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衛(wèi)星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儀發(fā)展沿革
本文關鍵詞:氣象衛(wèi)星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儀發(fā)展沿革
更多相關文章: 氣象衛(wèi)星 可見光紅外成像儀 發(fā)展
【摘要】:該文回顧了環(huán)境氣象衛(wèi)星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遙感儀器5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從不同時期在軌運行的近百臺(套)儀器中選擇了12種作為代表,結合儀器功能性能技術指標和應用需求梳理分析了其歷史發(fā)展脈絡和主流業(yè)務發(fā)展趨勢,并初步探討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向。50多年的發(fā)展可以分為3個階段:早期探索20年,美國第1代探索性儀器,開創(chuàng)了氣象衛(wèi)星對地觀測的先河;初步應用20年,基本形成初步應用格局,歐洲、中國等開始發(fā)展自己的環(huán)境氣象衛(wèi)星光學成像遙感儀器;穩(wěn)定應用和進步發(fā)展10多年。新一代極軌衛(wèi)星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遙感儀器,其典型特征是光譜波段20個以上,譜段帶寬窄,光譜范圍全面覆蓋0.4~15μm,輻射測量精度高,空間分辨率為200~1000 m,其改進型儀器代表了未來極軌氣象衛(wèi)星主流業(yè)務發(fā)展趨勢。靜止氣象衛(wèi)星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遙感儀器未來主流業(yè)務發(fā)展方向的典型特點是光譜波段15個以上,譜段帶寬較窄,光譜范圍全面覆蓋0.4~15μm,輻射測量精度高,空間分辨率為500~2000 m,圓盤圖成像速度可達到分鐘級,區(qū)域掃描速度更快。
【作者單位】: 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
【分類號】:P414.4
【正文快照】: 引言 可見光紅外光學成像遙感儀器既是氣象衛(wèi)星發(fā)展最早的對地觀測儀器,也是最主要的儀器,是大氣水汽、云、地表、海表光學特征和熱學特征空間對地成像觀測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這些觀測結果在天氣分析、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輔助應用、氣候研究和預測、環(huán)境與災害監(jiān)測和預警等方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岳明;《光學》自學輔導材料(一)——幾何光學成像[J];大學物理;1986年03期
2 鄭親波;;用于環(huán)境遙感的光學成像儀器的通道選擇[J];遙感技術與應用;1993年04期
3 張昆鳥,俞洪波,壽天德;基于內源信號的腦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研制[J];生物物理學報;1999年03期
4 肖龍龍;劉昆;韓大鵬;劉吉英;;壓縮感知理論在光學成像中的應用[J];應用光學;2012年01期
5 閻吉祥,李家澤,鈕保英;光學成像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光學技術;1997年03期
6 姜宇,姚建銓,王瑞康,張帆,王鵬;光學相干層析系統(tǒng)的建立與研究[J];光學儀器;2003年02期
7 陳昕,壽天德;用腦光學成像精確測定貓初級視皮層視野拓撲投射關系[J];生理學報;2003年05期
8 陳志軍;王小章;李劍鋒;;影像測量儀的光學成像誤差分析及計算[J];測繪科學;2009年04期
9 朱薇;楊庚;陳蕾;劉傳超;;結合混沌的虛擬光學成像加密系統(tǒng)性能分析[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10 孫惠霞;李鵬;何永紅;馬輝;;采用OCT系統(tǒng)對組織光學通透的研究[J];激光生物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駱清銘;;認知光學成像[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睿;尹翠;駱清銘;李鵬程;;用于清醒活動動物的多模式光學成像方法[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3 馬晶波;劉華緒;任秋實;;皮膚光學成像[A];上海市激光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胡建人;高文斌;秦會斌;何芝梅;;基于光學成像的大氣顆粒物濃度測量方法研究[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陳闊;徐之海;馮華君;;深空探測中光學成像敏感器的研究[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12年
6 沙定國;周桃庚;;淺談光學成像評測與攝影產品市場問題[A];第十二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馬強;趙西韓;王文宇;王春慧;;光學成像法檢測棒材彎曲度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A];中國計量協會冶金分會2014年會暨能源計量與綠色冶金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 劉志強;楊明浩;劉紅菊;古華光;任維;;心肌起步細胞的復雜自律性及其動力學機理[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駱清銘;曾紹群;李鵬程;周煒;龔輝;;腦功能與神經活動基本過程的光學成像[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李鵬程;駱清銘;;腦皮層活動光學成像的獨立成分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醫(yī)網;我國自主研發(fā)出三維光學成像平臺[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楊暄邋點評人 清華大學神經工程研究所副教授 洪波;未來真能“物隨心動”?[N];人民日報;2007年
3 內蒙古 流浪的火焰;從木頭盒子到桌面新寵[N];電腦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李虎;關聯光學成像新機制與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尹愚;內源性光學成像及其圖像處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張智;組織光學成像中吸收參數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劉睿;光纖型腦功能光學成像及神經活動光刺激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黃洛秀;貓皮層21a區(qū)顯示的傾斜效應及該區(qū)反饋投射對17區(qū)的調制[D];復旦大學;2004年
6 尹海兵;基于微電極陣列和光學成像的負信號神經代謝機制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駱衛(wèi)華;光學成像研究大鼠皮層激活與缺血后的血流動態(tài)變化[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李明;內源光學功能成像數據的時空分析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9 黃曉斌;腦神經映射模式檢測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宮帥;基于擴散近似理論的熒光光學成像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余堅;多通道腦血氧檢測系統(tǒng)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王琳;非接觸式光學成像中自由空間光傳輸問題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珊;在體光學成像平臺設計及其平行化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史遠;圖像形狀刺激對貓視覺皮層內源性信號光學成像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羲;小天體撞擊探測光學成像仿真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7 張金濤;擴散光學乳房層析成像—數據闡釋[D];浙江大學;2009年
8 張洪建;大氣湍流對光學成像系統(tǒng)分辨率的影響[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9 趙璞;基于Monte Carlo方法水下光學成像MTF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10 林潔清;超聲調制光學成像信號與組織光學特性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897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18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