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距離約束最小二乘模糊度搜索算法
本文關鍵詞:改進的距離約束最小二乘模糊度搜索算法
更多相關文章: 整周模糊度 最小二乘去相關調整方法 最小二乘搜索 距離約束
【摘要】:針對短基線最小二乘模糊度搜索算法搜索效率低的缺點,該文提出了一種改善模糊度搜索空間以提高模糊度搜索效率的方法。最小二乘搜索算法通過基線長度范圍確定模糊度搜索空間,完成模糊度的搜索和確認。距離約束的短基線模糊度搜索空間是一個空心橢球,各模糊度之間具有相關性,影響模糊度搜索效率。該文通過最小二乘去相關調整方法降低模糊度之間的相關性,減少搜索次數(shù)。實驗證明,該算法的搜索效率提高了25%以上,且隨著基線長度的增加,搜索效率有更多的提升。
【作者單位】: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
【關鍵詞】: 整周模糊度 最小二乘去相關調整方法 最小二乘搜索 距離約束
【分類號】:P228.4
【正文快照】: 0引言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xù)、實時、全天候的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導航、航海、航空、測繪和軍事等各個方面,F(xiàn)有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包括已完成組網(wǎng)的美國GPS系統(tǒng)和俄羅斯GLONASS系統(tǒng),正在建設的有中國北斗導航系統(tǒng)和歐洲GALILEO系統(tǒng)。衛(wèi)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立龍;文鴻雁;唐詩華;;一種優(yōu)化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J];海洋測繪;2006年01期
2 丁進選;楊云洋;;綜述模糊度確定的理論和方法[J];湖南水利水電;2009年01期
3 薛志宏;樓益棟;易文婷;董洋洋;;一種適用于動態(tài)變形測量的雙頻模糊度實時解算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年06期
4 范龍;翟國君;柴洪洲;;模糊度降相關應用中的整數(shù)正交化過程研究[J];測繪通報;2012年12期
5 鄢子平;丁樂樂;黃恩興;于興旺;;網(wǎng)絡RTK參考站間模糊度固定新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3年03期
6 馮威;黃丁發(fā);張熙;;FirCAR算法的OTF快速定位方法[J];測繪學報;2012年04期
7 沈雪峰;高成發(fā);潘樹國;;一種序貫平差中長基線模糊度的解算方法[J];測繪科學;2012年02期
8 王勝利;王慶;潘樹國;余學祥;;基于抗差估計的網(wǎng)絡RTK基站雙差模糊度檢驗與修正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2年06期
9 柯福陽;王慶;潘樹國;;網(wǎng)絡RTK長基線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2年05期
10 王振杰;喬永杰;;附有基線長度約束的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盧立果;劉萬科;于興旺;;基于交叉排序算法解算模糊度的新規(guī)約方法[A];第五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8 衛(wèi)星導航模型與方法[C];2014年
2 丁樂樂;張小紅;于興旺;郭斐;;網(wǎng)絡RTK雙差模糊度解算成功率的提高[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3 黃令勇;呂志平;陳正生;崔陽;王宇譜;;長基線北斗三頻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3精密定軌與精密定位[C];2013年
4 謝愷;柴洪洲;范龍;王敏;潘宗鵬;;基于北斗三頻的CIR方法和矩陣變換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3精密定軌與精密定位[C];2013年
5 楊玲;李博峰;沈云中;;網(wǎng)絡RTK基準站的參數(shù)解算及誤差分析[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6 潘國富;袁本銀;鮑志雄;;基于GPS/GLoNASS雙星的VRS算法實現(xiàn)及系統(tǒng)應用 ZNetVRS系統(tǒng)實踐[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星星;GNSS精密單點定位及非差模糊度快速確定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2 范龍;基于格理論的GNSS模糊度估計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3 周揚眉;GPS精密定位的數(shù)學模型、數(shù)值算法及可靠性理論[D];武漢大學;2003年
4 鄭艷麗;GPS非差精密單點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5 劉寧;地基GPS反演大氣水汽關鍵問題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6 孫紅星;差分GPS/INS組合定位定姿及其在MMS中的應用[D];武漢大學;2004年
7 劉立龍;動態(tài)對動態(tài)GPS高精度定位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胡圣武;基于模糊理論的GIS質量評價與可靠性分析[D];武漢大學;2004年
9 朱習軍;基于小波分析的高精度GPS測量質量控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79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7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