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航空無刷直流電機軸承疲勞壽命的研究
【圖文】:
實際飛機上電機的主軸軸承破壞的形式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軸承預緊不當引發(fā)軸承失效。這是由于非預期的預緊所產(chǎn)生,使軸承產(chǎn)生附加軸向載荷,引發(fā)軸承早期失效,如圖1.1~圖1.4所示。由圖可知,軸承內(nèi)外圈溝道均已嚴重剝落,內(nèi)圈局部滾道碾壓變深且偏向軸臺肩一側,保持架斷裂為四塊,10粒鋼球有2粒呈碎塊狀。圖 1.1 外滾道剝落形貌 圖 1.2 內(nèi)滾道剝落變形形貌圖 1.3 保持架碎斷磨損形貌 圖 1.4 鋼球碎塊形貌(2)異常軸向力引發(fā)軸承失效。軸承在工作過程中承受異常的軸向力,該軸向力很可能是由于軸承裝配不當產(chǎn)生的,使得軸承內(nèi)、外套圈溝道均出現(xiàn)了嚴重的剝落。剝落位置均偏離軸承內(nèi)、外圈溝道的溝底,并且內(nèi)、外圈溝道的剝落位置相對分布在溝底兩側,偏離溝底位置較大,呈現(xiàn)明顯的“爬坡”現(xiàn)象,,如圖 1.5 和圖 1.6 所示。圖 1.5 軸承內(nèi)圈溝道剝落形貌 圖 1.6 軸承外圈溝道剝落形貌
第 1 章 緒論軸承失效原因分析飛機上電機的主軸軸承破壞的形式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承預緊不當引發(fā)軸承失效。這是由于非預期的預緊所產(chǎn)生,使軸承荷,引發(fā)軸承早期失效,如圖1.1~圖1.4所示。由圖可知,軸承內(nèi)外剝落,內(nèi)圈局部滾道碾壓變深且偏向軸臺肩一側,保持架斷裂為四2粒呈碎塊狀。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V242.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德林;姜濤;何玉懷;劉春江;陶春虎;;淺論國內(nèi)航空軸承的失效問題[J];失效分析與預防;2015年05期
2 賀光宗;陳懷海;賀旭東;;一種多軸向隨機激勵下結構疲勞壽命分析方法[J];振動與沖擊;2015年07期
3 吳志榮;胡緒騰;宋迎東;;基于最大切應變幅和修正SWT參數(shù)的多軸疲勞壽命預測模型[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02期
4 任付娥;王優(yōu)強;;乳化液潤滑軋輥軸承的彈流潤滑分析[J];潤滑與密封;2012年12期
5 孟彩茹;盧博友;;基于PSD的隨機載荷下振動疲勞壽命估算[J];機械設計;2009年05期
6 蔣培,張春華,陳循;多軸載荷對疲勞裂紋的影響[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5年01期
7 金奕山,李琳;隨機振動載荷作用下結構Von Mises應力過程的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2004年03期
8 張洪武,廖愛華,張昭,陳金濤;具有界面熱阻的接觸傳熱耦合問題的數(shù)值模擬[J];機械強度;2004年04期
9 馬杰,于奇志;用有限元法計算永磁同步電動機的轉子損耗[J];防爆電機;2003年02期
10 張洪武,顧元憲,鐘萬勰;穩(wěn)態(tài)傳熱與接觸耦合問題解的唯一性與迭代算法的振蕩性[J];機械強度;200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施雷;井眼軌跡控制工具組合軸承力學與疲勞壽命研究[D];長江大學;2017年
2 尹旭;缸蓋熱可靠性工程設計基礎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閆曉亮;高速滾動軸承的混合潤滑性能及疲勞壽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4 徐東;球軸承疲勞剩余壽命分析與預測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江善林;高速永磁同步電機的損耗分析與溫度場計算[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明珠;結構振動疲勞壽命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梁群;角接觸球軸承的熱特性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5年
2 黃義科;基于頻域的多軸隨機振動疲勞壽命預測[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艾思源;滾動軸承溫度分布及潤滑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徐長明;電動車用電機損耗及溫度分析[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王騰;熱—應力耦合作用下的深溝球軸承疲勞壽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肖江成;超高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設計與分析[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任欽;高功率密度永磁電機磁場與溫度場計算[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72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67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