟲,命名為“MFI(Micromechanical Flying Insect)”。該款微機械昆蟲根據(jù)仿生學(xué)原理設(shè)計,參照蒼蠅的飛行原理。其尺寸范圍在 10~25mm,總重為 43mg,撲翼頻率最高可達 150Hz,采用壓電石英驅(qū)動方式驅(qū)動翅膀拍動。經(jīng)實驗驗證,它只能做短暫的無控制飛行[11-13]。圖 1.2 四自由度 MFI 纖維傳感器裝配圖[11,12]Fig.1.2 Fiberotic sensor alignment geometry for 4DOF MFI nest[11,12]
美國斯坦福研究中心(SRI)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xué)(University of Toronto)在 DARPA 的資助下,合作研制了一款撲翼微飛行器,命名為“Mentor”。這款撲翼微飛行器有兩對翅膀,最大的一對翅膀翼展 15cm,總重為 50g,由一種電致伸縮聚合體人造肌肉(Electroactive Polymer Artificial Muscle, EPAM)提供驅(qū)動飛行器所需的動力,能量密度較高[18]。2001 年,美國佐治亞技術(shù)研究所(Georgia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GTRI)、英國劍橋大學(xué)(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 ETS 實驗室共同研制了一種撲翼微飛行器,命名為“Entomopter”。這款撲翼微飛行器有兩對機翼,翼展 25.4cm,翅膀撲動頻率約 10Hz,工作負載 10g 左右,最大起飛重量 50g[19]。
美國斯坦福研究中心(SRI)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xué)(University of Toronto)在 DARPA 的資助下,合作研制了一款撲翼微飛行器,命名為“Mentor”。這款撲翼微飛行器有兩對翅膀,最大的一對翅膀翼展 15cm,總重為 50g,由一種電致伸縮聚合體人造肌肉(Electroactive Polymer Artificial Muscle, EPAM)提供驅(qū)動飛行器所需的動力,能量密度較高[18]。2001 年,美國佐治亞技術(shù)研究所(Georgia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GTRI)、英國劍橋大學(xué)(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 ETS 實驗室共同研制了一種撲翼微飛行器,命名為“Entomopter”。這款撲翼微飛行器有兩對機翼,翼展 25.4cm,翅膀撲動頻率約 10Hz,工作負載 10g 左右,最大起飛重量 50g[19]。圖 1.3 電動模型的無線電控制系統(tǒng)[17]Fig.1.3 Battery-power prototype with a radio control system[1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遲鵬程;張衛(wèi)平;陳文元;李洪誼;孟坤;崔峰;劉武;吳校生;;基于MEMS技術(shù)的SU-8仿昆蟲微撲翼飛行器設(shè)計及制作[J];機器人;2011年03期
2 張亞鋒;宋筆鋒;袁昌盛;吉國明;;微型撲翼飛行器升力特性研究[J];空氣動力學(xué)學(xué)報;2008年04期
3 張亞鋒;宋筆鋒;袁昌盛;王利光;;微型撲翼飛行器推力特性試驗[J];航空動力學(xué)報;2007年12期
4 昂海松;曾銳;段文博;史志偉;;柔性撲翼微型飛行器升力和推力機理的風(fēng)洞試驗和飛行試驗[J];航空動力學(xué)報;2007年11期
5 歐陽;;微型無人機——未來戰(zhàn)爭中的奇兵[J];科學(xué)啟蒙;2007年03期
6 袁昌盛;付金華;;國際上微型飛行器的研究進展與關(guān)鍵問題[J];航空兵器;2005年06期
7 孫茂,熊燕;微型飛行器的仿生力學(xué)——蜜蜂懸停飛行的動穩(wěn)定性研究[J];航空學(xué)報;2005年04期
8 周建華,顏景平,王姝歆,張志勝;微型仿昆飛行機器人翅運動模型及氣動力分析[J];揚州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4年01期
9 李占科,宋筆鋒,宋海龍;微型飛行器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關(guān)鍵技術(shù)[J];飛行力學(xué);2003年04期
10 曾銳,昂海松;仿鳥復(fù)合振動的撲翼氣動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1期
本文編號:2847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4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