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測繪論文 >

DEM分辨率對地形因子提取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22:17

  本文關鍵詞:DEM分辨率對地形因子提取影響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因子 分辨率


【摘要】:以大興安嶺漠河地區(qū)1∶5萬比例尺的等高線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生成不同分辨率的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數(shù)據(jù),分析在不同分辯率條件下,由DEM提取的坡度、坡向及剖面曲率隨分辨率的變化情況,并利用信息熵公式進行不同分辨率DEM高程熵分析,得到高程熵隨分辨率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當DEM分辨率達到25 m左右時,各地形因子的變化情況趨于穩(wěn)定,分辨率達到50 m以后變化明顯加劇。高程熵在分辨率增大到25 m時變化減慢,據(jù)此判斷,漠河地區(qū)1∶5萬比例尺等高線在生成DEM時最合適的分辨率應該是25 m。
【作者單位】: 東北林業(yè)大學林學院;
【關鍵詞】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因子 分辨率
【基金】: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20150225067)
【分類號】:P208
【正文快照】: 0引言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的概念于1958年由Mill-er首次提出,是用一組有序數(shù)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1]。近年來用DEM提取地形因子(如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等)并對這些地形因子進行分析已經(jīng)成為分析地形因子的主流方法,而通過數(shù)字高程模型提取的地形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婷,湯國安,王春,王崢,龍毅;黃土高原地形因子間關聯(lián)性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分析[J];地球信息科學;2004年04期

2 郭憶;畢碩本;張余慶;黃金龍;;地理地形因子對長江中下游平原降水空間分布影響的估算和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29期

3 江嶺;湯國安;劉凱;宋效東;陽建逸;張剛;;局部型地形因子并行計算方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4 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傅偉;劉璐;杜虎;鹿士楊;殷慶倉;;喀斯特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植物與土壤地形因子的耦合關系[J];生態(tài)學報;2010年13期

5 代靈燕;白建軍;;基于不同分辨率DEM的地形因子比較分析[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1年11期

6 劉新華;基于ER Mapper的水土流失地形因子提取技術初探[J];四川測繪;2001年01期

7 鐘德燕;常慶瑞;宋豐驥;;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土地利用空間分布與地形因子關系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2年06期

8 王新云;郭藝歌;過志峰;覃文漢;孫國清;;地形因子對森林冠層BRF模擬的影響分析[J];遙感信息;2012年04期

9 張子瑜;范建容;張建強;蘇鳳環(huán);;蘆山地震重災區(qū)地形因子分析[J];山地學報;2013年05期

10 杜偉靜;蘇志堯;張璐;;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森林群落枯立木分布與地形因子的相關性[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翁偉琳;陳楠;;DEM分辨率對地形因子的影響分析[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江帆;朱長青;李小榮;;DEM地形因子及其應用[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婷;湯國安;陳莉;楊昕;;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地面坡度與其它地形因子關聯(lián)性分析—以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為例[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婧;坡面沉積地形因子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2 焦超衛(wèi);基于DEM的1:50000區(qū)域尺度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3 張婷;基于DEM的陜北黃土高原多地形因子空間關聯(lián)特征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蔡清華;區(qū)域侵蝕地形因子的尺度效應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5 代靈燕;黃土高原嚴重水土流失區(qū)多尺度DEM地形因子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賀丹;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地形因子的適宜分析窗口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6220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220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a5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