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旋翼槳葉彎矩與變形分布式光纖智能監(jiān)測技術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V275.1
【圖文】:
以致發(fā)生一些重大事故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因此,實時獲取直升機旋翼槳葉在運行過程中的應變、變形、彎矩等參量變得十分重要。光纖光柵傳感器以其抗電磁干擾、耐腐蝕、質量輕、芯徑細、柔韌性好、集信號傳輸與傳感于一體、便于分布式組網、低功耗無源、高密度感知、測量參數眾多等獨特優(yōu)勢,在航空航天結構健康監(jiān)測領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1.1 課題研究背景1.1.1 直升機旋翼槳葉監(jiān)測研究背景隨著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針對大尺度航空航天結構的健康監(jiān)測研究得到了各國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如空間智能索網結構、大展弦比機翼飛行器、可展式太陽能帆板等[4]。結構健康監(jiān)測(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簡稱 SHM)是指利用傳感器或其他高精度精密儀器直接或間接地對工程結構進行各類材料參數以及幾何特征改變的辨識監(jiān)測,從而對其損傷程度進行評估和分析[5]。為了保證航空航天飛行器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需要對其結構運行狀態(tài)和安全性能有一個實時精準的評估,再進行及時調整以延長飛行器服役壽命和保障其工作狀態(tài)。如圖 1.1所示,為結構健康監(jiān)測在葉片類結構中的應用[6]。
直升機旋翼槳葉彎矩與變形分布式光纖智能監(jiān)測技術研究因此對直升機旋翼槳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自上世紀 40 年代第一代軍用直升機研制成功以來,直升機研發(fā)一直是世界各國重點研究領域,在現代國防軍事以及民用事業(yè)中都有著十分廣泛和重要的應用。影響直升機整體性能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機身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振動,而直升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故障的主要源就是由槳葉、槳轂等構成的旋翼系統(tǒng)。旋翼是直升機能否順利運行的核心傳動部件,旋翼能的穩(wěn)定是直升機飛行安全的可靠保障,因此,需采取在線實時結構健康監(jiān)測技術對旋翼系的健康狀態(tài)進行評估,以保證直升機飛行性能的穩(wěn)定,提高直升機服役壽命。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韜;;直升機動作場面的拍攝[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9年02期
2 程廣新;鄒勇;;高速直升機的發(fā)展趨勢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年08期
3 岳軍;趙輝;;淺談直升機指標的統(tǒng)計方法[J];中國設備工程;2019年12期
4 于寶成;仲偉紅;王哲;何建政;董魁星;鄭利星;岳寶玲;;陸航直升機飛行人員睡眠質量調查[J];空軍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5 王萌;;直升機飛行術語的特征及翻譯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15年04期
6 賀小青;;汪滔:無人機載著夢想飛[J];求學;2016年47期
7 袁立明;;締造絕美畫面的航拍神器[J];地球;2017年06期
8 徐生偉;溫翔宇;;直升機飛行員如何火線逃生?[J];時代報告;2017年03期
9 炮火;;“黑鷹”之前:中國直升機的首次進藏之旅[J];航空世界;2017年06期
10 馮敏超;;南征北戰(zhàn)俊“山貓”[J];小哥白尼(軍事科學);201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志春;;國產直升機維護的實戰(zhàn)性分析[A];第八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8年
2 張國龍;王開輝;;直升機飛行人員損傷性脊柱疾病調查及預防對策[A];第九屆全國軟組織疼痛學術會議暨首屆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會軟組織疼痛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3 李紅金;李鯤;許麗人;徐幼平;;直升機飛行大氣環(huán)境數據模型研究[A];2007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沈軍;暢杰;高延達;吳蕾;;陸軍直升機清洗防護需求及技術發(fā)展綜述[A];2017第四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論文集[C];2017年
5 孫智;孫建紅;趙璇;郭星;;直升機-浮筒組合體氣動干擾特性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論文集(CCTAM 2019)[C];2019年
6 董明榮;許學忠;施燕梅;;某型直升機飛行噪聲傳播規(guī)律研究[A];2004年全國物理聲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羅雪豐;;直升機駕駛艙智能化及關鍵技術研究[A];2018年軍工裝備技術?撐募痆C];2018年
8 胡傳東;倪先平;孫健國;;直升機飛行與動力裝置綜合控制技術研究[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余文斌;蒿東獻;鄭學文;;直升機飛行帽有源消聲設備的研制[A];中國聲學學會199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99]論文集[C];1999年
10 王浩;;基于統(tǒng)計分析法的直升機總體參數選擇及性能分析模型[A];北京力學會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范磊 本報記者 錢曉虎 韓成;眺望直升機的“未來面孔”[N];解放軍報;2019年
2 李克杰;政府救險不宜輕言浪費和收費[N];中國青年報;2011年
3 于琦;高速直升機引領直升機發(fā)展新潮流[N];中國航空報;2019年
4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李陽;年費365元“呼”直升機急救 通航下血本培育市場[N];重慶商報;2018年
5 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鄭三波;重慶通航集團董事長黃勇:兩款自主生產直升機將亮相西洽會[N];重慶商報;2019年
6 實習生 季天宇 記者 張曄;南京科技周:邀你探秘直升機實驗室[N];科技日報;2019年
7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裴楠;藍天上的忠誠衛(wèi)士[N];中國青年報;2019年
8 宋燁;俄羅斯高速直升機項目回顧[N];中國航空報;2019年
9 通訊員 牛新海;昌飛直升機試飛監(jiān)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N];中國航空報;2019年
10 ;承載藍天使命 讓中國直升機耀舞蒼穹[N];中國航空報;201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遜軍;主減速器引起的直升機艙內寬頻噪聲主動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2 吉洪蕾;直升機艦面起降風限圖與駕駛員操縱負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3 周華志;直升機抗墜毀吸能結構設計、分析與優(yōu)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4 陳仲生;直升機旋轉部件故障特征提取的高階統(tǒng)計量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5 沈國際;振動信號處理技術在直升機齒輪箱故障診斷中的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6 陳文兵;仿生感知機器人實驗平臺相關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7 李攀;旋翼非定常自由尾跡及高置信度直升機飛行力學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寶梁;直升機著艦過程中的駕駛員操縱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2 陳堅強;基于神經網絡的直升機渦環(huán)告警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呂宏政;基于非接觸測控系統(tǒng)的直升機旋翼槳葉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4 劉方毓;直升機滑油熱量回收系統(tǒng)設計與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5 吳文韜;直升機艦面起降飛行特性及起降風限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6 李豐波;直升機變速傳動摩擦離合器及傳動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7 戴興安;復合式共軸雙旋翼高速直升機飛行邊界安全保護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8 吳益超;復合式共軸高速直升機建模及其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9 陳銘杰;直升機旋翼槳葉彎矩與變形分布式光纖智能監(jiān)測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10 董晨;一種常規(guī)構型復合式直升機飛行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37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73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