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滑塊滾控式變質心高超聲速飛行器制導控制
【圖文】:
圖 1-1 變質心滾控式構型方案[16]2000 年美國的 Chadwick 等人[17]首次將變質心控制應用在了動能攔設計了沿彈體三軸平移運動的三滑塊全驅動構型方案。Menon 等004 年在 Chadwick 的研究基礎上建立了九自由度運動模型,并針性化后的系統(tǒng)基于極點配置法設計了一套制導控制一體化方案,仿明在小滑塊偏移情況下能夠完成目標攔截且能相對提高攔截精度。[19]于 2006 年進一步研究了有限視野下的魯棒制導控制一體化系統(tǒng)魯棒非線性控制問題轉化為微分博弈問題并利用多步法進行求解,表明在目標存在不確定性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xiàn)攔截。2009 年 Men]繼續(xù)針對此種三滑塊構型的動能攔截彈,采用狀態(tài) Riccati 方ate-Dependent Riccati Equation, SDRE)設計了制導控制一體化方案果表明該方法具有控制高效性且能夠將脫靶量控制在遠小于攔截彈內。2008 年佐治亞理工大學的 Rogers 和 Costello[21,22]研究了橫向移運動單滑塊對彈丸動力學和運動學特性的影響。其中,在橫向作
用以反映阻力系數(shù)和升力系數(shù)分別單獨隨攻角和馬赫數(shù)的變化情況。從圖2-3a)中可以看到,阻力系數(shù)與攻角成近似二次函數(shù)變化關系,與馬赫數(shù)成近似負指數(shù)變化關系;從圖 2-3b)中可以看到,,升力系數(shù)與攻角成近似線性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V249.1;V4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濤;徐松林;;淺議高超聲速飛行器控制研究進展[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年11期
2 和志偉;管萍;;高超聲速飛行器姿態(tài)的變結構控制[J];傳感器世界;2019年04期
3 周正陽;解靜;張莽;李小艷;;高超聲速飛行器轉捩特性及表面特征研究[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16年06期
4 孫文;王剛;姚小強;王晶晶;;臨空高超聲速飛行器目標特性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7年01期
5 郭行;符文星;付斌;陳康;閆杰;;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巡航段突防彈道規(guī)劃[J];宇航學報;2017年03期
6 孫文;王剛;郭相科;王晶晶;;臨空高超聲速飛行器多傳感器協(xié)同探測體系[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7 張紹芳;葉蕾;;國外高超聲速飛行器及技術發(fā)展綜述[J];中國航天;2016年12期
8 歐陽金棟;劉慧慧;鄧進;陳雷;龔仔華;;高超聲速飛行器結構熱防護技術現(xiàn)狀綜述[J];教練機;2017年01期
9 ;新書推薦[J];大飛機;2017年03期
10 王勇;張艷;白辰;傅瑜;檀朋碩;;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制導與控制方法綜述[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捷;陳力;;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控制系統(tǒng)的自愈合控制[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 ——中國交叉科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2 龍雙麗;劉杰;;高超聲速推進系統(tǒng)幾何構型對高超聲速飛行器布局的影響分析[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下冊)[C];2016年
3 王俊山;;臨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熱結構材料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A];第十九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6年
4 楊鵬飛;方洋旺;劉云霞;伍友利;;面向隨機控制的彈性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A];第36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A)[C];2017年
5 賀元元;吳穎川;賀偉;張小慶;劉偉雄;樂嘉陵;;高超聲速飛行器一體化氣動性能預測方法[A];第八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6 李海林;吳德偉;張斌;;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機理與特性研究[A];第八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7 張小慶;呂金洲;賀偉;;高超聲速飛行器脈沖風洞測力系統(tǒng)分析研究[A];第八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8 張建宏;湯柏濤;陸紅;;組合動力高超聲速飛行器概念方案初步研究[A];第八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9 張棟;唐碩;佘文學;鄧帆;郭健;;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射流推力矢量控制技術研究綜述[A];第八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梁捷;秦開宇;陳力;梁頻;;高超聲速飛行器氣動/控制一體化優(yōu)化設計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靜;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想讓人類飛得更遠[N];中國科學報;2018年
2 趙志遠;印度首次試射高超聲速飛行器[N];中國航天報;2019年
3 本報記者 徐佳倩;安昊 助力高超聲速飛行器翱翔天空[N];黑龍江日報;2019年
4 劉都群;美國空軍正在為高超聲速飛行器尋求前緣材料[N];中國航空報;2017年
5 林文強 蘭濟民 盛子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鐵布衫”[N];解放軍報;2018年
6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01所 木林森;高超聲速飛行器: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N];中國航天報;2017年
7 蜂鳥;胎死腹中的X-20高超聲速飛行器[N];中國航天報;2017年
8 栗清海;美澳合作高超聲速飛行器意欲何為?[N];中國航天報;2017年
9 廖孟豪;美國研制GO Launcher 1高超聲速飛行器[N];中國航空報;2017年
10 徐暉;美國加快高超聲速飛行器研制[N];中國航空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雨瀟;高超聲速飛行器軌跡跟蹤控制與性能優(yōu)化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陳辰;基于擾動補償?shù)母叱曀亠w行器再入姿態(tài)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徐雪菲;臨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載雷達目標檢測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4 胡麟;高超聲速飛行器動力學模型及基于增強學習控制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5 付磊;基于幾何一體化方法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氣動布局設計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6 彭堅;臨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電源系統(tǒng)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7 熊柯;高超聲速飛行器巡航控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8 羅世彬;高超聲速飛行器機體/發(fā)動機一體化及總體多學科設計優(yōu)化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9 劉燕斌;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及其先進飛行控制機理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10 車競;高超聲速飛行器乘波布局優(yōu)化設計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斌彥;考慮控制方向不確定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自適應容錯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2 陳婷婷;高超聲速飛行器上升段制導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鄭亞龍;基于LPV模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切換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4 黃筱鶯;高超聲速飛行器助推段縱向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5 蔣爍瑩;彈性高超聲速飛行器多模型魯棒自適應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6 顧攀飛;多約束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軌跡重構與制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7 吳瓊;高超聲速飛行器飛推一體氣動設計改進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8 馮星凱;基于動態(tài)耦合分析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魯棒協(xié)調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9 蔣耿乾;針對傳感器復合故障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自愈合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10 陳晨;高超聲速飛行器低空開傘輪式起降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26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62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