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隱身推力矢量噴管及其后機身一體化研究
【圖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第一章 緒論.1 背景與意義進入 21 世紀,,隨著五代機相繼裝配空軍,如圖 1.1,美國[1]、日本、俄羅斯等國相繼開代機計劃,并對下一代戰(zhàn)機性能特征進行了描述,美國將第六代戰(zhàn)機性能總結為“5S”:行能力、超隱身能力、超感知能力、超打擊能力以及超協同能力。與現役最先進的第五代機性能相比,“5S”的性能需求對飛機在作戰(zhàn)方面要求更高。
圖1.3雙外涵道變循環(huán)發(fā)動機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V218;V27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嘯林;王占學;周莉;史經緯;章葉川;;基于多參數耦合的S彎隱身噴管設計方法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5年11期
2 劉友宏;陳中原;;非對稱波瓣上外擴張角對S彎二元噴管性能影響[J];推進技術;2015年11期
3 于明飛;吉洪湖;李寧;王浩;斯仁;劉健;;小偏距S彎二元噴管的紅外輻射特性數值分析[J];航空動力學報;2015年09期
4 梁彩云;謝業(yè)平;李泳凡;施磊;;飛/發(fā)性能一體化技術在航空發(fā)動機設計中的應用[J];航空發(fā)動機;2015年03期
5 劉友宏;杜力偉;李騰;邵萬仁;徐速;鄧洪偉;;非對稱波瓣下外擴張角對S型噴管氣動熱力性能影響[J];推進技術;2015年05期
6 杜力偉;劉友宏;邵萬仁;徐速;鄧洪偉;;波瓣數對波瓣S型混合二元噴管氣動熱力性能影響[J];航空動力學報;2015年04期
7 劉紅霞;;GE公司變循環(huán)發(fā)動機的發(fā)展[J];航空發(fā)動機;2015年02期
8 李斌;趙成偉;;變循環(huán)與自適應循環(huán)發(fā)動機技術發(fā)展[J];航空制造技術;2014年20期
9 李金梁;涂澤中;劉振庭;;美第六代戰(zhàn)斗機研究進展情況[J];電光與控制;2014年06期
10 章葉川;王占學;史經緯;方立;孔德英;;雙S彎噴管流動特性及紅外輻射特性分析[J];航空動力學報;2013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建軍;逆流控制的推力矢量噴管氣動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056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60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