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棱山北麓斷裂晚第四紀活動性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10:20
<正>山西斷陷盆地帶位于鄂爾多斯塊體東緣,空間上位于華北構造區(qū)的中軸地帶,其動力學背景究竟是受青藏高原北東向擴張的控制,還是受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導致的弧后拉張影響,亦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尚存在較大爭議。斷陷盆地帶內(nèi)主要斷裂的活動特征可以為理解山西斷陷盆地帶的形變動力學提供運動學約束,主要斷裂的滑動速率則是研究斷陷盆地帶動力學模型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斷裂滑
【文章來源】:2018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十)——專題19:活動構造、構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專題20:活動斷層、深部結構與地震復發(fā)習性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議論文集
【文章頁數(shù)】: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高分辨率DEM的裂點序列提取和古地震序列的識別——以霍山山前斷裂為實驗區(qū)[J]. 畢麗思,何宏林,徐岳仁,魏占玉,石峰. 地震地質(zhì). 2011(04)
[2]山西忻定盆地斷層崩積楔OSL年齡及其對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義[J]. 趙俊香,任俊杰,于慎諤,張世民,丁銳.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09(06)
[3]山西交城斷裂帶多個大探槽全新世古地震活動對比研究[J]. 謝新生,江娃利,孫昌斌,閆成國,馮西英. 地震地質(zhì). 2008(02)
[4]忻定盆地周緣山地的層狀地貌與第四紀階段性隆升[J]. 張世民,任俊杰,羅明輝,丁銳,呂志強. 地震地質(zhì). 2008(01)
[5]山西斷陷系交城斷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動初步研究[J]. 江娃利,謝新生,王瑞,王煥貞,馮西英. 地震研究. 2004(02)
[6]鄂爾多斯塊體新生代構造活動和動力學的討論[J]. 鄧起東,程紹平,閔偉,楊桂枝,任殿衛(wèi). 地質(zhì)力學學報. 1999(03)
[7]山西地塹系強震的活動規(guī)律和危險區(qū)段的研究[J]. 徐錫偉,鄧起東,董瑞樹,張崇立,高維安. 地震地質(zhì). 1992(04)
[8]河北懷來-涿鹿盆地北緣活斷層的古地震事件與斷層分段[J]. 冉勇康,方仲景,李志義,王景缽,李如成. 中國地震. 1992(03)
[9]山西霍山山前斷裂晚第四紀活動特征和1303年洪洞8級地震[J]. 徐錫偉,鄧起東. 地震地質(zhì). 1990(01)
[10]鄂爾多斯地塊的反時針扭動及其地震和地質(zhì)意義[J]. 蘇剛. 山西地震. 1988(03)
博士論文
[1]山西霍山山前斷裂帶晚第四紀活動特征研究[D]. 徐岳仁.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13
[2]忻定盆地第四紀斷塊活動分期研究[D]. 張世民.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7
碩士論文
[1]河套斷陷帶的古地震、強震復發(fā)規(guī)律和未來可能強震地點[D]. 陳立春.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2
本文編號:3205168
【文章來源】:2018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十)——專題19:活動構造、構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專題20:活動斷層、深部結構與地震復發(fā)習性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議論文集
【文章頁數(shù)】: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高分辨率DEM的裂點序列提取和古地震序列的識別——以霍山山前斷裂為實驗區(qū)[J]. 畢麗思,何宏林,徐岳仁,魏占玉,石峰. 地震地質(zhì). 2011(04)
[2]山西忻定盆地斷層崩積楔OSL年齡及其對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義[J]. 趙俊香,任俊杰,于慎諤,張世民,丁銳.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09(06)
[3]山西交城斷裂帶多個大探槽全新世古地震活動對比研究[J]. 謝新生,江娃利,孫昌斌,閆成國,馮西英. 地震地質(zhì). 2008(02)
[4]忻定盆地周緣山地的層狀地貌與第四紀階段性隆升[J]. 張世民,任俊杰,羅明輝,丁銳,呂志強. 地震地質(zhì). 2008(01)
[5]山西斷陷系交城斷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動初步研究[J]. 江娃利,謝新生,王瑞,王煥貞,馮西英. 地震研究. 2004(02)
[6]鄂爾多斯塊體新生代構造活動和動力學的討論[J]. 鄧起東,程紹平,閔偉,楊桂枝,任殿衛(wèi). 地質(zhì)力學學報. 1999(03)
[7]山西地塹系強震的活動規(guī)律和危險區(qū)段的研究[J]. 徐錫偉,鄧起東,董瑞樹,張崇立,高維安. 地震地質(zhì). 1992(04)
[8]河北懷來-涿鹿盆地北緣活斷層的古地震事件與斷層分段[J]. 冉勇康,方仲景,李志義,王景缽,李如成. 中國地震. 1992(03)
[9]山西霍山山前斷裂晚第四紀活動特征和1303年洪洞8級地震[J]. 徐錫偉,鄧起東. 地震地質(zhì). 1990(01)
[10]鄂爾多斯地塊的反時針扭動及其地震和地質(zhì)意義[J]. 蘇剛. 山西地震. 1988(03)
博士論文
[1]山西霍山山前斷裂帶晚第四紀活動特征研究[D]. 徐岳仁.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13
[2]忻定盆地第四紀斷塊活動分期研究[D]. 張世民.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7
碩士論文
[1]河套斷陷帶的古地震、強震復發(fā)規(guī)律和未來可能強震地點[D]. 陳立春.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2002
本文編號:3205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2051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