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uss-Listing大地水準面定義的地球重力場模型評價方法
本文選題:Gauss-Listing大地水準面經(jīng)典定義 + 地球重力場模型; 參考:《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7年01期
【摘要】:提出一種基于Gauss-Listing大地水準面經(jīng)典定義的地球重力場模型評價方法。該方法依據(jù)經(jīng)典大地水準面為重力等位面的特性,選取某大地水準面為參考面,計算不同地球重力場模型在該參考面上的重力位標準差,以此作為不同模型相對優(yōu)劣的評價指標。利用該方法對不同地球重力場模型以及同一重力場模型在不同區(qū)域的精度進行評價,結果表明,EGM96模型、OSU91A模型的大地水準面精度分別為±11.1cm、±14.3cm,EGM2008模型、EIGEN-6C4模型分別為±8.8cm、±8.9cm,說明后2個模型的精度相當,且優(yōu)于前2個模型。該模型評價方法的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某全球大地水準面,EGM2008模型和EIGEN-6C4模型的大地水準面精度分別為±11.3cm和±14.1cm,即在cm級精度上EGM2008模型略優(yōu)。
[Abstract]: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arth gravity field model based on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Gauss-Listing geoi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classical geoid is a gravity isotropic surface, a geoid is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gravity potential of different earth gravity field models on the reference plane is calculated. This is regard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odels. This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earth gravity field models and the same gravity field model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id accuracy of the EGM96 model and the EGM2008 model are 鹵11.1 cm and 鹵14.3 cm respectively. The EIGEN-6C4 model is 鹵8.8 cm and 鹵8.9 c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latter two models is similar and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two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id accuracy of EGM2008 model and EIGEN-6C4 model are 鹵11.3cm and 鹵14.1 cm,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04009;41374081;41574004)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777142109)~~
【分類號】:P2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虎榮;;論河西地區(qū)大地水準面變化[J];山西建筑;2008年12期
2 魏子卿;;大地水準面短議[J];地理空間信息;2009年01期
3 王建;晚冰期我國東部大地水準面的變化及其對海面變化的影響[J];科學通報;1990年14期
4 嚴伯鐸;;坐標變換中大地水準面的作用[J];測繪科技通訊;1999年03期
5 張赤軍,邊少鋒;似大地水準面與大地水準面的精密轉換[J];自然科學進展;2001年02期
6 張赤軍,邊少鋒;大地水準面與似大地水準面之差及其模型檢核[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7 方劍,許厚澤;中國及鄰區(qū)大地水準面異常的場源深度探討[J];地球物理學報;2002年01期
8 陳俊勇,李健成,晁定波,寧津生;我國海域大地水準面的計算及其與大陸大地水準面拼接的研究和實施[J];地球物理學報;2003年01期
9 李建成,寧津生 ,陳俊勇,羅志才;我國海域大地水準面與大陸大地水準面的拼接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譚經(jīng)明,方源敏;山區(qū)大地水準面精化及其三維數(shù)字模型建立方法[J];地礦測繪;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容珊;黃金水;黃建華;楊亭;;類地行星及月球大地水準面相關分析與動力學意義[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赤軍;;大地水準面與似大地水準面[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樓立志;許厚澤;;大地水準面的模擬和內插[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呂梓齡;;全球衛(wèi)星大地水準面高度圖的解釋[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5 林進峰;陳雪;黃慈流;;南海及其鄰區(qū)的大地水準面異常特征與構造應力場[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6 張赤軍;方劍;;南極冰蓋等因素對大地水準面的貢獻[A];1995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7 柯小平;王勇;許厚澤;;青藏高原中短波長大地水準面的正演模擬[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方劍;馬宗晉;;地形——均衡補償重力、大地水準面異常頻譜分析[A];測繪荊楚——湖北省測繪學會2005年“索佳杯”學術論文集[C];2005年
9 袁國輝;吳云孫;;陸地區(qū)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理論和方法[A];中國測繪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5年綜合性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呂梓齡;莊真;;大地水準面高度圖的外部校正方法[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大地水準面的概念和作用[N];中國測繪報;2001年
2 祝桂峰;廣東建成國內精度最高的省級大地水準面[N];中國測繪報;2006年
3 易博文邋通訊員 賀正 易夢佳;我省大地水準面測量精確到0.031米[N];湖南日報;2007年
4 記者 王瑜婷;我國建立新一代分米級精度大地水準面[N];中國測繪報;2000年
5 深圳市規(guī)劃國土局測繪產(chǎn)權處 楊沾吉 張?zhí)旒o;深圳市確定高分辨率 高精度大地水準面[N];中國測繪報;2000年
6 記者 陸彩榮;新分米級精度大地水準面啟用[N];光明日報;2001年
7 記者 唐穎斌;海南啟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大地水準面精化項目[N];中國測繪報;2012年
8 周信炎;我國大地水準面精化現(xiàn)狀與對策[N];中國測繪報;2004年
9 黃霞林 周星耀;湖南大地水準面精化工程全面啟動[N];中國測繪報;2005年
10 徐小風;京津冀晉區(qū)域大地水準面精化項目啟動[N];中國測繪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韓建成;基于地球重力場模型和地表淺層重力位確定大地水準面[D];武漢大學;2012年
2 樓立志;中國及鄰區(qū)模擬大地水準面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李春華;基于網(wǎng)絡GPS和精華大地水準面的區(qū)域實時三維定位理論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湘;融合衛(wèi)星重力場信息的區(qū)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馬新瑩;局部大地水準面精化中幾個問題的探討[D];武漢大學;2005年
3 段虎榮;利用重復重力觀測研究河西地區(qū)大地水準面變化[D];長安大學;2006年
4 師蕓;區(qū)域大地水準面的精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4年
5 鞠曉蕾;區(qū)域性陸海大地水準面拼接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6 袁士濤;灰色理論在精化大地水準面中的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7 吳海濤;區(qū)域大地水準面精化理論與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8 吳學群;高原山區(qū)大地水準面精化的自動化實現(xiàn)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9 黃鵬;市級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陳建保;精化省市級大地水準面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29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2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