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燃燒汽油機瞬態(tài)空燃比主動抗擾控制
本文關鍵詞:低溫燃燒汽油機瞬態(tài)空燃比主動抗擾控制
更多相關文章: 汽油機 廢氣稀釋低溫燃燒 進氣前回流 瞬態(tài)空燃比控制 狀態(tài)觀測器 主動抗擾控制
【摘要】:為了實現對廢氣稀釋低溫燃燒汽油機瞬態(tài)空燃比的有效控制,提出了一種動態(tài)進氣量觀測器和主動抗擾控制(ADRC)的前饋反饋控制策略.進氣量觀測器揭示了進氣前回流對進氣歧管狀態(tài)參數的影響規(guī)律,采用狀態(tài)觀測的方法實現了對缸內充氣效率的動態(tài)跟蹤.ADRC作為反饋環(huán)節(jié),能夠實時估計并補償影響空燃比的內外部擾動,實現了對空燃比的閉環(huán)精確控制.實驗結果表明,相比于傳統(tǒng)的靜態(tài)補償和PID前饋反饋策略,該方案在轉速變化的各種瞬態(tài)工況下提高了空燃比的控制精度.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汽油機 廢氣稀釋低溫燃燒 進氣前回流 瞬態(tài)空燃比控制 狀態(tài)觀測器 主動抗擾控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6135)
【分類號】:TK411.2
【正文快照】: 通過內部廢氣再循環(huán)稀釋并加熱進氣,進而實現低溫燃燒是提高汽油機燃油經濟性的一種有效的方法[1].由于采用當量空燃比混合氣,其后處理可通過三效催化轉化器實現.然而,缸內存在的大量稀釋工質導致燃燒主要由化學反應動力學控制,其對缸內空燃比極為敏感.瞬態(tài)工況下,節(jié)氣門、氣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吳義虎;宮喚春;歐林立;王翠;周麗;;車用汽油機過渡工況進氣管內油膜動態(tài)特性建模及仿真[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2 馬宗正;任東軍;張岐峰;牟永田;;汽油機空燃比測量方法[J];內燃機與動力裝置;2009年03期
3 李西秦;黎蘇;;汽油機瞬態(tài)工況仿真與試驗[J];汽車工程;2014年02期
4 許建民;張志永;杜寶杰;;車用汽油機瞬態(tài)燃燒的研究[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滕勤;點燃式煤層氣發(fā)動機系統(tǒng)建模及空燃比控制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付建勤;車用發(fā)動機瞬變工況運行與性能參數連續(xù)檢測及熱功轉換過程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薛;汽油機瞬態(tài)工況空燃比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孫桂仙;混沌魯棒控制策略及其在發(fā)動機控制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3 王雪翠;神經網絡在煤層氣發(fā)動機控制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張志永;汽油機瞬態(tài)工況燃燒特性的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5 宮喚春;電噴汽油機過渡工況空燃比控制方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6 唐玉梅;內燃—直線發(fā)電集成動力系統(tǒng)中自由活塞發(fā)動機空燃比與點火時刻的控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7 張基偉;基于遺傳算法參數辨識的多缸汽油機各缸空燃比均勻性控制[D];天津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強;黃震;方俊華;莊健;;燃料設計策略對低溫燃燒負荷拓展和熱效率改善[J];內燃機工程;2013年S1期
2 李鵬;曾琦;張大德;俞立洋;;低溫燃燒法在燃用準東煤鍋爐上的應用[J];華電技術;2014年08期
3 Tiegang Fang;劉景寶;;柴油機低溫燃燒試驗研究[J];國外內燃機車;2010年06期
4 滑海寧;張全長;;燃燒相位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試驗研究[J];汽車工程;2014年03期
5 方成;楊福源;歐陽明高;李進;陳林;;使用缸壓信息的柴油機低溫燃燒閉環(huán)控制[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6 繆雪龍;鄭金保;洪建海;王先勇;居鈺生;陳希穎;;超多噴孔噴油嘴早噴射低溫燃燒試驗研究[J];現代車用動力;2012年04期
7 張全長;張朋輝;鄭尊清;徐佳;;預噴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試驗研究[J];內燃機工程;2014年02期
8 蘇萬華;鹿盈盈;于文斌;黃豪中;韓志強;趙霏陽;裴毅強;孫田;孫永亮;;柴油機高密度-低溫燃燒的數值模擬[J];燃燒科學與技術;2010年03期
9 趙偉;張全長;;燃料特性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試驗研究[J];汽車工程;2014年06期
10 韓東;呂興才;黃震;;柴油機低溫燃燒的研究進展[J];車用發(fā)動機;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記者 毛黎;美開發(fā)出燃氣輪機低速漩渦噴射器[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鄧鵬;定容彈內低溫燃燒條件下乙醇柴油噴霧和燃燒特性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2 李樂;廢氣空氣組合稀釋提升低溫燃燒汽油機熱效率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楊彬彬;燃料特性和燃燒模式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4 朱浩月;基于燃料設計的含氧燃料柴油機預混合低溫燃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5 張全長;柴油機低溫燃燒基礎理論和燃燒控制策略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鹿盈盈;重型柴油機低溫燃燒及燃燒路徑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黎長樂;正丁醇及其同分異構體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李鑫善;燃燒系統(tǒng)參數對柴油機低溫燃燒性能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李雪飛;基于低溫燃燒理論的柴油機燃燒系統(tǒng)參數協(xié)調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鵬;燃燒控制參數對柴油機低溫燃燒影響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張翔宇;柴油機低溫燃燒燃燒及排放特性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楊如枝;高速柴油機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低溫燃燒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7 苗永;正丁醇—汽油發(fā)動機低溫燃燒特性的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08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00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