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燃料發(fā)動機缸內分層激光誘導熒光實驗及化學動力學模擬研究
本文關鍵詞:雙燃料發(fā)動機缸內分層激光誘導熒光實驗及化學動力學模擬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激光誘導熒光法 雙燃料壓燃 燃油分層 光學發(fā)動機
【摘要】:雙燃料壓燃(RCCI)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發(fā)動機新型燃燒方式,能在小負荷到中高負荷范圍內實現發(fā)動機高效清潔燃燒,為了將RCCI拓展到更高負荷,需要對其缸內燃油分層和燃燒過程開展更深入研究。本文在一臺雙燃料光學發(fā)動機上采用燃油-示蹤劑平面激光誘導熒光法(PLIF),對RCCI著火前缸內燃油分層進行定量測量,選用甲苯作為示蹤劑,利用266 nm脈沖激光激發(fā)甲苯熒光,發(fā)動機轉速1200 r?min-1,平均指示壓力6.9×105Pa,氣道噴射異辛烷,缸內在上止點前10°噴射正庚烷。采用燃油-氣體絕熱混合假設,對PLIF測量結果進行溫度不均勻性修正,以上止點后5°曲軸轉角下的測量結果為例,不修正相比修正測試區(qū)域內的最大當量比高估15%。根據實驗結果,利用Chemkin軟件分析了活性、濃度和溫度分層對燃燒滯燃期的影響,結果顯示燃料活性分層和濃度分層共同決定RCCI的著火滯燃期,其中活性分層影響要大于濃度分層,而溫度分層對著火滯燃期影響很小。RCCI燃燒過程自發(fā)光的高速成像結果表明,著火過程首先出現在燃燒室邊緣的高活性區(qū)域,隨后火焰向燃燒室中心處的低活性區(qū)域發(fā)展,碳煙輻射光圖像顯示碳煙主要形成于燃燒室邊緣的高活性區(qū)域。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激光誘導熒光法 雙燃料壓燃 燃油分層 光學發(fā)動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20105008,91541205)資助項目~~
【分類號】:TK421.2
【正文快照】: 1引言柴油機由于在熱效率、功率密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優(yōu)勢而被廣泛應用,是國民生活和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動力來源。傳統(tǒng)柴油機燃燒模式具有擴散燃燒特點,導致其高碳煙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是當前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內燃機排放法規(guī)日益嚴格,降低柴油機碳煙和NOx排放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唐青龍;耿超;李明坤;劉海峰;堯命發(fā);;激光誘導熒光法測量內燃機雙燃料燃燒過程中的甲醛和羥基[J];物理化學學報;2015年12期
2 唐青龍;張鵬;劉海峰;堯命發(fā);;利用激光誘導熾光法定量測量柴油機缸內燃燒過程碳煙體積分數[J];物理化學學報;201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唐青龍;劉海峰;李明坤;堯命發(fā);;雙燃料發(fā)動機缸內分層激光誘導熒光實驗及化學動力學模擬研究[J];物理化學學報;2016年12期
2 尚勇;何旭;劉福水;王建昕;;燃燒光學可視化技術在內燃機測試中的應用研究[J];小型內燃機與車輛技術;2016年05期
3 張帆;堯命發(fā);;三維直接數值模擬部分預混發(fā)動機內的燃燒過程[J];物理化學學報;2016年08期
4 唐青龍;耿超;李明坤;劉海峰;堯命發(fā);;激光誘導熒光法測量內燃機雙燃料燃燒過程中的甲醛和羥基[J];物理化學學報;2015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青龍;張鵬;劉海峰;堯命發(fā);;利用激光誘導熾光法定量測量柴油機缸內燃燒過程碳煙體積分數[J];物理化學學報;2015年05期
2 張鵬;劉海峰;陳貝凌;唐青龍;堯命發(fā);;摻混含氧燃料的柴油替代物部分預混火焰中多環(huán)芳香烴的熒光光譜和碳煙濃度[J];物理化學學報;2015年01期
3 翁武斌;王智化;何勇;周雅君;周志軍;周俊虎;岑可法;;甲烷湍流射流火焰鋒面結構的激光PLIF測量[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4年11期
4 張小玉;劉福水;何旭;高永利;尚勇;李向榮;;噴油定時對汽/柴油混合燃料燃燒影響的可視化研究[J];內燃機學報;2014年05期
5 馬玉坡;劉福水;何旭;李向榮;榮美霞;杜巍;;進氣道噴射乙醇柴油引燃的燃燒特性可視化[J];內燃機學報;2014年04期
6 周雅君;王智化;何勇;翁武斌;周志軍;周俊虎;岑可法;;合成氣組分及雷諾數對火焰結構影響的實驗研究[J];實驗流體力學;2014年03期
7 龐斌;解茂昭;賈明;劉耀東;;基于不同燃料PAH特性改進的適用于多組分燃料的碳煙模型(英文)[J];物理化學學報;2013年12期
8 岳宗宇;張鵬;陳貝凌;劉海峰;鄭尊清;堯命發(fā);;激光誘導熾光法定量測量碳煙[J];燃燒科學與技術;2013年05期
9 何勇;王智化;楊麗;朱燕群;翁武斌;周俊虎;岑可法;;H_2含量和湍流強度對典型煙煤合成氣火焰結構影響的測量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05期
10 何旭;馬驍;王建昕;;用激光誘導熾光法定量測量火焰中的碳煙濃度[J];燃燒科學與技術;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毅;;135系列雙燃料發(fā)電機組投產[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1990年04期
2 劉恩山,楊青,張幽彤;雙燃料微噴技術及方案設計探討[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1年02期
3 劉國瑜;力帆新型雙燃料摩托車[J];摩托車;2002年01期
4 華希平;成竹;徐京燕;;發(fā)電機組油氣雙燃料改造工程經濟技術分析[J];上海電力;2009年04期
5 群力;;蘇爾壽公司的雙燃料船用發(fā)動機[J];科技信息;1987年09期
6 Paul Jensen;孫文華;;雙燃料機車發(fā)動機的開發(fā)[J];國外內燃機車;1993年05期
7 徐霞;東化雙燃料系統(tǒng)成功投入市場[J];城市公共交通;1999年06期
8 呂宗冠;;試論雙沖擊泡沫水浴除塵器在雙燃料鍋爐上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年02期
9 楊博;劉亦夫;尉星;曾科;;雙燃料發(fā)動機電控單元的設計與控制策略[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10 王江,江小平,魏建功,趙忠堂;電控雙燃料壓燃式發(fā)動機的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田延慶;樊U_洲;;生物制氣/生物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性能試驗[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童來會;堯命發(fā);鄭尊清;馬帥營;;二次噴油策略對汽油/柴油雙燃料HPCC燃燒與排放的影響[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蘇蘭生;保定雙燃料清潔公交車全部“氣改油”[N];中國汽車報;2002年
2 記者 孔麗頻;吉利首批54臺雙燃料車下線[N];中國改革報;2008年
3 尹義龍 黃建鋼;18輛雙燃料公交車上路營運[N];湘潭日報;2008年
4 記者 閆雪峰;全面規(guī)范“雙燃料” 司機上路需持證[N];黑龍江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康韌;雙燃料技術減少污染排放[N];中國環(huán)境報;2011年
6 首席記者 齊澤萍;沁水新型雙燃料車投放市場[N];山西經濟日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劉愛妮;買,還是?不買雙燃料車 消費者愛你有點難[N];四川日報;2008年
8 記者 陳偉陽;“雙燃料”汽車進入阿勒泰市[N];阿勒泰日報;2008年
9 記者 冷翠華;我國首艘雙燃料內河船試航成功[N];中國船舶報;2010年
10 實習記者 陳傳武;中南地區(qū)首輛雙燃料大巴成功運營[N];中國化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穆勇;燃氣輪機雙燃料燃燒室流場及污染排放數值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閆妍;醇醚雙燃料壓燃發(fā)動機的燃燒機理與排放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伊克拉沃;基于添加劑的天然氣HCCI發(fā)動機燃燒特性的試驗與數值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培培;內河柴油-LNG雙燃料動力船舶風險分析[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2 曲業(yè)源;發(fā)動機雙燃料PPCI燃燒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楊鯤;發(fā)動機雙燃料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江蘇大學;2005年
4 賀紅娟;雙燃料燃燒室燃燒流場數值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陳征;二甲醚/甲醇雙燃料均質壓燃發(fā)動機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6 孟令群;柴油/汽油雙燃料預混合燃燒過程數值模擬[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7 鄭建;沼氣/生物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性能試驗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吳振闊;丁醇—柴油雙燃料清潔燃燒的數值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9 彭海勇;TY295D發(fā)動機燃用柴油/酒精雙燃料的計算機控制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10 單卓;MAN B&W ME-GI柴油機雙燃料系統(tǒng)風險評估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51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65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