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圓管內(nèi)多孔介質耦合換熱的輻射作用
本文關鍵詞:高溫圓管內(nèi)多孔介質耦合換熱的輻射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多孔介質 耦合換熱 輻射傳輸 蒙特卡羅法 局部非熱平衡
【摘要】:通過數(shù)值模擬圓管內(nèi)填充多孔介質的輻射對流耦合換熱,研究高溫固體骨架輻射效應對溫度分布及換熱的影響.基于局部非熱平衡模型分別建立流體和固相能量方程,采用蒙特卡羅法求解固體骨架的輻射換熱;對不考慮熱輻射引起的溫度場偏差和管壁發(fā)射率以及多孔結構參數(shù)的影響進行討論.結果表明:多孔固體骨架的輻射效應對入口段溫度場的影響明顯,不考慮輻射將導致較大偏差,壁溫為1 500K時最大偏差為16%.管壁發(fā)射率對溫度場影響較小,壁溫為1 500K時影響小于3%.孔隙率或孔徑增大,壁面輻射熱流密度比例增加,輻射效應體現(xiàn)明顯.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6308) 基礎科研(B2320132001)
【分類號】:TK124
【正文快照】: 多孔介質獨有的結構特性使換熱得到強化,廣泛應用于各類熱能系統(tǒng),如緊湊式換熱器[1]、太陽能熱轉換[2]、多孔燃燒器[3-4]、發(fā)汗冷卻[5]等.在高溫應用中,熱輻射效應不可忽視[6],多孔介質吸收/發(fā)射輻射能量和固體骨架導熱以及固體骨架與流體的對流換熱非線性耦合,該耦合換熱過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司廣樹,姜培學,李勐;單相流體在多孔介質中的流動和換熱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2 李大鳴,張紅萍,李冰緋,高永祥;多孔介質內(nèi)部流動模型及其數(shù)學模擬[J];天津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3 王建省;非對稱熱滲流域多孔介質中的關鍵問題及研究方法[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4 施明恒,樊薈;多孔介質導熱的分形模型[J];熱科學與技術;2002年01期
5 李傳亮;多孔介質的應力關系方程——答周大晨先生[J];新疆石油地質;2002年02期
6 蘇向輝,昂海松,許鋒;多孔介質傳熱傳濕過程多層不連續(xù)問題的數(shù)值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7 郝錦志,雷樹業(yè),王補宣,蘆秋敏,馬斌;多孔介質突破特性的薄層效應[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劉澤佳,李錫夔,武文華;多孔介質中化學 熱 水力 力學耦合過程本構模型和數(shù)值模擬[J];巖土工程學報;2004年06期
9 王恩宇,程樂鳴,褚金華,施正展,駱仲泱,岑可法;漸變型多孔介質中燃氣燃燒特性試驗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5年06期
10 趙治國;解茂昭;;實心與空心錐形噴霧與熱多孔介質相互作用的數(shù)值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胥蕊娜;姜培學;趙陳儒;黃寓理;;流體在微多孔介質中的流動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韋昌富;;多孔介質力學理論及其應用[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特邀報告[C];2007年
3 黃拳章;鄭小平;姚振漢;;含液多孔介質力學問題的邊界元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饒文濤;李本文;;多孔介質燃燒技術工業(yè)應用數(shù)值模擬研究[A];2010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郁伯銘;員美娟;;多孔介質中流體流動的分形分析[A];中國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郭尚平;于大森;吳萬娣;;生物臟器多孔介質的孔徑分布和比面[A];全國第一屆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81年
7 劉志峰;趙剛;張有為;劉正鋒;李柯;王曉宏;;固體顆粒在逾滲多孔介質中的吸附特性[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8 吳金隨;尹尚先;;顆粒堆積型多孔介質內(nèi)孔喉模型的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黃拳章;鄭小平;姚振漢;;用邊界元法模擬含液多孔介質的等效力學行為[A];北京力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建省;王曉純;;具有流固熱耦合影響的可變形多孔介質動態(tài)物質面分界特征[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工學院 劉相東;多孔介質干燥理論與應用并行[N];中國化工報;2007年
2 饒文濤;多孔介質燃燒新技術及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3 饒文濤;新一代燃燒技術——多孔介質燃燒[N];中國冶金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賽;多孔材料毛細孔收縮熱質傳遞及分形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歐陽小龍;多孔介質傳熱局部非熱平衡效應的基礎問題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3 苗同軍;裂縫型多孔介質滲流特性的分形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李琪;懸浮微小顆粒在飽和多孔介質中運移特性的理論及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5 劉宏升;基于多孔介質燃燒技術的超絕熱發(fā)動機的基礎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林博穎;惰性多孔介質內(nèi)的液霧燃燒[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7 張東輝;多孔介質擴散、導熱、滲流分形模型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3年
8 王恩宇;氣體燃料在漸變型多孔介質中的預混燃燒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趙治國;燃油噴霧與多孔介質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內(nèi)燃機中應用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10 趙雙良;對多孔介質中流體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洋;重金屬污染物在多孔介質中的遷移模型與仿真[D];重慶大學;2012年
2 范雪晶;液體形態(tài)對顆粒堆積型多孔介質傳遞特性的影響[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3 戴振宇;部分填充多孔介質通道內(nèi)流體流動及傳熱特性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4 趙哲;顆粒堆積多孔介質干燥過程模擬及試驗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5 劉璐;基于多孔介質理論的折褶濾芯數(shù)學模型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6 王雨晴;太陽能多孔介質空氣吸熱器傳熱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晟昊;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質聲傳播的格子Boltzmann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周欣歡;均質流體及多孔介質溫度分布的磁共振測量[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朱自浩;多孔介質中天然氣水合物降壓分解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湯凌越;多孔介質內(nèi)油氣混相與擴散特性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727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17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