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導式熱控結構溫度分布研究
【圖文】:
?本文設計了一種以降低表面熱輻射為主的疏導式熱控結構,建立了該結構的傳熱模型[13—15],應用FLUENT軟件進行了傳熱分析,獲得了熱源200℃時疏導空間的流場及溫度常采用5mm厚、導熱系數(shù)為0.036W/(m·K)的隔熱材料和1mm厚的純鋁板,制備了總厚度為100mm的疏導式熱控結構,并測試熱源200、300、400℃時,距隔熱層表面0、5、15、35、55、75、95mm平面內和熱控結構外表面的溫度,,為疏導式熱控結構在紅外抑制等工程領域的應用提供了依據(jù)。1疏導式熱控結構為了實現(xiàn)熱量的合理控制,設計了新型疏導式熱控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采用疏導式結構與隔熱材料一體化組合,可以通過設計隔熱材料、疏導通道、氣體流量等主要參數(shù),對疏導式熱控結構進行優(yōu)化。本文采用5mm厚隔熱材料、1mm厚純鋁板,制備了總厚度為100mm的疏導式熱控結構,如圖2所示。隔熱材料的參數(shù)如表1所示。圖1疏導式熱控結構示意圖Fig.1Schematicofleadingthermalcontrolstructure圖2疏導式熱控結構Fig.2Theleadingthermalcontrolstructure表1隔熱材料參數(shù)Tab.1Parametersoftheinsulationmaterials厚度/mm面密度/(kgm2)導熱系數(shù)/(Wm1K1)52.900.0362疏導式熱控結構傳熱模型基于疏導式熱控結構模型和溫度場的對稱性特點,利用GAMBIT軟件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平面幾何模型和網(wǎng)格劃分。該模型由純鋁外殼、疏導空間、隔熱層、熱源四部分組成。由于幾何模型較規(guī)則,且能保證有限元模型有較好的收斂性,因此采用了四節(jié)點平面單元。各個部分的交界處進行網(wǎng)格加密,其余部位采用較小的網(wǎng)格密度,從而有效提高仿真精度,同時控制計算規(guī)模,節(jié)約計算時間。根據(jù)分析,對各部分界面施加合理的邊界條件,見表2。綜合考慮計算收斂性與經濟性,選用標準k-?
1mm厚的純鋁板,制備了總厚度為100mm的疏導式熱控結構,并測試熱源200、300、400℃時,距隔熱層表面0、5、15、35、55、75、95mm平面內和熱控結構外表面的溫度,為疏導式熱控結構在紅外抑制等工程領域的應用提供了依據(jù)。1疏導式熱控結構為了實現(xiàn)熱量的合理控制,設計了新型疏導式熱控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采用疏導式結構與隔熱材料一體化組合,可以通過設計隔熱材料、疏導通道、氣體流量等主要參數(shù),對疏導式熱控結構進行優(yōu)化。本文采用5mm厚隔熱材料、1mm厚純鋁板,制備了總厚度為100mm的疏導式熱控結構,如圖2所示。隔熱材料的參數(shù)如表1所示。圖1疏導式熱控結構示意圖Fig.1Schematicofleadingthermalcontrolstructure圖2疏導式熱控結構Fig.2Theleadingthermalcontrolstructure表1隔熱材料參數(shù)Tab.1Parametersoftheinsulationmaterials厚度/mm面密度/(kgm2)導熱系數(shù)/(Wm1K1)52.900.0362疏導式熱控結構傳熱模型基于疏導式熱控結構模型和溫度場的對稱性特點,利用GAMBIT軟件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平面幾何模型和網(wǎng)格劃分。該模型由純鋁外殼、疏導空間、隔熱層、熱源四部分組成。由于幾何模型較規(guī)則,且能保證有限元模型有較好的收斂性,因此采用了四節(jié)點平面單元。各個部分的交界處進行網(wǎng)格加密,其余部位采用較小的網(wǎng)格密度,從而有效提高仿真精度,同時控制計算規(guī)模,節(jié)約計算時間。根據(jù)分析,對各部分界面施加合理的邊界條件,見表2。綜合考慮計算收斂性與經濟性,選用標準k-ε兩方程模型。該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連續(xù)性方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基于電廠熱控調試中的技術創(chuàng)新討論[J];中國科技投資;2013年Z1期
2 張肇富;節(jié)能熱控墻[J];節(jié)能;1999年09期
3 趙百荒;房立超;李劍;;電廠熱控儀表的故障及預防措施[J];電站系統(tǒng)工程;2014年01期
4 盧榆孫,馮煜東,王隴民,翟厚明,王藝;柔性熱控材料性能的實驗方法研究[J];真空與低溫;2000年01期
5 高天云;上海電力系統(tǒng)2000年熱控保護動作統(tǒng)計分析[J];華東電力;2001年06期
6 曹中樞;;熱控工程現(xiàn)場常見問題及排除[J];寧夏電力;2006年06期
7 王福麗;;電廠熱控裝置的故障分析及保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10期
8 方星;;4×300MW機組工程熱控專業(yè)的安裝管理[J];湖北電力;2012年05期
9 索玉明;繆娜;;淺談保證熱控設備(裝置)檢修質量的方法措施[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年01期
10 馬惠廉;;秦嶺電廠3號機組熱控施工經驗[J];電力建設;1984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獻忠;王國坤;楊建華;;300MW機組熱控安裝調試的典型問題及處理[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環(huán)境保護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沈宏;;淺談嘉興發(fā)電廠熱控設備泄漏的改進措施[A];2010年全國發(fā)電廠熱工自動化專業(yè)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趙逢輝;;設備點檢制在熱控保護設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及研究[A];全國火電100-200MW級機組技術協(xié)作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趙逢輝;;設備點檢制在熱控保護設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及研究[A];全國火電大機組(300MW級)競賽第37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藝;馮煜東;王志民;趙慨;速小梅;;防激光熱控材料[A];TFC'07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有義;;熱控邏輯保護優(yōu)化的探討與應用[A];全國火電大機組(300MW級)競賽第36屆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楊淼;馮煜東;王藝;王志民;趙慨;王虎;;航天器柔性熱控薄膜研究現(xiàn)狀[A];中國真空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張翼飛;李延國;吳伯冰;董永偉;孫建超;趙冬華;邢聞;柴軍營;康士秀;宋黎明;;HXMT高能主探測器的主動熱控實驗研究[A];第二十三屆全國空間探測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蕙;孫長;丁俊宏;;2009年浙江省火電廠熱控系統(tǒng)故障分析與改進措施[A];2010年全國發(fā)電廠熱工自動化專業(yè)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韓振興;;電廠熱控保護系統(tǒng)的完善和維護管理[A];全國火電大機組(300MW級)競賽第37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龐丹;“小班組”領跑熱控“世界高度”[N];中國航天報;2014年
2 通訊員 尹玉萍;洛河發(fā)電廠節(jié)約燃油有高招[N];中國電力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超楠;銅鹽體系鎂合金MAO黑色膜層制備及熱控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葉福南;珠海電廠熱控設備檢修模式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劉海;華能珞璜電廠ALSPA P320熱控工程網(wǎng)的研究與重建[D];重慶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646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56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