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滲透技術(shù)處理模擬放射性廢液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正滲透技術(shù)處理模擬放射性廢液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正滲透 放射性廢水 核素 截留率 水通量 NaCl返混通量 膜污染
【摘要】:正滲透(Forward osmosis,FO)技術(shù)是一種由滲透壓驅(qū)動的新型膜技術(shù),具有與反滲透(Reverse osmosis,RO)相當?shù)某鏊|(zhì),且能耗低、設(shè)備簡單、污染小。本文利用FO處理模擬放射性廢水,研究FO對單一核素體系、多核素共存體系及含硼體系中的核素的分離效果,考察膜性質(zhì)、模擬廢水的性質(zhì)、汲取液(DS)濃度和流速等因素對FO運行特性的影響,并對膜污染進行解析。結(jié)果表明,無論對單一核素體系還是多核素共存體系,CTA-ES膜對核素的分離效果都高于CTA-NW膜和TFC-ES膜。AL-FS模式優(yōu)于AL-DS模式。最佳DS濃度為1.0 mol·L-1 NaCl。最佳模擬放射性廢水的流速為11 cm·s-1。在最佳操作條件下,單一核素體系水通量可達到10.7 L·(m2·h)-1,核素截留率為99.93%,NaCl返混通量為5.66 g·(m2·h)-1;多核素共存體系水通量可達14.2 L·(m2·h)-1,Co(II)、Sr(II)和Cs(I)截留率分別為99.89%、96.90%和95.51%,NaCl返混通量為3.08 g·(m2·h)-1。FO膜活性層表面的電荷是影響核素截留的主要因素。支撐層結(jié)構(gòu)主要影響水通量和NaCl返混通量。對含硼放射性廢水,CTA-ES膜對核素的分離效果高于CTA-NW膜和TFC-ES膜。AL-FS模式優(yōu)于AL-DS模式。硼酸濃度對水通量和NaCl返混通量有影響。硼酸濃度為800 mg·L-1時,水通量和NaCl返混通量最大,分別是15.3 L·(m2·h)-1和3.73g·(m2·h)-1。硼酸對核素的截留率幾乎沒有影響。Co(II)、Sr(II)、Cs(I)的截留范圍分別為99.63~99.89%、96.90~97.85%、95.20~95.51%。FO處理模擬放射性廢水連續(xù)運行30 d后,水通量下降了9.9 L·(m2·h)-1。Co(II)、Sr(II)、Cs(I)截留率分別下降1.77%、6.09%、26.38%。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大,疏水性增強。膜表面污染物中Co(II)、Sr(II)、Cs(I)和Na(I)含量分別為5.32 mg·m-2、52.2mg·m-2、45.5 mg·m-2、2.71×104 mg·m-2。用去離子水對污染膜進行清洗后,水通量恢復39%。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7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大鵬;葉幕群體光能截留率兩種測算方法的比較[J];葡萄栽培與釀酒;1995年02期
2 曾堅賢,邢衛(wèi)紅,徐南平;多通道陶瓷超濾膜孔徑分布及截留率測定[J];水處理技術(shù);2001年05期
3 孫緒江,王世昌;蛋白酶溶液超濾過程的截留率和活性損失[J];水處理技術(shù);1991年05期
4 江華,余文琳;果膠超濾截留率研究[J];林產(chǎn)化工通訊;1997年03期
5 張新暉,袁其朋,方力,楊曉進;有機溶劑中納濾膜通量和截留率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6 楊愛英,趙宗艾,金鼎五;動態(tài)過濾條件下核孔膜分級截留率的研究[J];化學工程;1996年02期
7 李鑫瑋;祝萬鵬;朱安娜;;納濾膜對水中酚類物質(zhì)的截留率及其定量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的研究[J];膜科學與技術(shù);2006年04期
8 張文娟;張宇峰;王翔;;氫鍵對納濾膜截留率的影響[J];膜科學與技術(shù);2011年06期
9 董聲華,鄭領(lǐng)英;凝膠色譜法表征我國幾種有代表性超濾膜的截留率——分子量曲線[J];水處理技術(shù);1991年04期
10 董聲華,費美玲,田燕,牛正東,鄭領(lǐng)英;用截留率—分子量曲線的變化表征超濾膜的污染[J];水處理技術(shù);199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亞薈;磁控約束膜分離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2 鄭逢春;有機相納濾傳遞機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合天;中性單糖納濾截留率序譜的建立[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2 王妍如;正滲透工藝特性與二醋酸纖維素膜的制備與表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3 劉曉靜;正滲透技術(shù)處理模擬放射性廢液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6年
4 雷曉東;γ-Al_2O_3納濾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2年
5 付靜怡;濃海水納濾分離工藝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2年
6 王宏志;紙質(zhì)超濾膜的開發(fā)與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7 張清溪;黃酮化合物樹脂洗脫劑的納濾回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8 盧銘;γ-Al_2O_3納濾膜分離性能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9 張新暉;有機相中納濾傳遞機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4年
10 羅利華;有機溶液的納濾過程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171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17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