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無人機物體識別和追蹤

發(fā)布時間:2020-08-18 09:14
【摘要】:近年來,多旋翼無人機因其自身簡單的構造、高自由度、高機動性和穩(wěn)定的飛行能力,救援賑災現(xiàn)場和民用領域的無人機越來越多。鑒于此,本文基于多旋翼無人機研究了視覺追蹤系統(tǒng)的設計,包括視頻流中目標識別與定位算法和無人機與目標間距離控制算法,最后在實物平臺搭建了無人機視頻采集端與電腦地面站端進行驗證。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有:(1)通過對圖像去噪的基礎理論與常見算法研究,本文在圖像處理前期,提出使用圖像復原算法對采集到的視頻幀進行去模糊操作。以此來解決由于無人機攝像頭對焦失敗產(chǎn)生的散焦模糊或無人機與目標相對運動產(chǎn)生的運動模糊。根據(jù)PSNR值大小來評判實驗結果成效。(2)實現(xiàn)目標自動搜索。圖像去模糊操作很好的保持了目標的邊緣信息,為目標搜索提供損失度較低的圖像。無人機拍攝畫面中采用模板匹配的方式定位目標,實驗結果表明相關系數(shù)匹配法能夠正確定位到目標位置,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對KCF算法進行改進。通過加入目標模板的方式實現(xiàn)目標抗遮擋的長時追蹤效果。其中模板用于和定位到的目標進行相似度計算,以此來判斷目標狀態(tài)。目標狀態(tài)分為:全遮擋、半遮擋和未遮擋。抗遮擋實驗結果顯示改進算法能夠完成既定任務,表現(xiàn)良好。(4)目標跟隨。學習bebop_autonomy無人機自動駕駛軟件平臺,了解如何通過發(fā)送指令消息控制無人機姿態(tài)。姿態(tài)控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是目標和無人機間的距離保持。本文設定5m為參考追蹤距離,通過無人機yaw軸與目標標記框中心的加角控制無人機繞yaw軸旋轉程度,無人機pitch軸與目標標記框中心的加角控制無人機是否開啟追蹤。最后,對無人機目標識別與追蹤系統(tǒng)進行實測。測試結果表明本文設計方案能夠完成既定任務,包括Wi-Fi信號傳輸過程中的視頻傳輸和信令傳輸;圖像處理中的圖像復原和目標識別與追蹤工作;追蹤階段的自動搜尋目標、開啟改進KCF算法以及保持目標與無人機間距離。本文設計的系統(tǒng)在追蹤效果上有很好的表現(xiàn),能夠實現(xiàn)“抗遮擋”的長時追蹤,同時能夠兼顧計算力和實時性。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V279
【圖文】:

無人機,視覺定位,視覺傳感,厘米級


圖 1-1 Nixie 可穿戴無人機Fig.1-1 Nixie wearable drone一種新的視覺傳感導航系統(tǒng),可它擁有強大的處理器核心和五套算法,為用戶提供有保障的飛行信息并感知障礙物,與適當?shù)娘w中對可能發(fā)生的碰撞及時避讓;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在復雜地視覺定位系統(tǒng)有效高度達到 20 米

視覺傳感,導航系統(tǒng)


圖 1-1 Nixie 可穿戴無人機Fig.1-1 Nixie wearable drone一種新的視覺傳感導航系統(tǒng),可它擁有強大的處理器核心和五套算法,為用戶提供有保障的飛行信息并感知障礙物,與適當?shù)娘w中對可能發(fā)生的碰撞及時避讓;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在復雜地視覺定位系統(tǒng)有效高度達到 20 米

立體圖像,無人機


圖 1-3 Skydio R1 無人機Fig.1-3 Skydio R1 drone識別的研究現(xiàn)狀理的移動目標識別技術,通常是、目標追蹤,獲得目標在各幀上到目標移動速度、運動軌跡等參務。機器感知的外部信息,是視先的機器視覺技術基于雙目立體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個圖像,并通三維幾何信息和攝像機距被測物動追蹤任務中的實時立體圖像回定位提供精確位置支持[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隋雪蓮;張濤;曲喬新;;深度學習在遙感影像目標識別與定位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9年34期

2 王泓淼;張潔;雷建勝;趙恩偉;王森;;基于微服務的空天協(xié)同目標識別與監(jiān)視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軟件;2019年11期

3 郭桂蓉,陳學敏;艦船目標識別的研究現(xiàn)狀和技術途徑[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1988年01期

4 牛曉燕;;目標識別的人工智能方法[J];飛航導彈;1988年08期

5 Buser Robde Nomiyama;譚顯裕;;用于測距和目標識別的短脈沖CO_2激光器[J];應用光學;1988年03期

6 黃為倬;;目標識別和逆合成口徑雷達[J];現(xiàn)代雷達;1988年06期

7 劉伯勝;目標瞬態(tài)回波極點提取研究[J];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8 姜殿元;;“鋪路便士”目標識別裝置AN/ASS-35(V)[J];飛航導彈;1989年03期

9 程啟東;;遠距離目標識別[J];航空兵器;1989年03期

10 劉侃;;采用毫米波和紅外傳感器進行防區(qū)外目標識別[J];飛航導彈;198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擎;曾向陽;;水下目標識別中的通道影響及其抑制方法[A];2019年全國聲學大會論文集[C];2019年

2 王加;紀伯公;;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在空中目標識別中的應用研究[A];第八屆全國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會刊[C];2014年

3 王宇;鐘秋海;;用統(tǒng)計模式識別方法建立海上目標識別的數(shù)學模型[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4 李正東;陳興無;宋琛;何武良;;多傳感器的目標識別[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5 鄭援;胡成軍;;基于數(shù)據(jù)融合的魚雷目標識別[A];第十四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9)論文集[C];2009年

6 俞鴻波;趙榮椿;;三維空間目標識別概述[A];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第一屆信號與信息處理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姚志軍;韓秋蕾;;一種新的基于少量樣本的目標識別與分割方法[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1年

8 陳娟;;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天基空間目標識別技術[A];第二屆中國空天安全會議論文集[C];2017年

9 楊宏暉;李江濤;甘安琴;姚曉輝;;用于水下目標識別的無監(jiān)督譜特征選擇算法[A];2016年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水中目標特性學組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年

10 徐婷;郭良浩;;一種水聲目標識別的低頻特征信息處理技術[A];中國聲學學會2017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具備車輛緝查布控、目標識別等功能[N];人民公安報;2016年

2 本報記者 趙晨 張一迪;AI戰(zhàn)“疫”已經(jīng)打響[N];中國電子報;2020年

3 陳德潮邋曹金平 劉劍;水下戰(zhàn)場的開路先鋒[N];人民日報;2008年

4 記者 代宗鋒;我國海軍第二十、二十一批護航編隊完成任務交接[N];解放軍報;2015年

5 邱霞;目標永不消失[N];中國航天報;2003年

6 陳德潮邋曹金平 劉劍;探路水下戰(zhàn)場,“水中幽靈”因他有魂[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7 王學智 彭振華;聯(lián)合空地防區(qū)外打擊[N];解放軍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川;基于深度生成網(wǎng)絡的特征學習方法[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2 杜瑞;基于雷達系統(tǒng)的路面目標識別關鍵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權思文;三維目標配準識別中的二值化局部特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4 黃飛;紅外偏振探測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8年

5 周偉;基于局部表面特征描述符的復雜場景下三維目標識別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8年

6 蔡兆暉;基于重構高分辨距離像的雷達目標識別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7 鐘劍丹;光電成像目標識別與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8 李捷;面向目標識別的機載多傳感器數(shù)據(jù)融合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9 李龍;基于高分辨距離像的雷達地面目標識別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10 張銳;雷達目標識別與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佳蓉;基于深度學習的無人小車目標識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2 劉力冉;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識別和序列圖像三維重建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郭斌;面向光學遙感圖像艦船目標識別的遷移學習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王瑤;基于視覺的無人機目標識別及跟蹤[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朱其姣;基于深度學習的RCS角度外推與目標識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6 何敏雅;基于Zynq平臺的水下目標識別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亢朋朋;基于JEM特征的雷達飛機目標識別[D];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2019年

8 程興;基于無人機的地面目標識別與跟蹤[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9 郭洋;基于深度學習的聲目標識別技術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9年

10 王德培;無人機物體識別和追蹤[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960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7960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346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