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作戰(zhàn)生存力分析方法研究進展與挑戰(zhàn)
本文關鍵詞:飛機作戰(zhàn)生存力分析方法研究進展與挑戰(zhàn) 出處:《航空學報》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生存力 易損性 敏感性 毀傷判據(jù) 對抗
【摘要】:軍用飛機在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過程中,常常會與武器系統(tǒng)遭遇,如何分析其生存能力從而進行改進設計一直是航空領域的研究難點。回顧了作戰(zhàn)生存力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從敏感性計算和易損性計算兩方面總結了生存力的定量分析方法,重點綜述了基本信號探測敏感性模型、雷達對抗下的敏感性模型、紅外對抗下的敏感性模型,以及部件間彈道遮擋關系確定、部件毀傷測度與判據(jù)、重疊及高維空間易損性計算、薄弱部位確定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在此基礎上,針對未來體系對抗與先進武器環(huán)境,提出了生存力研究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包括網(wǎng)絡與信息戰(zhàn)下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對抗裝置的效益代價與權衡設計、部件易損性毀傷機理與判據(jù)、先進武器及多因素耦合下的易損性分析以及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性能降級易損性研究等。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rvivability of military aircraft ,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weapon system ,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vivability research based on the sensitivity calculation and the vulnerability calculation .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gnal detection sensitivity model , the sensitivity model under the radar countermeasure , the overlap and the high - dimensional space vulnerability calculation and the weak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4722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310201401JCQ01004)~~
【分類號】:E926.3
【正文快照】: 網(wǎng)絡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1929.V.20151111.1633.002.html引用格式:裴揚,宋筆鋒,石帥.飛機作戰(zhàn)生存力分析方法研究進展與挑戰(zhàn)[J].航空學報,2016,37(1):216-234.PEI Y,SONG B F,SHI S.Analysis method of aircraft combat survivability:Progress and challen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曲兆俊;張二磊;周方方;;F35隱身戰(zhàn)斗機紅外輻射特性建模[J];紅外技術;2014年11期
2 王國良;申緒澗;汪連棟;王國玉;;基于秩K融合規(guī)則的組網(wǎng)雷達系統(tǒng)干擾效果評估[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9年2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周武;董文鋒;;雷達網(wǎng)的檢測概率模型及干擾策略研究[J];艦船電子對抗;2013年05期
2 韓國璽;何俊;祁建清;;基于秩K準則的網(wǎng)絡雷達對抗系統(tǒng)融合發(fā)現(xiàn)概率計算模型[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3 任成才;李佩軍;陳振興;秦少剛;侯習平;;紅外標準靶標仿真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J];紅外技術;2015年07期
4 楊軍佳;畢大平;張國利;;雷達偵察系統(tǒng)干擾效果模糊評估方法研究[J];現(xiàn)代雷達;2013年07期
5 陳志杰;饒彬;李永禎;宗志偉;;雷達組網(wǎng)數(shù)據(jù)融合系統(tǒng)仿真實現(xiàn)[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燕;SAR-GMTI雷達干擾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歐陽小安;對多威脅信號的干擾功率管理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新杰,張科,李言俊,劉德成;飛機紅外輻射特性計算研究[J];航空兵器;1998年04期
2 董士奎,余其錚,談和平,賀志宏;燃燒產(chǎn)物二氧化碳高溫輻射的窄譜帶模型參數(shù)[J];航空動力學報;2001年04期
3 桑建華;張勇;;飛行器紅外隱身技術[J];航空科學技術;2011年05期
4 申洋,唐明文;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tǒng)(IRST)綜述[J];紅外技術;2003年01期
5 蔡毅;淺談現(xiàn)代戰(zhàn)斗機的紅外隱身技術[J];紅外技術;1994年06期
6 汪朝群;;空中目標的紅外隱身及探測跟蹤技術[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6年S1期
7 宋新波;呂雪艷;章建軍;;飛機紅外隱身技術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2年01期
8 鮑培明;基于BP網(wǎng)絡的模糊Petri網(wǎng)的學習能力[J];計算機學報;2004年05期
9 王俊年;申群太;周少武;沈洪遠;;鋅電解整流供電系統(tǒng)的微粒群優(yōu)化控制策略[J];控制與決策;2008年02期
10 夏世芬;毛大會;徐揚;;一種算子模糊邏輯系統(tǒng)及其Petri網(wǎng)推理算法[J];模糊系統(tǒng)與數(shù)學;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宏斌;對飛機生存力美軍標的分析[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1991年04期
2 宋筆鋒,李為吉,林光宇;飛機概念設計中的生存力效益/代價綜合評估方法[J];航空學報;1997年05期
3 崔衛(wèi)民,楊智春,諸強;離散源撞擊下結構生存力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初探[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0年S1期
4 李壽安;宋筆鋒;李東霞;王慶鋒;;飛機生存力設計技術評價及選擇方法研究[J];電光與控制;2008年07期
5 李曙林;陳寧;楊哲;周莉;張鐵軍;;基于區(qū)間數(shù)的飛機生存力評估方法[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6 李壽安,張恒喜,李曙林,孟科;飛機生存力評估與綜合權衡方法研究[J];航空學報;2005年01期
7 李旭東;;飛機生存力大綱要求技術要素分析[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12年02期
8 王懷威;李曙林;陳寧;;考慮降雨影響的飛機生存力模型與仿真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2年08期
9 童中翔;李壽安;葉廣強;惠曉濱;;基于協(xié)商定權的飛機生存力評價體系研究[J];兵工學報;2007年04期
10 楊哲;李曙林;周莉;王懷威;石曉朋;;考慮作戰(zhàn)能力的飛機生存力權衡設計[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自覺;;論人類生存力及其時代特征[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五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李玉龍;李德林;劉連超;何永臏;;信息化孕育牧業(yè)公司核心生存力[A];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2008(下冊)[C];2008年
3 祝華遠;楊曉華;馬乃蒼;趙維義;;軍用飛機生存力工程研究[A];第二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劉自覺;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提高民族的生存力[N];中國文化報;2004年
2 馬云;創(chuàng)新者的第一能力是生存力[N];糧油市場報;2014年
3 哲一;應變力與生存力[N];中國電子報;2005年
4 特約記者 劉秀清;用親和力提升企業(yè)生存力[N];中國紡織報;2005年
,本文編號:13974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39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