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及尺度變化和數據更新的道路網匹配算法
【圖文】:
都基本一致的候選匹配對象,這就需要改進空間場景結構的評價方法。(4)在不同尺度下還會存在單行線變雙行線、兩車道變4車道等情況。綜上所述,單一匹配技術難以在不同比例尺道路網的匹配中得到較好的匹配效果。因此,本文試圖融合stroke技術、多因子幾何相似度計算、空間索引技術、正反雙向匹配、改進的空間場景結構相似性評價方法以及stroke整體匹配與部分匹配相結合等多種技術進行不同比例尺道路網匹配。1不同比例尺道路網匹配的思路不同比例尺的道路網匹配的數據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主要分為數據預處理、stroke整體匹配和stroke部分匹配3個部分。數據預處理部分主要完成不同比例尺道路內部節(jié)點加密、stroke連接以及空間格網索引的建立。在stroke整體匹配過程中,主要完成不同比例尺道路在幾何形態(tài)和拓撲結構都相似的道路匹配。對于未匹配成功的道路,可利用stroke部分匹配,最大限度地搜查同名目標的匹配關系。圖1不同比例尺道路網匹配的數據處理流程Fig.1Procedureofroadnetworksmatchingatdifferentscales為了提高目標匹配的計算效率,算法中對多種基礎幾何算法進行了改進,包括近似的緩沖區(qū)代替精密緩沖區(qū)。對于克服單一幾何相似度衡量指標的局限性,本文利用多個幾何相似度衡量指標計算空間目標的幾何相似度S(s1,s2),計算見式(1)S(s1,,s2)=ω1·HT-H(s1,s2)HT+ω2·LR(S1,S2)+ω3·AT-A(s1-s2)
圖2存在stroke部分匹配的情況Fig.2Examplesofpartialstrokematching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71384) 公益性科研專項(201512032)~~
【分類號】:P20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紅艷;武芳;王輝連;朱鯤鵬;;基于拓撲相似性的道路網綜合模型[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2 董衛(wèi)華;李志林;郭慶勝;;基于動態(tài)分段的道路網示意性地圖模型綜合[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0年08期
3 鄭嘉戰(zhàn),宮欣榮,劉瀟;關于大連城區(qū)道路網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對策研究[J];系統(tǒng)辯證學學報;1998年01期
4 劉承良;余瑞林;段德忠;;武漢城市圈城鄉(xiāng)道路網分形的時空結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5 郭敏;錢海忠;黃智深;何海威;劉海龍;;道路網智能選取的案例類比推理法[J];測繪學報;2014年07期
6 李燕,邵作葉,余旭初;基于感知編組的道路網自動提取研究[J];遙感信息;2005年01期
7 陳波;武芳;錢海忠;;空間分析方法在道路網自動綜合拓撲構建中的應用[J];測繪科學;2006年01期
8 趙東保;徐艷杰;張弘_";;道路網匹配質量檢核與修正機制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9 陳玉敏;龔健雅;史文中;;多尺度道路網的距離匹配算法研究[J];測繪學報;2007年01期
10 田晶;宋子寒;艾廷華;;運用圖論進行道路網網格模式提取[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青年;;道路網簡化研究進展與展望[A];全國地圖學與G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吳波;楊斌;羅馳;汪勇;傅亞;周琳;;重慶市主城區(qū)道路網研究(節(jié)選)[A];第九次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劉士東;汪增福;;基于拓撲特性和帶狀主動輪廓模型的道路網自動提取[A];200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王洪福;;談中小城市的交通發(fā)展策略[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艷慧;陳軍;蔣捷;李志林;;道路網多尺度數據建模的實體-關系分析[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三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何超英;蔣捷;韓剛;陳軍;;基于GDF的道路網完全拓撲生成算法[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三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王海梅;周獻中;;地形圖道路提取及道路網拓撲結構的生成[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記者 王偉杰;我市研究部署“四縱三橫”快速通道路網建設[N];常德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亢舒;道路網更密 橋梁更安全[N];經濟日報;2013年
3 記者 周國和 通訊員 張伙生;推進深圳東部道路網建設[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林培;變“大城”為“小街”[N];中國建設報;2012年
5 通訊員 魏宏;優(yōu)化新城道路網功能結構[N];聯(lián)合時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玉敏;大區(qū)域分布式多級道路網的最優(yōu)路徑算法與服務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欒學晨;保持結構模式的道路網數據多尺度建模[D];武漢大學;2013年
3 汪永紅;多尺度道路網路徑規(guī)劃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4 翟仁健;基于全局一致性評價的多尺度矢量空間數據匹配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海威;顧及層次結構和空間沖突的道路網選取與化簡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李進;基于BP神經網絡的道路網選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3 何晶;道路網結構復雜性定量測度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4 藍天;香港道路網演化特征分析與結構生長模擬[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5 何濤;基于道路層次結構的道路網重疊社團發(fā)現(xiàn)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6 彭勃;大數據環(huán)境下道路網Top-k查詢優(yōu)化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劉欣;鄉(xiāng)鎮(zhèn)道路網的問題與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劉承科;應用空間語法理論對香港道路網建模及分析[D];青島大學;2007年
9 邱禮平;城市新區(qū)道路網系統(tǒng)規(guī)劃理論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10 姬海;城市道路網容量節(jié)點路段化分析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36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3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