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化干涉SAR森林樹高提取算法的對比分析
本文選題:極化干涉SAR 切入點:森林樹高反演 出處:《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對極化干涉SAR森林樹高反演的DEM差值算法、相干相位-幅度綜合反演算法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基于極化干涉相干優(yōu)化方法的改進算法進行了探討。利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qū)的一對ALOS全極化干涉SAR數(shù)據(jù)進行實驗,并對比分析各算法的反演結果。結果表明,在使用改進的算法進行森林樹高反演時可以獲取精度較高的反演結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樹高反演的穩(wěn)定性,為森林樹高反演工作的業(yè)務化運行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M 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coherent phase-amplitude synthesis inversion algorithm for the SAR forest tree height inversion with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forest tree height of the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er (SAR). The improved algorithm based on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y coherenc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discussed. A pair of ALOS fully polarized interferometric SAR data from Daxinganling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used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each algorithm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using the improved algorithm for forest tree height inversion, the inversion results with high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stability of forest tree height inversion can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basis for the operational operation of forest tree height inversion.
【作者單位】: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沂水縣房屋征收補償辦公室;
【分類號】:P23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爾學;李增元;龐勇;田昕;;基于極化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的平均樹高提取技術[J];林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艷玲;黃城;王小亞;鄭大偉;劉國祥;;電離層對SAR干涉測量的影響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0年03期
2 陳曦;張紅;王超;;雙基線極化干涉合成孔徑雷達的植被參數(shù)提取[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12期
3 付海強;朱建軍;汪長城;解清華;趙蓉;;極化干涉SAR植被高反演復數(shù)最小二乘平差法[J];測繪學報;2014年10期
4 周梅;王新鴻;唐伶俐;李傳榮;;極化干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發(fā)展與應用[J];科技導報;2008年21期
5 李文梅;陳爾學;李增元;趙磊;;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極化干涉SAR相干層析估測方法[J];林業(yè)科學;2014年02期
6 FU HaiQiang;WANG ChangCheng;ZHU JianJun;XIE QingHua;ZHAO Rong;;Inversion of vegetation height from Pol In SAR using complex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method[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5年06期
7 師君;田昕;閆敏;;森林地上生物量多模式遙感信息動態(tài)分析及建?蚣躘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5年02期
8 湯旭光;劉殿偉;王宗明;賈明明;董張玉;劉婧怡;徐文明;;森林地上生物量遙感估算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雜志;2012年05期
9 龐勇;李增元;孫國清;高志海;覃先林;譚炳香;陳爾學;;基于載人航天平臺的林業(yè)遙感應用[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3年04期
10 羅環(huán)敏;陳爾學;程建;李小文;;極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研究[J];遙感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史玉峰;陳健;;雷達遙感技術在森林資源管理與監(jiān)測中的應用[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3 森林經(jīng)理與林業(yè)信息化的新使命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徐星歐;基于目標分解的全極化雷達數(shù)據(jù)估算生物量相關參數(shù)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李延偉;單/雙基地極化干涉SAR信號建模、檢測及參數(shù)反演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羅環(huán)敏;基于極化干涉SAR的森林結構信息提取模型與方法[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熊濤;極化干涉合成孔徑雷達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5 薛東劍;RS與GIS在區(qū)域地質(zhì)災害風險評價中的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6 湯旭光;基于激光雷達與多光譜遙感數(shù)據(jù)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3年
7 李文梅;極化干涉SAR層析估測森林垂直結構參數(shù)方法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3年
8 徐偉恒;手持式超站測樹儀研制及功能測試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廖俊逸;植被相干散射模型及其在極化干涉SAR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韋順軍;極化干涉SAR植被高度估計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范鳳云;基于機載LiDAR和極化SAR數(shù)據(jù)的山區(qū)森林蓄積量估測方法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4 王昆;基于Quickbird和極化雷達數(shù)據(jù)的森林生物量估測方法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5 謝雯君;極化與干涉信息融合的SAR影像林地信息提取[D];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2013年
6 宋桂萍;極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算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付海強;基于測量平差理論的PolInSAR植被垂直結構提取模型與方法[D];中南大學;2014年
8 王月婷;基于多源遙感數(shù)據(jù)的森林蓄積量估算[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紅敏;靳國旺;徐青;秦志遠;;機載SAR圖像與仿真SAR圖像的匹配策略[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3年02期
2 邵潔波,馬毅,劉寶銀,張杰;SAR對南沙群島暗礁的成像能力[J];黃渤海海洋;1999年04期
3 花奮奮;張繼賢;黃國滿;王萌萌;;面向多基線干涉SAR高程反演的改進最大似然高程估計方法[J];測繪科學;2014年03期
4 龍勇,向茂生,尤紅建,吳一戎;高精度動態(tài)GPS在機載新型SAR上的應用研究與分析[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4年06期
5 巫兆聰;歐陽群東;李芳芳;;顧及特征優(yōu)化的全極化SAR圖像SVM分類[J];測繪科學;2013年03期
6 尚玉雙;劉國林;陶秋香;;極化干涉SAR相干最優(yōu)理論及其驗證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年01期
7 ;西部測圖工程機載干涉SAR測圖系統(tǒng)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J];遙感信息;2008年04期
8 張薇;向茂生;吳一戎;;利用控制點三維信息標定機載雙天線干涉SAR參數(shù)[J];測繪學報;2010年04期
9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常本義;高力;;SAR單圖像定位原理[A];中國科協(xié)2001年學術年會分會場特邀報告匯編[C];2001年
2 陳振;劉志剛;;一種SAR場景回波模擬快速實現(xiàn)方法[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八)——遙感地球物理與國家安全[C];2012年
3 陳煒;蘇娟;楊羅;;一種基于融合信息的SAR圖像油庫檢測方法[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九)——防災減災與國家安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鐘勇;國內(nèi)首套SAR測圖系統(tǒng)通過評審[N];中國測繪報;2010年
,本文編號:1585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58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