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發(fā)展趨勢與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 切入點:垂直起降 出處:《科學通報》2016年3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是降低空間運輸費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空間快速響應能力的有效途徑,各主要航天強國都將其作為航天領域未來發(fā)展的重點方向之一.為驗證垂直起降精確軟著陸與箭體回收技術的可行性,私營商業(yè)航天領域的代表者Space X公司開展了多次獵鷹-9火箭一子級海上平臺和陸地回收試驗,再次掀起可重復使用火箭研究熱潮.本文對Space X公司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研究歷程、回收試驗情況等進行簡要回顧,總結歸納了重復使用技術6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研究分析其發(fā)展特點、未來趨勢和關鍵技術,提出發(fā)展我國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的啟示和建議.
[Abstract]:Reusable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space transportation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pace to respond quickly, The major space powers have taken it as one of the key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fiel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precise soft landing and rocket recovery technology, Space X,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ivate commercial space industry, has conducted several tests on a sub-stage offshore platform and land recovery for the Falcon -9 rocke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esearch in Space X Company and the status of recycling test are briefly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use technology for more than 60 years is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future trends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enlighten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上海宇航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基金】:上海市科技人才計劃(14XD1423300)資助
【分類號】:V47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大壯;;下一代是什么“鷹”?——美國垂直起降“X-飛機”項目前瞻[J];航空世界;2014年07期
2 Armstrong;;法蘭西戰(zhàn)鷹(二) 斯奈克瑪?shù)摹凹紫x”——法國立式垂直起降環(huán)翼機研制始末[J];航空世界;2013年04期
3 朱寶流;;垂直起降戰(zhàn)機的變遷[J];兵器知識;2001年10期
4 余飛;;“神劍”和“戰(zhàn)斗豬”美國兩種新型垂直起降無人戰(zhàn)機[J];國際航空;2009年02期
5 龐瑞;史忠科;;垂直起降戰(zhàn)術飛機非線性預測控制仿真研究[J];計算機仿真;2013年12期
6 馬世強;;雅克-141垂直起降探秘[J];航空知識;2008年02期
7 ;美國啟動可垂直起降X飛機項目[J];飛航導彈;2014年04期
8 劉盛平;陸震;吳立成;;垂直起降飛機的全局軌跡跟蹤控制[J];控制與決策;2007年08期
9 遼粵;;廣西讀者李福全設計的驅護艦載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J];現(xiàn)代艦船;2010年05期
10 吳潤中;非主流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J];航空史研究;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喬立民;楊永波;張顯余;顧瑞;;一種新型垂直起降升力裝置氣動特性分析與數(shù)值仿真[A];中國航空學會第七屆動力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劉亮;饒進軍;;尾坐式無人定翼機動力學建模與仿真分析[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高原;美軍投巨資研發(fā)可垂直起降的“飛車”[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美私企火箭實現(xiàn)垂直起降,,可重復使用[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吳東風 侯豫 李泰興 編譯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美推進下一代垂直起降與旋翼飛機計劃[N];科技日報;2014年
4 記者 毛黎;美商人投資開發(fā)垂直降落飛船[N];科技日報;2006年
5 丁潔;美研發(fā)垂直起降艦載無人機[N];中國航天報;2014年
6 曉 維;垂直起降“混血雜交”再造“大力神”[N];大眾科技報;2003年
7 羅海濤;戰(zhàn)斗機中的“直升機”[N];中國國防報;2009年
8 劉民放;能飛的汽車[N];光明日報;2005年
9 總參陸航部 尤軍;我陸航迎來戰(zhàn)略發(fā)展機遇[N];解放軍報;2009年
10 劉世東;日本有意給自衛(wèi)隊配備“魚鷹”[N];解放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晨;雙涵道風扇垂直起降飛行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洪亮;垂直起降飛行器排氣噴管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3 王繼磊;新型垂直起降飛行器總體方案飛行力學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萬德旺;四旋翼垂直起降機控制問題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楊開艷;欠驅動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的非線性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陳哲吾;涵道式垂直起降兩棲飛行器原理設計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95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59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