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ENSO位相熱帶中東太平洋與低緯度大氣的信息傳輸不對稱性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nsfer entropy and reanalysis data,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tropical Middle East Pacific Ocean and its atmosphere under different ENSO phas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output by ocean in El Ni 帽 o, La Nina and neutral states. Atmospheric input information is the dominant featur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cean and atmospheric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is similar. Compared with the neutral state, th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of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is stronger in the El Ni 帽 o and La Nina states, and th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of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is slightly stronger in the La Nina state than in the El Ni 帽 o s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tensity and SST anomaly over tropical Middle East Pacific Ocean and its sky is analyzed by rearrangement slid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ith emphasis on the asymmetry of atmospher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ver tropical Middle East Pacific Ocean and its sky.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hange of ocean-to-atmosphe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 SST anomal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quasi-La Nina-like, quasi-neutral state and El-Nino-like stage: la Nina-like stage, with the weakening of low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gradually weakened; In the quasi-neutral stat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trend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low SST to high SST, and El Nino-lik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SST. The asymmetry of atmospher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tropical Middle East Pacific Ocean and over it is the asymmetry of the threshold and the degree of linear trend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quasi-La Nina and El Ni 帽 o-like stages and the SST anomaly.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atmospheric-to-ocea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 SST is similar to that of ocean-to-atmospher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 SST, that is, when the ocean-to-atmosphe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strong, the atmospheric-to-ocea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equally strong, and vice versa. Moreover, there is also asymmetry in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the atmosphere to the ocean with the change of SST.
【作者單位】: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2CB9552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05040、41105055、41305059) 公益性行業(yè)(氣象)科研專項(GYHY201306021)
【分類號】:P7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乾金,趙振國,王麗華;夏季長江中下游冷熱、旱澇和東部近海臺風活動及其與ENSO關系的研究[J];應用氣象學報;2000年01期
2 江愛良;ENSO事件及其對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宋家喜;ENSO知識講座[J];海洋預報;2001年01期
4 宋家喜;ENSO知識講座[J];海洋預報;2001年03期
5 宋家喜;ENSO當前狀況及其近期預測──今年年底前后厄爾尼諾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不大[J];海洋預報;2001年04期
6 毛燕軍;ENSO與浙江省1998和1999年汛期天氣的關系[J];氣象科技;2001年01期
7 陳興躍,王會軍,薛峰,曾慶存;大氣季節(jié)內振蕩:其全球同步性及其與ENSO的關系(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3期
8 黃榮輝,陳 文;關于亞洲季風與ENSO循環(huán)相互作用研究最近的進展[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2年02期
9 張人禾,巢紀平;對ENSO循環(huán)機理的一些新認識[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2年02期
10 丁裕國,程正泉;關于ENSO及其統(tǒng)計預測方法評估[J];山東氣象;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璐;孫丞虎;任福民;袁媛;江靜;;一種綜合監(jiān)測兩類不同分布類型ENSO事件指標的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5氣候預測新方法和新技術[C];2011年
2 孟祥鳳;吳德星;林霄沛;;ENSO相關的溫躍層異常信號傳播特征及機制[A];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文氣象分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潮汐及海平面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計算海洋物理專業(yè)委員會、山東(暨青島市)海洋湖沼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孟祥鳳;吳德星;林霄沛;;ENSO相關的溫躍層異常信號傳播特征及機制[A];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4 曹璐;孫丞虎;任福民;袁媛;江靜;;兩類ENSO事件監(jiān)測指標的研究[A];第八屆長三角氣象科技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李熠;楊修群;;年際尺度北太平洋副高對ENSO事件的觸發(fā)作用[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預測與公共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楊慶萍;王蘇;高中衛(wèi);鄭揚;;ENSO事件與洪澤湖月進湖水量關系[A];第二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7 嚴軍;劉健文;;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奇異譜分析的ENSO指數(shù)預測[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氣候系統(tǒng)與氣候變化”分會論文集[C];2003年
8 楊海軍;;增暖氣候背景下的溫和ENSO[A];海峽兩岸氣象科學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鄧興旺;;ENSO事件與夏季旱澇異常之關系初探[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10 趙亮;鄒力;;與ENSO有關和無關的年份江、淮旱澇可能成因探究[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翟盤茂 趙宗慈;ENSO監(jiān)測和預測系統(tǒng)[N];中國氣象報;2001年
2 國信期貨 曹彥輝 侯雪玲;ENSO對全球農產品生產的影響[N];期貨日報;2014年
3 通訊員 張培群;冷靜看待持續(xù)的厄爾尼諾“熱”[N];中國氣象報;2014年
4 李丹;學篤風正科研路[N];中國氣象報;2002年
5 實習生 鄧茜 本報記者 游雪晴 ;張人禾:與時間賽跑 [N];科技日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璐;兩類ENSO事件的監(jiān)測及大氣的響應[D];南京大學;2011年
2 韓文韜;近50年中國冬夏氣溫對ENSO響應的年代際變化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3 張鍵;ENSO事件對中國氣候的影響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博;簡單海氣耦合模式的非線性項對ENSO循環(huán)的影響[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5 張磊;ENSO非對稱的初步探討[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6 趙亞鋒;基于延時相關性的我國降水對ENSO事件響應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7 李穎;完全耦合的海氣環(huán)流模式中ENSO和亞洲季風的相互作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夏冬冬;1920—2000年全球陸地降水與ENSO關系的研究[D];南京氣象學院;2003年
9 肖鶯;印度洋偶極子與ENSO的關系以及對中國降水的影響[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10 王慧;1956-2011年環(huán)渤海地區(qū)氣候的變化特征及其與ENSO的相關性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72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4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