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粉煤灰吸附廢水中氨氮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3:40
為進一步提高廢水中氨氮的吸附效率,分別采用酸改性和酸-堿改性的粉煤灰作為吸附劑處理電廠脫硫廢水中的氨氮,考察了改性粉煤灰投加量、振蕩吸附作用時間、初始pH值對改性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酸-堿改性粉煤灰對氨氮的吸附性能優(yōu)于酸改性粉煤灰;影響氨氮吸附效果的因素顯著性關系為振蕩吸附作用時間>初始pH>酸-堿改性粉煤灰投加量,最優(yōu)組合方案為投加量2.5 g、吸附作用時間2.5 h、溶液初始pH=8。
【文章來源】: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20,34(06)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吸附劑投加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未達到吸附平衡前,隨振蕩吸附作用時間的增加,水中氨氮迅速向粉煤灰表面遷移擴散,氨氮吸附效率逐漸提高。雖然改性粉煤灰顆粒表面吸附的氨氮可以較快達到吸附平衡[13],但由于其表面是不規(guī)則形狀,氨氮需要一定時間進入孔隙內壁才能吸附達到平衡。達到各自最高值后氨氮吸附趨于平衡穩(wěn)定,隨著振蕩作用時間增加,去除效率不再有明顯變化。對比結果可知,酸-堿改性的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最優(yōu)選擇作用時間為2 h,酸改性的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最優(yōu)選擇作用時間為3.5 h,酸-堿改性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所需時間相對較短。2.3 溶液pH值的影響
pH值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氨氮對水產動物的毒性效應研究進展[J]. 王夢杰,陳建華,王海華. 江西水產科技. 2019(02)
[2]粉煤灰吸附廢水中氨氮的研究[J]. 孫菱翎,霍建利,秦佳歡,趙微微,黃欣桐,王克元,張志敏.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4)
[3]粉煤灰合成沸石處理氨氮廢水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 蔡培杰,何宏福. 凈水技術. 2018(S2)
[4]粉煤灰對環(huán)境的危害及其在建材中的應用[J]. 任啟欣,趙亮,李超. 能源與節(jié)能. 2015(10)
[5]燃煤電廠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及其發(fā)展前景淺析[J]. 楊倩,王剛. 硅谷. 2014(02)
[6]粉煤灰制備聚硅酸鹽絮凝劑的研究進展[J]. 周玉興,于衍真,范麗莎,王娟婷.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3(03)
[7]改性粉煤灰吸附廢水中氨氮的試驗研究[J]. 王春蓉,牛海山.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10(05)
[8]改性粉煤灰處理氨氮廢水實驗研究[J]. 劉永娟,劉立娟,張治紅. 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10(04)
[9]氨氮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王莉萍,曹國平,周小虹.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2009(03)
[10]粉煤灰活性的激發(fā)及其機理研究[J]. 任書霞,要秉文,王長瑞.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08(04)
碩士論文
[1]粉煤灰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田勇齊.安徽理工大學 2017
[2]粉煤灰的表面改性及其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D]. 肖震.蘇州科技學院 2008
本文編號:3296360
【文章來源】: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20,34(06)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吸附劑投加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未達到吸附平衡前,隨振蕩吸附作用時間的增加,水中氨氮迅速向粉煤灰表面遷移擴散,氨氮吸附效率逐漸提高。雖然改性粉煤灰顆粒表面吸附的氨氮可以較快達到吸附平衡[13],但由于其表面是不規(guī)則形狀,氨氮需要一定時間進入孔隙內壁才能吸附達到平衡。達到各自最高值后氨氮吸附趨于平衡穩(wěn)定,隨著振蕩作用時間增加,去除效率不再有明顯變化。對比結果可知,酸-堿改性的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最優(yōu)選擇作用時間為2 h,酸改性的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最優(yōu)選擇作用時間為3.5 h,酸-堿改性粉煤灰對氨氮吸附所需時間相對較短。2.3 溶液pH值的影響
pH值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氨氮對水產動物的毒性效應研究進展[J]. 王夢杰,陳建華,王海華. 江西水產科技. 2019(02)
[2]粉煤灰吸附廢水中氨氮的研究[J]. 孫菱翎,霍建利,秦佳歡,趙微微,黃欣桐,王克元,張志敏.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4)
[3]粉煤灰合成沸石處理氨氮廢水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 蔡培杰,何宏福. 凈水技術. 2018(S2)
[4]粉煤灰對環(huán)境的危害及其在建材中的應用[J]. 任啟欣,趙亮,李超. 能源與節(jié)能. 2015(10)
[5]燃煤電廠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及其發(fā)展前景淺析[J]. 楊倩,王剛. 硅谷. 2014(02)
[6]粉煤灰制備聚硅酸鹽絮凝劑的研究進展[J]. 周玉興,于衍真,范麗莎,王娟婷.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3(03)
[7]改性粉煤灰吸附廢水中氨氮的試驗研究[J]. 王春蓉,牛海山.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10(05)
[8]改性粉煤灰處理氨氮廢水實驗研究[J]. 劉永娟,劉立娟,張治紅. 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10(04)
[9]氨氮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王莉萍,曹國平,周小虹.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2009(03)
[10]粉煤灰活性的激發(fā)及其機理研究[J]. 任書霞,要秉文,王長瑞.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08(04)
碩士論文
[1]粉煤灰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田勇齊.安徽理工大學 2017
[2]粉煤灰的表面改性及其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D]. 肖震.蘇州科技學院 2008
本文編號:32963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29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